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语言程序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是许多教学人员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目前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每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Java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把案例式课堂教学、阶梯式任务实践教学和微课、微信移动学习相结合,形成一种多模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进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学生接触程序设计时间不长,对程序设计的概念不太熟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于程序设计这样的课程该如何定位关系到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掌握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教师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在学了这门课之后成为编程高手,而应该让学生理解程序,以及通过完成任务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这样准确的定位,教师开展教学就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查欣 《科技信息》2007,(26):191-192
随着计算机编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应地对计算机编程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计算机编程人员能掌握当时主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为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也从以前仅包含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逐渐转到重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而Java语言就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门语言,我院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大专学生的一门必须课程,本人连续多年从事《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本文主要介绍了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5.
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趣味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技术的入门课程,但它又有枯燥难学的特点。本文针对初学者学习C语言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了一些趣味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C语言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首先探讨微课教学思维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与目前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微课在教育目标分类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计算机原理与设计》为对象,结合该文提出的融合PBL教学方法的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微课的通用设计模式,包括需求分析、设计与之适合微课程的微视频等,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适应微课程的社会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实际编程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探索微课在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阶段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微课的几点设计建议.以实践性教学为导向,设计阶梯型任务的实验教学微课并应用于真实实验教学.最后,实际教学效果表明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长较短的实验教学微课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程序设计能力,从而提高C++程序设计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波 《科技信息》2011,(27):165-165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曾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远远跟不上形势,怎样调动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兴趣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成为计算机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本文就该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和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10.
《3ds Max动画制作》课程是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的专业方向课.本文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教学现状和该课程实施威客的可行性,尝试着将"微课"引入到《3ds Max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中.文章以《打造黄金豹》为例,从微课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探讨.实践证明"微课"的确能很好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与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教师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常琳林  徐丹 《科技信息》2010,(28):258-258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特点,总结《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础医学概论将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融合,教学信息量较大,学生掌握比较困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该团队尝试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该课程。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学生课前线上学习、观看微课视频;课堂线下学习、引入分组讨论;课后总结归纳,开展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结果表明,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基础医学概论,有助于增加学生课程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程序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辅导力度,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学生的独立程序设计能力和编码规范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C程序设计》的课程性质、学习难点和教学改革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校《C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和内容体系,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来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围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并能拓展应用能力的关键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作教学资源.教学中根据教学设计赋予学生课前预习、实时课堂和课后巩固等步骤崭新的体会,多通道互动,开展灵动的教学活动,配合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方式,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在实践中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王国华  刘新桥 《科技信息》2012,(3):411-412,393
本文论述了在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采取分步迭代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明显地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使其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内容有待提升,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文章在如何结合微课与翻转课堂、微课与移动学习、体现微课的交互性方面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体系结构的设计思路,分析微课应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杨绍文 《科技信息》2009,(36):I0212-I0212
C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编程工具,越来越受到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基础教育的重视。该文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保持学习信心,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常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入门语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文章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介绍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玉峰 《科技资讯》2014,12(23):184-185
目前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由于该课程属于低级语言、涉及硬件较多、对硬件的依赖性比较大等特殊原因,存在着教师开展教学困难,学生学习和掌握也比较难,教学效果差等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探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姚斌 《科技信息》2009,(6):186-186
目前,很多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都设置Java语言的教学。程序设计语言类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零散、难度大、考核内容与教学重点不尽吻合,学生兴趣不浓、动手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本文从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等方面介绍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