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辽西北部八家子火山喷发盆地基底之上是一套近源就地快速堆积的以基底岩石成分为主的粗碎屑岩,其上是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作用以北西向中心式喷发为主要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的火山岩形成于陆内拉张的活动带环境。  相似文献   

2.
对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进行的研究表明 ,渤海湾盆地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 ,其次是辉绿岩 ,局部分布有少量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岩、火山碎屑岩 ;辽河坳陷基本为高钾玄武岩 ;黄骅坳陷火山岩与济阳坳陷相似 ,既有高钾玄武岩 ,也有中钾玄武岩。全盆地范围内玄武岩基本上为碱性玄武岩 ,少量为亚碱性玄武岩。所有喷出相的火山岩 (包括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 )中铕 (Eu)异常均不明显 ,δEu近于 1,因此岩石形成过程中未曾发生铕的亏损或富集事件。这说明原始玄武岩浆生成后 ,在整个上升和结晶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 ,各期玄武岩均是幔源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而侵入相的辉绿岩中铕的含量则有明显的正异常 ,这可能与岩浆能量较弱、上升速度较慢及发生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盆地内玄武岩是具有突出特征的板内玄武岩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进行的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火山夺主要为玄武岩,其次是辉绿岩,局部分布有少量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岩、火山碎屑岩;辽河坳陷基本为高钾玄武岩;黄骅坳陷火山夺与济阳坳陷相似,既有高钾玄武岩,也有中钾玄武岩。全盆地范围内玄武岩基本上为碱性玄武岩,少量为亚碱性玄武岩。所有喷出相的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中铕(Eu)异常均不明显,δEu近于1,因此岩石形成过程中未曾发生铕的亏损或富集事件。这说明原始玄武岩浆生成后,在个上升和结晶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各期玄武岩均是幔源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而侵入相的辉绿岩中铕的含量则有明显的正异常,这可能与岩浆能量较弱、上升速度较慢及发生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盆地内玄武岩是具有突出特征的板内玄武岩。  相似文献   

4.
 利用钻、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和技术,对松辽盆地古龙断陷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特征及火山喷发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现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4类火山岩石类型,主要发育爆发相、喷溢相和火山沉积相3种火山岩相。平面上,爆发相火山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北部,沿各级控陷断裂呈串珠状分布;喷溢相火山岩沿断裂向构造低部位运移,在研究区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火山沉积相主要分布在断陷的构造低部位。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研究区火山岩沿各级控陷断裂喷发的裂隙-中心式喷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区域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勘查、岩石样品地球化学分析为依据,结合近年来三水盆地火成岩研究成果,细致刻画盆地内华涌组火山岩的岩性、时空分布以及喷发特征.华涌组火山岩以流纹岩、粗面岩与玄武岩互层为主,呈典型双峰式组合.根据岩性变化特征在华涌组沉积期内识别出四个火山喷发亚旋回,各旋回均由酸性流纹岩或粗面岩喷发开始,以基性玄武岩喷发结束.其中第一、二亚旋回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第三、四亚旋回以裂隙溢流喷发方式为主,火山活动逐渐由强减弱.通过与周边地区区火山岩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三水盆地华涌组火山岩是在拉张背景下发育的大陆裂谷型火山岩,是南海开裂初期的重要物质记录.  相似文献   

6.
藏北火车头山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与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车头山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岩位于藏北火山岩带的中段,火山岩主要以熔岩被、平顶山、火山锥的形式产出,熔岩厚约20 ~300 m.对其矿物组合、矿物化学和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为一套强碱性的碱玄岩-响岩组合.根据火山岩的接触关系、K-Ar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可分为三期.第Ⅰ期(年龄为34~32 Ma)火山喷发较弱,形成小范围分布的白榴碧玄岩;第Ⅱ期(年龄为29~26 Ma)火山喷溢最为强烈,形成大面积厚层白榴石响岩、响岩质碱玄岩和粗斑状霞石响岩;第Ⅲ期(年龄为24~19 Ma)火山喷发较弱,岩性为白榴碱玄岩和白榴碱玄质响岩.  相似文献   

7.
刘鑫  柳成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057-3062
牛圈湖-马北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以基性-中基性的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类型为特征,存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共38种具体岩石类型。岩性以玄武岩、火山角砾岩为主。本区火山岩岩相存在5相10亚相类型,剖面上以溢流相占主导,其次是爆发相。存在两种相模式:爆发—溢流—沉积,溢流—沉积。本区火山活动是由弱变强再变弱的一个过程。火山口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呈串珠状分布,走向以东南向为主。以裂隙式喷发为主,中心式喷发为次。  相似文献   

