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最新推出了针对全球无脊椎动物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89页的报告对全球无脊椎动物面l临的灭绝风险,无脊椎动物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以及如何有效维持这种生态平衡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报告提出了无脊椎动物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保护它们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下摘要介绍这份调查报告,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无脊椎动物对地球生态和地球人类的价值,及我们该如何帮助面临灭绝风险的无脊椎动物走出困境。——编者  相似文献   

2.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2,(10):12-13
●无脊椎动物为人类和世界经济提供了大量服务。是自然资本中一个不可分割然而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部分。它们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为此能做些什么呢?自工业革命以来,估计已有1万个物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至少四分之一的无脊椎动物在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中丧失栖息地而濒临灭绝。研究表明,65%。80%的节肢动物仍在等待我们去发现。由于缺乏对无脊椎动物大规模的分类工作,许多物种在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情况下就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3.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2,(10):10-1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授粉昆虫正在减少,授粉昆虫数量的减少明显影响了生态系统稳定、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没有小小的昆虫,我们会失去农业命脉所依赖的大部分授粉服务;没有蚯蚓,有机物质在土壤中传播的过程就会中断;没有虾、蟹及鱿鱼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人类就会失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4.
<正>人常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若说人类生存离不开昆虫,你信吗?据生物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900万种昆虫,其中大部分还没被发现或鲜为人知。这其中只有1.59%的昆虫对我们有害,其余的或者对我们无直接影响,或者为人类提供一些明显的、不可或缺的益处。它们为地球上80%的农作物授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温暖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一.作为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直接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因此,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成为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全球温暖化会引起植物个体水平上生理生态过程的变化,也会改变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最终可能引起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并导致其生态系统功能发生转变.同时,生态系统的这种改变又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减缓或者加剧气候变化的发生.由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对生态系统与全球变暖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高峰 《科学之友》2007,(8A):53-53
众所周知,地球的最外层是大气层,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命体都依赖着这个大气层生存。大气层正常或异常的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地球大气活动并非是造成气象灾害的唯一原因。在远离我们地球14960万km的太阳上,太阳黑子的活动也是地球气象灾害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安全的表征。生态安全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功能正常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人类福祉的状态。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出现退化趋势。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研究任务。笔者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安全的内涵,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及生态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和自然资源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st.  R 《世界科学》1997,(7):2-5
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源储备对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运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者直接和间接地为人类的福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而代表着全球总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我们根据已经发表的研究以及自己所作的一些计算对16个生物群落区17种生态系统服务(以下简称生态服务)的现行经济价值作了评估。就整个生物圈而言,生态服务的价值(其中大多数有在于市场范围以外)每年估计在(16~54)×1012美元的范围之间,平均每年33×1012美元。由于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该值应该被看成是最低估计值,而全球的国民总产值总和大约每年为18×1012美元。  相似文献   

9.
人类疾病与人类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而人类产生之后,又组成了一个有别于自然界生物的人类社会,形成独特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现代人类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产物,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繁殖发展、人口数量、居民分布、人群健康、个体特征、寿命长短等都与人类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的结构特点、区域性质和发展演化紧密相关。作为人类生态重要一环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更与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休戚与共。所谓疾病,是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简要叙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及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原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生态足迹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印证,又是量度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定量方法。生态足迹在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应有的重视和充实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在林间、花圃或田埂上漫步时,通常很难想象,在脚 下的泥土中竟然生存着千千万万形态各异的微小动物。它们出 生、成长、繁衍后代,世世代代忙个不停地“工作”着,千百万 年来默默无闻地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它们的 奉献却尚未被多数人所了解。 1840年,达尔文对蚯蚓生活习性的研究,使人们开始注意到 土壤动物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急需增产各类食品;作 战双方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壤上。这时欧 洲和美洲的许多动物学家,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土壤 无脊椎动物对土壤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不过,在恐龙繁盛的同时,地球上还生存着一群更为顽强的生物.这是一个更为繁荣而庞大的类群,它们不仅见证了恐龙的兴衰和灭亡,而且见证了我们人类的生存轨迹.它们,就是已经存地球上生存了近4亿年的昆虫.人类自然无法观察它们4亿年的漫长演化历程,然而化石却是记录地球生命演化历史最直观的物证.亿万年后的今天,那些保存为化石的中生代古生物早已定格为一幅幅永恒而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3.
金石 《科学之友》2004,(8):24-25
包围地球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但地球大气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它是伴随着地球一起成长,经过了亿万年不断“吐故纳新”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将开展各类评估,希望阻止人类继续破坏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简称"IPBES",目的是阻止人类破坏生态系统,记录地球生态健康状态。2014年6月研究学者齐聚德国波恩,讨论评估项目——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的现状。这是该组织的第一次科学会议,科学家们将研究传粉昆虫的评估资料,分析蜜蜂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这种情况如何影响粮食生产。这是在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中,产生  相似文献   

