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会网络中节点缓存资源受限,为提高节点缓存利用率,提出一种带有相遇概率估计的缓存替换(CREPE)策略.综合考虑节点的活跃度及有效相遇指数,以分布式的方式估计节点间的相遇概率,并感知给定消息在网络中的扩散程度,动态估计消息的重要程度,以确定消息的替换优先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缓存替换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节点缓存利用率,改善网络的投递率、时延与负载性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机会网络路由算法在数据包较少的情况下无法准确估算节点的兴趣,导致社区划分不合理,数据包在节点之间存在无效传递,从而增大了通信开销.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节点接收消息的历史次数和历史消息与各类消息间的相似度相结合,量化对各类消息的兴趣程度,并根据这种兴趣程度来划分兴趣社区的路由算法ILCR(interest level community route).ILCR具体转发策略是选择在目标社区内且到目的节点概率大的节点,或者活跃且可靠程度大的节点作为中继,通过ONE平台对ILCR仿真并与Epidemic、Prophet对比,结果表明ILCR在投递率比Prophet提高了约13%,比Epidemic提高了约113%、网络开销比Prophet降低了约94.4%,比Epidemic降低了约81%等,保证了在网络频繁间断且网络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成功通信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节点运动过程中带来的相遇机会,机会网络中的节点以"存储、携带、转发"的方式来完成消息的传输。由于采用这种特殊传输机制,机会网络比传统自组织无线网络传输延迟较大。在当前以相遇历史信息或者链路状态感知为基础的转发机制中大多以牺牲延迟为代价,片面追求传输率。根据机会网络中节点的社会特性,提出了一种节点相遇时间估计方法,以分布式的方式预测到达目的节点的间隔时间,进而,节点以相遇时间估计值为依据,选择到达目的节点间隔时间较短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最终完成消息转发。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相遇时间估计方法比较准确,与广泛采用的路由策略相比较,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将消息传输延迟性能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机会网络中基于消息副本数量的自适应缓存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会网络中,消息副本数越多,其成功投递的概率越大.首先根据网络历史信息来估计消息的副本数量,并证明网络中生存时间相同的消息的副本数服从正态分布,进而设计出基于消息副本数量的自适应缓存管理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此缓存管理方案在不增加网络负载率的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消息成功投递率,降低网络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的消息副本调整策略.该方法对消息副本的数量属性分层划分,通过控制属性来控制副本数量,是一种可定量定性调整的策略.根据划分的属性提取副本数优先度,综合考虑消息的其他属性,完成基于效用优先级消息队列的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适应调整消息副本的冗余程度,达到较高的投递率,对不同网络负载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延迟容忍网络中的数据活跃程度与其扩散速度直接相关的规律,提出了数据活跃程度感知的延迟容忍网络数据转发机制.根据数据平均投递周期,节点以分布式方式衡量数据的活跃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数据期望投递跳数,进而控制数据复制转发的扩散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大幅度改善数据成功投递率和网络平均延迟.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的消息副本调整策略。该方法对消息副本的数量属性分层划分,通过控制属性来控制副本数量,是一种可定量定性调整的策略。根据划分的属性提取副本数优先度,综合考虑消息的其他属性,完成基于效用优先级消息队列的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适应调整消息副本的冗余程度,达到较高的投递率,对不同网络负载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会网络中缓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消息替换风险动态感知的缓存管理策略,该策略综合考虑多维网络状态参数,其中包括消息的已生存时间、跳数、副本数及区域概率,以分布式的方式估计给定消息的投递状态,并采用K 均值聚类法动态地评估给定消息的替换风险,进而为不同投递状态的消息合理地预留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缓存策略与其他缓存策略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消息投递率,并改善网络负载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会性和移动性,以降低消息组播过程中的网络开销为主要目标,设计了基于社区的组播路由机制.首先,提出了用于路由转发决策的社交度量、用来衡量节点间亲密程度的朋友关系度量,以及用于衡量节点在网络中活跃水平的联络系数.其次,针对当前消息所携带的目的节点,在社区结构中采用等待-对比-分离的策略产生动态组播树,进而实现多目的地消息的寻路.将该机制分别与基于社区的单播路由机制(CBUR)和基于社交差异的组播路由机制(SDMR)在不同数量的目的节点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明显降低网络开销并且在不同性能上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间断连接无线网络中节点负载不均衡和能量资源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有效的数据转发策略.该策略根据网络运行的历史相遇信息,充分考虑网络特性,以分布式方式估计节点的活跃度、剩余能量和数据转发率,准确地估计节点效用值,感知网络节点的服务能力,以帕累托最优作为自适应选择最佳下一跳中继节点的理论依据,执行数据转发操作,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节点自私性所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数值结果表明,与其他能量管理机制相比,所提出的机制能够均衡网络节点负载,有效解决网络"热点"问题,延长网络生存时间,使投递率、时延等系统性能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三组城市公共汽车运输网的小世界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中国3个不同城市的公共汽车运输网的结构性质。这些网络由一系列的公交车路线和车站组成。分别在L空间和P空间对这些网络的度分布,簇团系数和最短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L空间中,度服从幂律分布,而在P空间服从指数分布;P空间中大的簇团系数和小的平均最短路径表明小世界效应在P空间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复杂网络问题.  相似文献   

13.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如何利用因特网等公用网络进行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的通信,并建立一个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以适应全球商业环境的需要。重点论述了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网络的安全性和VPN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定性贝叶斯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既包含定性符号信息,又包含概率分布定量信息的半定性贝叶斯网络,用以集成多个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个与专家反复交互的过程,构建出相关问题领域的稳定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利用区间数来统一表达多个专家的定性或定量的判断意见,给出了在半定性贝叶斯网络中进行概率推理的区间数传播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MATLAB实现复制模型网络,在无向复制网络上模拟SIS类病毒的传播过程,发现其传播过程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并呈现出特殊的规则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综合智能网实现GPRS预付费业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固定网、移动网和IP网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智能网的概念,并基于综合智能网提出了GPRS预 付费业务的解决方案,分析研究了实现该方案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业务实例&说明GPRS预付费业 务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与图书馆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规划,重点叙述了校园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策略、网络结构以及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具体讨论了校园网建设中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在光网络中提供较好的容错路由成为光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在Johnson网络模型中通过对结点位串中相异子串的转换运算,先找出网络中的任意结点间最短路,在寻找次短路时在源结点和目标结点的相同位串中转换一位后再在不同位串上应用最短路算法,最终提出一种按预先商定模式(pre-negotiated mode)的容错路由,使全光Johnson网络J(n,k)中任意两结点之间存在k条内部不相交的路,它们由最短路与次短路组成.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三环网络传输延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三环网络是至少具有一个环结构的网络,利用层图模型,首先用整数分拆的方法重新给出了一般环网络直径的上界,重点研究了三环网络,给出其直径的上界,并给出N不太大时,三环网络取得最优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节点吸引度相关联的无标度竞争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WW网络每时每刻每个网页对人们的吸引程度不同及吸引度相互关联特征,提出了吸引度依赖于时间的Poisson NPA(增长择优网络)竞争网络模型.它不仅是初始吸引度为常数的Dorgovtsev等人的无向网络模型的推广,而且刻画出了增长网络的竞争机制.通过对这个模型进行分析,获得了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渐近线性吸引系数A与新节点边数m的关系.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表明,这类网络的幂律指数在区间(2,m 1)内,幂律指数为3的条件是渐近线性吸引系数A为0,且|A|/m越小,度分布的理论值与模拟结果的误差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