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炳喜  梁屹 《江西科学》2021,39(6):1030-1034
以宋元、明清时期的赣南历史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权重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历史时期的赣南地区军事聚落的空间影响格局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军事聚落的空间影响格局对现代城乡聚落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赣南历史军事聚落及其空间影响格局演化呈现以下特征:军事聚落层级宋元代为三级、明代为四级和清代为五级;在历史时期经历了三种空间影响格局:"多核心"与带状空间影响模式;向外扩散的"双核心"与带状空间影响模式;向外扩散的"轴"状、带状与"核心"状空间影响模式.历史军事聚落的空间格局对现代城乡聚落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空间影响"轴"可以成为赣州城市发展主轴,空间影响环绕带上的城乡发展差异大,应加强城乡统筹和重点镇发展,空间影响副中心可以作为现代赣南次中心城市发展,历史军事聚落应作为历史城镇、历史乡村聚落进行重点保护.研究表明采用权重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较好地表现历史军事聚落的空间影响,方便历史军事聚落演化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选择广东省揭东县龙尾镇的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2006、2016年揭东县龙尾镇的遥感数据和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2006-2016年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演变因素。结果表明:龙尾镇乡村聚落趋向大中型聚落发展,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空间扩展特征比较显著,但地区差异明显;乡村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偏左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高程10~80m和坡度3~7°区域是乡村聚落的密集分布区;乡村聚落沿道路集聚趋向十分明显,沿主要道路形成组团式聚落斑块。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是揭东县龙尾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区位、传统文化和宗族势力等人文地理因素是影响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以豫东平原21个县域单元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遥感影像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40多年间县域尺度上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驱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各县域内聚落均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及斑块数量减少的特征;县域尺度上城乡聚落规模分布的齐夫指数均偏小,但多数县域呈上升态势,表明其聚落规模结构相对均衡,较大规模聚落发育不够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聚落规模体系的变动更为显著.(2)1972-2015年县域聚落空间分布由集聚分布向离散分布变化;聚落空间扩张强度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市)中心邻近区位,但不同县域存在着空间异质性.(3)研究区县域聚落变化受人口、经济和交通等因素驱动,且这些因素所引致的差异程度在逐渐增强.该研究结果可对乡村聚落调整和聚落体系优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金华市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影像及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经图像识别与实地验证获得了金华市乡村聚落的空间信息,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金华市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水系、道路、地形、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因素都对聚落的空间集聚有重要影响.1)研究区绝大多数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聚集,水系和道路控制了聚落的分布,聚落多沿水系、道路分布,距之越远,聚落数目越少;2)绝大多数聚落分布在海拔150m以下地势较为平坦的盆地底部,而在海拔大于150m的南北两侧的高山丘陵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相对较少,且绝大多数乡村聚落分布在坡度10°以下,乡村聚落随坡度的增加,聚落的分布逐渐减少;3)人文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认识四川省西南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的德昌县为典型研究区,基于由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的乡村聚落图斑,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了海拔、坡度、坡向、河流、交通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德昌县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以下、坡度小于15 o的区域,58.13%的乡村聚落选择布局在阳坡、半阳坡坡向,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邻河流与交通干线指向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乡村聚落布局的主要因素,可为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和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等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重庆市开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坡度作为影响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研究对象,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2009年重庆市开县1∶50 000数字高程图(DEM)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法(Pearson),研究不同坡度下乡村聚落空间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开县整体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表现为集中在西南区域,距离县城越近分布聚落越多的特征;相关性结果证明,坡度对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在0°~20°坡度带内坡度与乡村聚落个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大于20°~82°坡度带内呈现负相关关系,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10°~20°的坡度范围内;同时,水文因素、社会经济以及政策条件等共同影响着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山区聚落空间格局与合理规划国土空间,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探究山区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岷江上游山区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位序-规模原理、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方法对岷江上游聚落行政和聚落几何中心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总结其造成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首位分布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明显,县域人口的累积百分比曲线符合位序-规模的特征。