8.
酒西玄武岩的岩性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西玄武岩属陆相喷发,以裂隙式喷溢为主,在岩石分类上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定名为火山角砾岩、碱性橄榄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碱性粒玄岩、碱性辉绿岩、粗面玄武岩、粗面岩及凝灰岩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喷发旋迥.据野外观察和室内 K—Ar 法绝对年令测定,玄武岩的活动时间为第三纪,其活动基本上为古新世和始新世两期,但每期中又有多次的喷溢活动。  相似文献   

9.
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00口钻遇火山岩层系的岩心及岩屑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依据火山地层学方法及地震火山地层学理论,通过火山地层界面识别,研究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对各个喷发旋回、期次火山地层进行平面成图,揭示火山活动时空规律;进一步结合火山地层分布与油气的关系,探究火山喷发旋回、期次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岩系可划分为4旋回15期;底部旋回一和顶部旋回四为玄武岩,显示火山喷发以基性岩开始,又以基性岩结束;中部的旋回二和三均为玄武岩→粗面岩→玄武岩的岩性序列,构成本区火山地层的主体。火山岩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最大厚度位于断裂带附近;早期(期次1至期次2)全区分布,末期(期次15)分布局限;中期(期次3至期次14)表现为喷发中心由北向南依次迁移特征。该结果提高了火山岩序列的纵向刻画精度,厘清了有利火山岩层系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寻找火山岩勘探新层系。以往辽河盆地火山岩勘探主要集中于沙三段中亚段粗面岩(期次5),本次研究发现与粗面岩相邻的期次4、期次6、期次7玄武岩亦展现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石板井发育有公婆泉组火山岩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变质玄武安山岩、变质玄武岩和变质玄武粗安岩,现均已变质为斜长角闪岩。岩石普遍高钠、低钾、低钛,属于钙碱性系列,部分甚至为低钾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略亏损-近平坦型-轻稀土富集的多种型式,普遍正Ce异;微量元素呈现"三隆起"特点,与火山弧玄武岩相似。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优质火山岩发育规律,通过野外踏勘、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孔渗分析、测井及地震分析方法研究了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岩性岩相以溢流相安山岩、爆发相凝灰岩为主,其次为溢流相玄武岩、爆发相火山角砾岩;火山岩储层中气孔+溶蚀孔和溶蚀孔+裂缝型孔隙为有利的孔隙组合类型,溢流相玄武岩、安山岩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储层物性最好,为优质储层发育岩性;优质火山岩储层发育受火山喷发环境、岩性岩相及后期构造改造综合控制,火山岩喷发环境决定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与规模,水上喷发环境造成火山岩原生气孔较为发育,后期淋滤溶蚀改造较为强烈,因此水上喷发环境的火山岩储集性能要好于水下喷发环境;石炭系火山活动具有沿断裂呈串珠-中心式分布的特征,受到构造活动影响,靠近断裂的储层发育有大量的裂缝,对火山物性的改善至关重要,靠近断裂还可沟通烃源岩与储层,为后期有机酸溶蚀创造有利条件。可见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火山岩储层中靠近断裂的水上近火山口爆发相和水下近火山口侵出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带,有利的火山岩区带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东部滴西地区、五彩湾地区和东部大井地...  相似文献   