15.
生态气象:起源、概念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2021,66(2):210-218
生态气象是应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危机而兴起的地球系统科学新兴学科,已经成为大气科学的二级学科.本文阐述了生态气象的学科起源、概念、主要研究内容与特征,指出生态气象是研究生态系统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核心,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讨了生态气象观测的主要指标与可能的业务服务产品;阐释了生态气象研究与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当前生态气象迫切需要开展的重点研究任务:(1)生态气象长期观测联网研究;(2)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生态气象信息提取与分析技术;(3)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及其变化归因;(4)生态系统主要气象灾变机制及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5)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物候期对多环境要素响应的生理生态机制与模拟模型研究;(6)耦合生物-物理-化学-管理过程的生态气象数值模式研发;(7)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对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存胁迫——紫外辐射增强对植物生态生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青  黄晓华 《自然杂志》2001,23(4):199-203
地球上空臭氧层衰减、紫外辐射增强给陆地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带来极大影响,其中以对植物生存胁迫的影响尤为严重。近20年来,全球科学从生态、生理学的不同角度广泛开展了紫外辐射增强对植物生存胁迫影响的研究。众多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紫外辐射(UV-B)增强胁迫下,生长、产量、品质、植物环境,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细胞生物膜结构完整性等生态特征与生理机能均发生明显改变,严峻的事实警示人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臭氧层完整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以相同面积的河段生态系统为对象,结合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和地理信息处理手段,对比研究了澜沧江和元江河段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两河段林地面积均有减少,澜沧江河段林地主要转化为旱田,转化率为56.0%,元江河段林地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转化率为42.5%,澜沧江河段各地类面积变化量和变化率均远高于元江河段;澜沧江河段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变化率为15.3%,元江河段生态服务总价值增加,变化率为0.6%.排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引起澜沧江和元江河段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分别是水电开发和农业活动,其中漫湾水电开发对澜沧江河段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影响率为93%,农业活动对元江河段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影响率为59%;漫湾大坝截流引起的河流输沙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是导致澜沧江河段水域服务价值以及河段生态服务总价值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澜沧江、元江河段林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以及河段间接利用价值与直接利用价值的比值均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下,河流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产品的生产能力增强,维持健康自然生态环境的生命支持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地球的最外层是大气层,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体都依赖着这个大气层而生存.由于大气层正常或异常的活动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故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绿色植物为生命提供了能量来源,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造福众生。最早的陆生植物出现于4亿年前的志留纪,到了泥盆纪,蕨类植物开始日渐繁盛,在这个时候,昆虫也在地球上出现了。植食性昆虫是植物的仇敌吗我们常能听到益虫、害虫的说法。昆虫本身并没有所谓益害,它们的食性决定人类将其判为益虫还是害虫。以植物为食的昆虫多被人类列为害虫,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单一的农田、果园、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骗术     
在人们的认识中,自然界的植物似乎向来都是温文尔雅,不动声色。但科学家们发现,其实植物和人类一样有时候也要玩一下骗术,这是它们生存所必需的技巧或方式;一骗术大师兰花属植物是植物世界里最大的植物属,有20000多个品种遍及全世界。但它们的生存方式却各有不同,有些兰花属植物是靠散发的芬芳来吸引昆虫为它们传花授粉,而另一些兰花属植物则靠鲜艳的颜色或奇异的形状来招引昆虫。构兰生长在中国、日本、欧洲。蒙古和北美,目前,在一些地区构兰仍是野生植物。但由于人们大量的采集,这种极为美丽的植物正变得越来越少,在有些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