(2)岷江上游聚落空间结构分形特征显著,受经济因素的重要影响,聚落在空间上聚集分布,并以各首位城镇为中心向周边逐渐衰减。(3)岷江上游关联维数和牛鸦比所揭示的城镇相互作用强度和交通通达性特征与实际情况一致。(4)行政中心造成的误差与研究区平均海拔关系密切,聚落行政中心在平均海拔高的区域相对几何中心的偏离较大,应重视其偏离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在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董志塬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探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在聚落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得出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是随机的,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历史继承性也对本构居民点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证实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现代地理的技术手段在聚落地理研究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明代长城军事防御聚落生成Voronoi图,采用变异系数、最邻近点指数以及GIS的密度制图和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军事防御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证实其存在明确和复杂的层次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RS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和2018年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宁洱镇山坝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高程、坡度、道路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山坝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特征,为山区和坝区乡村振兴提供一种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坝区聚落空间分布密集,山区聚落分布分散;②坝区乡村聚落最佳选址区域高程在1 225~1 380 m之间,山区最佳选址区域高程在810~1 500 m;③坝区乡村聚落面积与坡度成反比,坡度越大,面积越少,山区乡村聚落面积集中在坡度0°~25°之间;④随着道路距离的增加,聚落面积迅速减少,坝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1 km缓冲区内,占坝区聚落面积82%以上;山区乡村聚落最佳位置在道路缓冲区1 km以内,较佳位置在1~3 km之间;⑤2000—2018年,坝区乡村聚落人口持续上升,山区乡村聚落人口先下降后缓慢增长;2000—2009年坝区乡村聚落人均纯收入大于山区聚落,2009—2018年山区聚落人均纯收入大于坝区.  相似文献   

11.
诗人朱湘和顾城之死 ,在中国新诗史上震动较大 ,曾经是评论界关注的两个热点。作为纯粹诗人和童话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 ,朱湘与顾城有相似之处 ,而他们之间的差别又是相当明显 :朱湘把生命的意义沉醉在诗歌创作中 ,至于顾城 ,却将生活等同于诗歌。朱湘和顾城都是十分相信艺术功能的诗人 ,而他们的艺术世界又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 :诗歌之于朱湘 ,是梦想的港湾 ,精神的支柱 ,希望的寄托。而顾城 ,却因他对“个人主体”的沉迷和对自然的发现 ,力图营造一个脱离现实的幻型大厦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诗人的朱湘和顾城,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过各自独特的贡献。从憧憬自由、向往光明,到痛苦幻灭、颓丧自沉,朱湘走着一条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而从天真童趣的童话诗人走到灰色的死亡诗人,顾城的灵魂在光明里堕入了永远的黑暗。  相似文献   

13.
认为日本数学家在17世纪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为什么和如何使用行列式却并未被人们所深刻地理解,故通过对和算家当时的具体计算的分析,表明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正是18—19世纪欧洲的数学家创立的对于超过一个未知量的方程组的辅助变量的消元法。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西部地区面临着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只有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工业内部二元结构的转化;加快制度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升技术能力,促进二元产业层次的融合;发展循环经济,构筑生态工业模式;推进信息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措施,才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Pc)解决的几个现象(远近效应near—far,共道干扰co—channel,信道衰落channel fading)的定义,功率控制的分类以及不足(power based,SINR based),功率控制应用的结构种类(逆向reverse,同向forward)算法以及衰落的问题分析综述;举例说明设计接收机应该选用哪一种功率控制,举出公式以及硬件实现的对应文章分析。综述了功率控制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NAtural halocarbons in the air and in the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E Lovelock 《Nature》1975,256(5514):193-19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今世界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探索,特别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进行研究,论述了科学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代预防医学中三级预防学说的理论,分析了高校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中的分析与评定方法,对氨氮实验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人员流动大、稳定性差、社团机制松散、社团活动的场地和经费严重不足、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等,提出了新时期社团发 展战略,包括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活动指导、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