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及其亚文类名称的英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误译的现象在期刊和辞书中都并不鲜见。英语中的fiction与novel的含义并不相同,二者与汉语中的“小说”概念也均不一致,需根据情况来选择准确的译词。作为泛指,“小说”应当译作fiction,而不是novel,因为novel指的是长篇小说。在小说亚文类的划分上,英语文学界和中国文学界皆尚存在不同的意见。就当今汉语小说的实际情况而言,应当划分为四种亚文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篇小说。其中最后一种亚文类的命名歧出纷纭,而以“小小说”和“微型小说”最为通行,但最合理的命名则是“微篇小说”。“中篇小说”和“微篇小说”各自具有多种译名,而其合理性各有差别,经过辨析,可以甄选出最合适的英语词来作为译名。  相似文献   

2.
“雄安新区”作为一个国家级新区已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汉语的“雄安新区”在外宣报道和学术研讨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英语译法。文章通过比对国内外学界对“雄安新区”的英译,分析英语中“area”“district”“zone”“region”“territory”和“borough”等常见表达“地区”意义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得出宜选用统一、规范的表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创业公司不断兴起,“医疗器械”一词被广泛使用于公司名称注册、内容介绍、网站宣传及产品使用说明等方面,而其英译名却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通过数据采集、实例分析来辨明“医疗器械”各种英译的区别,旨在为广大译者提供有关该词的英译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的“猩猩”(orangutan)、“大猩猩”(gorilla)和“黑猩猩”(chimpanzee)这三个词来自日语,它们很容易发生混淆,例如将“大猩猩”理解成大的猩猩,“黑猩猩”理解成黑的猩猩。其实,这是三种不同的动物。现在日语已将这三种动物英语名称的音译作为学名,三个名称各自独立,不再干扰,但汉语还在使用原来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扶养”和“抚养”是一对易混淆词语。文章讨论了二者在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的异同,指出“扶养”具有术语词和通用词的双重身份,当它作为法律术语时具有广义和狭义,作为普通词语时只有广义;而“抚养”的词义只是“扶养”词义的一部分。根据语文词典的收词范围和释义原则,《现代汉语词典》只释出“扶养”的广义且其配例只体现广义的一种用法,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为了避免误解可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英汉互译(尤其是汉译英)实践中,能够准确翻译好“协会”一词,对英语中的协会词进行较系统地梳理,旨在构建“协会”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南京大学NUTERM术语库中的经济学子库语料,对汉语经济学核心术语及其英译术语系统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描述了汉语经济学术语的构成特征、英译方法特点以及英译形式特征,计算了汉语经济学术语与英译经济学术语的系统经济律指数,考察了翻译过程对英译术语系统形式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学术语英译方法选择的系统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和学院都是高等教育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综合性的;(2)基建(房屋)规模大;(3)基础设施(教学、科学研究设备)齐全;(4)教授和学生数量多."学院"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专科性质的,仅仅局限于某个学科,或某几个相近的专业领域;(2)基建规模较小;(3)基础设施较少.目前,我国某些高等院校的更名陷入误区,混淆了"大学"与"学院"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相似文献   

11.
科学进入了后学院时代。为了促进产业发展,“科学-社会”系统建立了一套与产业科学相适应的激励体系即后学院科学的奖励制度。与学院科学相比,后学院科学的奖励制度具有奖励来源多元化、奖励形式多样性、奖励范围广泛性、奖励标准可操作性等特点。而且,后学院科学在把精神性奖励与物质性奖励结合运用的同时,更加注重物质性奖励在促进科技、产业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贵刊2006年第4期刊登的杨廷君著《“可持续发展”的英文名探讨》一文,通过对英语词典中有关词条、义项的评析,最后指出sustainabledevelopment才是汉语“可持续发展”比较恰当的英文译名。笔者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想补充一点关于名词术语汉译英的意见。汉语名词的英译应遵循“国际性”的原则。英文名应与国际接轨,或译成外国人能正确理解、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名词。对于一些原本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源于英文的名词,从汉语翻译成英文时,首先应查对原文,使用其原来的英文名。例如,“可持续发展”一词,正如杨文所述,是198…  相似文献   

13.
"马力"探源     
功率单位“马力”这个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的出现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它应该是英语horsepower的仿译。大约过了三四十年,“马力”在汉语中已经基本定型,不但在科学著述中使用,在普通文献中也经常能见到。后来“马力”还传到了日本。  相似文献   

14.
“学院”与“大学”定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和学院都是高等教育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综合性的;(2)基建(房屋)规模大;(3)基础设施(教学、科学研究设备)齐全;(4)教授和学生数量多。“学院”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专科性质的,仅仅局限于某个学科,或某几个相近的专业领域;(2)基建规模较小;(3)基础设施较少。目前,我国某些高等院校的更名陷入误区,混淆了“大学”与“学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对“信息化”一词的各种英译进行考察,认为infomlatization及informationalization等译法忽视了译文在译入语中的接受度,值得商榷,并在真实语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译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如何准确、恰当地英译科技论文的程式化用语“以……为例”。统计和分析表明,英译“以……为例”的主要用词为case和example,优先考虑的单词是case,然后才是example。单词case组成的词簇中,the case of和a case study of是最佳选择;而单词example组成的词簇中,an example from和the example of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坎儿井”作为中国新疆等地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灌溉工程的名称,已被部分专业词典和语文词典收录。作为一个借自维吾尔语“ ,kariz”的外来词,汉语“坎儿井”一词不但缺乏始见书证,而且词形不唯一,结构不正确,译音不标准,表意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无形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学院”是科学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成果之一,也是这个学科概念创新的范例之一。从“无形学院”概念在科学社会学中的使用,可以比较具体地了解科学社会学的独立面貌,比较深刻地认识科学社会学在对科学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中的意义。本文准备从“无形学院”名词的最初使用,这个概念移植到科学社会学中的情况,以及后来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饶有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名词随笔(二)“物质的量”一词太别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theamountofsubstance”一词被有关部门定名为“物质的量” ,已经多年了。本人作为一名教化学的教书匠 ,深感此词之别扭 ,特借贵刊一块宝地 ,说说自己的烦恼 ,并求助于诸位。本人不是汉语专家 ,但却晓得 ,在汉语里 ,复合词有两种 ,一种是非固定搭配的 ,例如 :“红的花” ,“黄的花” ,“臭的虫” ,“北京的大学” ,等等 ;另一种是固定搭配的 ,例如 :“红花”(一种中药 ) ,“黄花” (即南方人说的“金针菜”) ,“臭虫”(一种昆虫 ) ,“北京大学”(北京一所人人皆知的大学 ) ,等等。这两类复合词含义的区别不必专学…  相似文献   

20.
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提出“情志九气”,后“情志”一词在中医学中获得广泛运用。这一术语虽有被译作“emotion”的先例,却不如心理学和生理学术语“情绪”译为emotion有据可查。文章欲通过“情志”与“情绪”二词比较,为“情志”英译提供支撑之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