12.
基岩油气藏已成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的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基岩油气藏主要发育在裂陷盆地、走滑盆地和前陆盆地,具有"新生古储"的特点.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分布具有平面广、纵向层系多的特点,储层类型主要以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侵入体、中生代碎屑岩为主.通过分析海域基岩油气藏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复杂,其分布规律的研究难度较大。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录井、测井资料及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识别图版并对主要火山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对滴西地区5口典型探井的单井相详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剖面火山岩岩性及岩相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凝灰岩及砂泥岩,期间夹有条带状中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及少量火山角砾岩;中部主要发育凝灰岩、中性火山岩、凝灰质砂泥岩,夹有团块状酸性侵入岩、酸性火山岩、火山角砾岩;南部主要发育砂泥岩、凝灰岩,夹有条带状凝灰质砂泥岩、基性火山岩、团块状中性火山岩及少量火山角砾岩。由于不同的火山岩岩相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这种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火山岩识别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二叠世末期,塔中地区的火山活动对下伏石炭系油气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火山活动促进烃源岩的成熟排烃;形成断裂、裂缝等广泛发育的油气疏导体系;形成岩颈刺穿、火山岩脉侧向遮挡等不同类型的油气藏.此外,火山活动还可以对原来形成的油气藏进行改造,从而形成次生油气藏.本文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属性、地震反射结构、时间切片等方法,对火山岩的剖面和平面分布进行识别与预测,明确了塔中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在剖面上主要以岩墙岩盖的形式产出,活动强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厚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步变薄直至尖灭.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石炭系火山岩的油气成藏意义,对塔中地区油气滚动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岩石类型特殊、孔隙结构复杂,在开发过程中其储层物性将会对采出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火山岩气田升深2-1井的流纹岩岩心、测井资料,通过对流纹岩岩石物性参数随净上覆岩层压力变化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该流纹岩岩石孔隙度随净上覆岩层压力呈多项式(三项式)函数变化关系、渗透率与净上覆岩层压力之间的关系满足幂指数关系、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与净上覆岩层压力之间的关系满足指数关系、岩石密度和孔隙度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从而更进一步认识了该流纹岩储层的物性特征,为该特殊岩石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18年底,川西南永探1井在二叠系钻遇火山岩储层,日产22. 5×104m3/d工业气流,使四川盆地火山岩成为目前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但由于钻井较少,研究程度低,火山岩厚度及岩相分布规律不清。充分利用地震信息,精细标定井下火山岩岩相与井旁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响应特征及层拉平剖面,建立了川西地区火山岩岩相地震识别模式。川西南地区有三种岩相,分别为火山岩喷溢相、火山岩溢流相和火山岩沉积相。通过对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对比解释火山岩顶底界面,预测出川西地区火山岩岩相和厚度分布。综合顶部构造背景、火山岩相分布特征、钻井井下油气显示情况等因素,确定出川西南成都-简阳-三台地区火山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对于四川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火山岩气藏地质储量达数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属世界最大。与常规砂岩气藏相比,火山岩气藏储集层裂缝发育,储集层物性差、渗流机理复杂。现场多利用压裂水平井技术开发火山岩气藏,有利于改善火山岩气藏渗流状况,降低单井成本,提高单井产能。但目前缺乏适合于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的复杂双重介质的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利用该研究综合考虑火山岩气藏双重介质特性及有限导流裂缝的情况,建立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Duhamel原理,同时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对模型进行求解。应用建立的产能预测模型,结合XS气田火山岩气藏P1井实际储集层及压裂参数,绘制P1井的产能递减曲线,分析了裂缝半长,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及导流能力对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曲线的影响。同时,应用正交试验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对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可为评价预测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及优化其压裂裂缝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M盆地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AbuGabra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的沉积建造,主要生油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其中的原油具有高蜡、低硫和低气油比的特征.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研究证实,该套烃源岩主要生油组分为陆源有机质经细菌降解形成的腐殖无定形,其次为壳质组;生油能力较弱的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低.对主要烃源岩模拟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有机质油气转换系数较大,并具有“两期生油”的特征,第一个生油高峰对应的模拟温度为345℃,第二个生油高峰为425℃,产生的油气具有生油量大、生气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井震结合烃源岩预测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和油源对比、原油运移示踪技术,对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哈尔加乌组烃源岩分布与烃源岩(灶)生烃演化规律、石炭系原油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运移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烃源岩主要有正常沉积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型两种赋存型式,烃源岩与火山岩具有4类共生关系;马中构造带石炭系原油为高成熟度原油,牛东构造带石炭系原油主要为成熟油;牛东构造带石炭系原油主要为马朗凹陷北斜坡带牛东本地成熟烃源岩所生,于白垩纪中晚期开始大量生烃,自东向西运移成藏;马中构造带油气来自凹陷中心高成熟烃源岩。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变形法把物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和转动分离开来 ,并建立了位移函数 ,计算了转动特征量平均整旋角 ,用平均整旋角的平面变化来表示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延伸方向。应用此方法对苏北盆地内东台坳陷西部金湖凹陷东南部卞闽杨构造带东部的闵桥断背斜中闵桥油田闵 2 0块火成岩裂缝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闵 2 0块在古新统阜宁组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含有多个顺层的火山岩 ,并已发现火山岩油藏 ,储层空间以裂缝为主。计算结果表明 ,闵 2 0块阜宁组火山岩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断块的东部和西部。东部裂缝发育区的裂缝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 ;西部裂缝发育区的裂缝主要分为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构造活动、断层、火山岩岩相、成岩作用等是控制火山岩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