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短缺是目前世界各国发电能源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电的需求,各国科研人员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研发。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聚热进行发电。本文主要对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同时详细阐述了槽式、塔式和碟式3种热发电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发电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的重要席位,不但部分替代常规能源,而且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本文主要研究了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周子楠 《甘肃科技》2013,(23):44-48
能源已是当今世界瞩目的大问题,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热门课题。日光温室太阳能热泵发电的特点在于利用特殊的日光温室建立一个稳定的日光热源环境,就是把日光温室一热泵系统一发电系统几种成功的技术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使之产生更大的光热技术优势,将日光温室技术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发展前景广阔。分析了空气热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吸收器的优势,研究了日光温室空气热源热泵发电的优点,对实现甘肃省的太阳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四川作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为“西电东送”做好了全力保障,但基于当前水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四川也在摸索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的运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太阳能发电特点,逐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运用于川东地区。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和供电方式,结合川东地区位置和气候等因素,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减轻水力发电负担的同时,还能保障电力使用的持续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利用热能发电的技术,是对太阳能的高品位利用。文中总结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热发电的运行模式和热发电系统中的控制难点问题,进而提出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并与传统的单内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对时变不确定对象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聚光器将太阳辐射能汇聚,通过热功循环来发电的技术。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有条件逐步成为担当基础电力负荷的新能源,成为我国新能源的重点发展对象。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内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简单指出了国内太阳能热发电存在的问题,尝试着给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展望了国内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太阳能发电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所以太阳能发电被誉为理想的能源。目前光伏发电已在众多领域中大显身手,如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发电户用系统、村寨供电的独立系统等。本文研究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出租车顶灯,不但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减少出租车营运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出租车尾气污染物排放,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所谓太阳能光热发电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之后利用热功率转化为发电的技术,组成部分包括热功率转换和光热转换。随着汽轮机研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前已经出现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式汽轮机。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及其的主要技术特点,并且展望了光热发电汽轮机的未来发展态势,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基于化石能源和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几种主要分布式发电技术及系统,包括往复式发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高温集热发电,风力发电,多联产及蓄能等相关技术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建立和发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资源贫乏的今天,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光明的未来。文章阐述了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几个主要部分,包括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目前两种主要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由于风能和太阳能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单独的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具有输出不稳定、效率不理想等一系列缺陷.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综合考虑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特性,并充分发挥了风能和太阳能所具有的天然的互补性,与单独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比有许多优点,是将来微网建设和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主要对风光互补发电的基本结构进行概括,分析了一些基本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政府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给予高度重视,本论述通过对太阳能热发电方式之一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水平等方面简单介绍,依据阿克塞县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相关的配套设施,陈述在阿克塞县建设20MW的槽式太阳能热电冷三联产项目无论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饱和蒸汽循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太阳能热电系统进行了理论-模型-模拟的一体化研究.根据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气象数据,模拟运行了所设计的槽式热发电系统,计算了所设计的各地热发电系统全年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系统总效率随昼夜、季节、年度以及纬度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常规能源作为太阳能补充时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站整体有效工作时间以及全年总发电量是选择太阳能热发电站地址的主要考虑因素,此外,无烟煤以及天然气资源可作为不同情况下备选的常规能源,以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4.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随着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快速的发展。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风光互补发电因为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互补发电技术的主流。本文简述了互补发电技术体系和互补发电技术,探讨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以其生命周期排碳低、电价低和对电网冲击小等优势,近十年发展迅猛,2006年以来全球已签订购电容量3 200 MW。国家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科技部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均将其列为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该研究团队从前期承担的MW级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的863重点项目实施中,深刻认识到制约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是:聚光成本高,在不稳定太阳辐照下的系统光学效率和热功转换效率低。为此提出以下研究思路和目标:以构建光、热、功间的内部关联机制为牵引,以探索光能到热能高效输运与转换的时空协同规律为主线,以关键材料创新与能量高效转换相耦合为突破口,同时关注热发电与生态环境作用机制,完善和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理论。并结合正在进行的863项目,对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材料进行实证。期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在未来5年将平均发电成本降低30%。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型能源.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海水淡化和太阳能作为交通工具动力等方面,介绍了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讨论了太阳能利用涉及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万斌 《江西科学》2011,29(5):643-647
太阳能热气流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它拥有环境友好、技术成本低、应用领域广、适合大规模发电利用等特点。这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热气流技术的发展和太阳能烟囱的应用做出了大量杰出的研究工作。总结了近期尤其是近一两年太阳能热气流技术在发电以及暖通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太能热气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掠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 料科学部最近召开新能源科学基础 研究和“十五”优先资助领域研讨会, 就燃料电池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综 合能源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 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代表通过研讨,提出了如下新 能源建议优先资助的领域及方向: 1.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洁净转化与 利用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技术 ①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新理论、新 方法研究;②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关键问 题方面;③光伏、光热太阳能利用与建 筑一体化技术,探索新型光电转换的纳 米级薄膜表面处理技术;④太阳能利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热利用的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转换和利用的方式有:光—电转换,光—热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按终端使用温度范围大致可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低温(100℃以下):生活热水、采暖、干燥、蒸馏、农用温室等;中温(100~300℃):工业用热、制冷空调、烹调等;高温(300℃以上):热发电、材料高温处理和有毒物料的去毒处理等。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太阳能热水和建筑物太阳能采暖技术已经成熟,且已达到实用化阶段。这两类终端利用的能耗在总能耗中都占了可观的  相似文献   

20.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中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受昼夜交替、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光伏发电输出功率易不稳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陈敏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利用储能技术将可用能源保存起来,然后有效利用.该成果荣获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