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垃圾分类的概念,但是却一直难以推进落实。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着垃圾分类。早在1957年,我国就已经提出垃圾分类。2000年开设八大城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18年过去了,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时至今日,从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开始才看到曙光。我国垃圾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旅游城市——雅安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进行了垃圾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目前条件下我国同类城市较合理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7月1日,上海市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专家看来,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怎么扔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仔细倾听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年轻党员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总书记强调,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相似文献   

4.
垃圾革命     
正随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全面推行、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更会在理念上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的“任务”,农村也需要共同执行。面对垃圾分类的诸多问题,专家是如何解读的?1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倡导多年,现状或效果如何?刘建国:垃圾分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公众意识、习惯养成的过程。垃圾分类在我国的推行并不是  相似文献   

6.
习惯成自然     
正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自此,无论居民还是单位,都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垃圾,违者将被依法予以处罚。这段时间,上海朋友圈的十二时辰无疑是在轮播垃圾分类。"你(扔的)是什么垃圾",这个"拷问灵魂"的句子,变身为段子满天飞。自嘲带来欢乐的同时,并没减轻垃圾分类带给市民的烦恼。有网友戏言,到了上海都不敢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垃圾分类成为社区治理的"必答题"。如何帮助居民更方便地正确分类投放?一些社区没有采用传统的垃圾分类箱,而是上线智能垃圾分类机,居民安装相应的APP后,站在机箱前快速识别面部信息登录,垃圾袋二维码对准扫码口即可打开对应机  相似文献   

8.
正有数据显示,目前北京30%的街道、乡镇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今年,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时透露,《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的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拟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正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民既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2019年11月15日,《重庆市(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主城区公共机构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50%以上镇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成投用主城区第四垃圾焚烧厂(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届时,重庆市主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0-31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遵循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在推行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提高村镇生活垃圾、有机垃圾资源化水平和可燃垃圾清洁能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2):68-69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推行了几十年。而在中国,虽然有人提出近半个世纪,但直到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冯建国及他的课题组研究试验之前,却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因此,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垃圾源头分类是一种梦想,至多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口号,真正做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冯建国的成功试验,不但真正管住、管好了垃圾,而且使农村垃圾总量的95%以上都变成了资源。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20,(13):32-35
正解决垃圾围村还是要垃圾减量,通过源头分类与就地堆肥,形成一条垃圾处理的循环链条。没有人喜欢垃圾。西蔡村村民也不清楚,陈立雯为何"天天跟着垃圾跑"。这个冀东南村庄里唯一走出去的留学生,在2018年夏天回到家乡,跟着三轮车收垃圾、挨家挨户指导垃圾分类,"与农村垃圾过不去"。  相似文献   

13.
正也曾垃圾成堆、污水成河的德国,在摸索了30年之后,成为全球垃圾回收处理的先锋。德国是最早实施"强制垃圾分类"的国家。近30年的垃圾分类不仅让德国成为整洁国度,也让德国跃升为全球垃圾回收处理的先锋,其中很多经验着实值得借鉴。"直到20世纪初,德国城市垃圾都是直接扔在街上或垃圾堆里  相似文献   

14.
正垃圾分类的概念在中国出现多年却依旧没有顺利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老百姓眼中,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呢?垃圾分类强调了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在不少城市街头,虽然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很多时候形同虚设。一件变废为宝的好事,缘何叫好不叫座?一方面,与广大市民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或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无垃圾分类常识等因素有  相似文献   

15.
正垃圾分类的强制执行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智能设备,但是却没有获得很好的营收。现如今,或许已经迎来了垃圾分类的"科技时代"。垃圾分类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固废处理行业的一系列变革。本文准备一探究竟,聊聊那些跟垃圾分类有关的新生意。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生活垃圾热解技术发展很快,本文结合我国垃圾热解技术的发展实践,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热解的影响,指明了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国情,利用环保、能源回收型垃圾处理装置,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气化处理,使垃圾中有机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可燃气体再燃烧,并回收富余燃气和燃油.利用垃圾自身的热量,在同一炉内实现垃圾的干燥、干馏、热解、裂解等一系列气化反应过程,简化了现有垃圾处理技术复杂的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垃圾的热利用率,不需要添加额外辅助燃料,使投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规模可大可小,彻底解决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份复杂、热值低、水分多的处理难题,真正实现处理垃圾、变废为宝,是我国今后垃圾处理行业实现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4-15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综合集成,使生活垃圾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管理的社会效益,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在垃圾分类话题上,日本是一个必须提及的国家。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日本,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十分严格且相对成熟的国家。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公司家庭,都需要进行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日本,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日本以《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相关法律》的形式,规定各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不被理解甚至"围攻",到如今得到居民的支持,一位七旬志愿者见证市民对垃圾分类态度的巨大转变。"2019年6月26日,劝导2人,湿垃圾一桶半。今天下雨到现场倒垃圾的人较少,雨停后倒垃圾的人较多;8时35分,街道派人检查垃圾分类情况……"昨天,记者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栖山小区看到,71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