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祖陵上面蒙着一层女性的神秘面纱,就像述律皇后这个人。她叫述律平,至今史学界关于她是哪个民族的还在争论,官方正史《辽史》中斩钉截铁地说她是回鹘人,乃至于后世诸多治史者从这里出发,去解读一些历史事件和出土文物。实际上谬之千里,经本人考证诸多文物和文献,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她就是契丹族的女儿,"青牛白马"的那次美丽会面中的青牛车上那位美丽女子的后裔。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被冻成了狗。"这个在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长期以来对南方的冬日印象。这样的印象,在2015年被一首叫《南山南》的歌曲所续写,"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当北方有供暖的时候,南方就开始在羡慕嫉妒恨里,一遍遍纠结于"南北之界"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3.
知力之友     
我认识贵刊是在那令我们这一代人终身难忘的年代——1968年。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四年级,上课已不正常。一天,无意中看见和哥哥正在看一本“画报”,我随手拿起一本看了起来,立刻,就被其中“点点滴滴”的一些科普小栏目所吸引,不自觉地就一篇篇、一本本看了下去,直至全部看完30几本。后来才知道叫《知识就是力量》,是我当工人的父亲从一位大学教师那儿得到的,因为老师怕被烧,就送给我父亲,说是让孩子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位老师惨死在文革中,至今我们也不知他的姓  相似文献   

4.
两年来,京东大地广为流传着一件奇闻:河北省香河县农村一位叫周风臣的老人,从死至今已有三年,遗体却一直不腐,在自然环境中演化成"肉身"。这一特异现象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人体科学专家的浓厚兴趣。1994年3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率先披露了这一消息,继而《北京晚报》、《河北日报》也相继作了报道,随后,河北电视台又发了图像新闻,从而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人体科学专家认为,人体不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大自然探索》2007,(12):1-1
编辑部:我是一名军人,看贵刊已经有一年多了。在此之前,我很少看这种书,每次去书摊都是买一些玄幻小说。可在去年四月的一天,我到书摊去买书,突然,《大自然探索》映入我的眼帘,让我很感兴趣,立马让书摊老板拿给了我。之后,每当我看到这本杂志时,就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可以说我也成了一个"书迷"了。在我的影响下,有两名战士也喜欢上了它,每期杂志一买回来就和我抢着看。唉!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27日,我们家族的几位兄弟被带到了多伦多大学多媒体研究中心的实验室,我是《极品飞车》,另一位兄弟叫《荣誉勋章》,我们俩在家族中颇有名气,还有一位叫《平衡》的小弟弟也来了。经过10个小时的测验,教授们把实验结果告诉了大家:射击和驾驶类游戏有助于提高人类在复杂场景中寻找特定目标的能力,提高视觉上的注意力。这是一段来自《极品飞车》(一款非常著名的驾驶类游戏)的自述,本期"锐·聚焦"就为大家讲讲游戏的世界。其实电子游戏的家族非常庞大,即时战略类、射击类、动作类、角色扮演类、策略类等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  相似文献   

7.
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1995年冬天,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梁旭仲局长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 “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局长阁下: 您好!冒昧给您写信,请您原谅! 我的名字叫咪咪(Mini),是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华盛顿州位于美国西北部,是美国的新经济和高科技中心,世界著名的波音公司。微软公司都在该州。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五千年渊远流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  相似文献   

8.
<正>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安吉县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10月对外开放。馆内设生态厅、历史厅、铜镜厅、临时展厅4个展厅,集中展示安吉历史,展现安吉民风民俗,融历史人文、生态文化、科学知识、信息集成为一体,现有藏品1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件/套、二级文物118件/套、三级文物1208件/套。作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安吉生态博物馆一直重视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立足自身定位,发挥馆所优势,在常设陈列的基础上,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筹划全年临展,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利用科普日、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节点,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和教育工作,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学习、娱乐两不误的"第二课堂";并依托"互联网+",构建数字化博物馆平台,进行虚拟展厅、互动系统等制作,以多种形式方便观众参观,丰富科普载体。  相似文献   

9.
时间困境     
刘琦 《科学之友》2020,(8):52-55
正"8点30分,在诊所旁的咖啡厅见面。"他站起身,跟我友好地握了握手,就转身往外走了,他出门前,我试探性地冲他喊道:"你就不怕我不去吗?"他没有回头,只是说了一句话:"你每次都会去。"然后他就走了。我坐在办公桌前,整理着思路。一个陌生人闯进我的诊所,告诉我他叫杨柳,他被困在了今天,而且他说的话让我不得不相信他,我决定帮他。如果这事是真的,我帮助他逃离困境。如果这只是他的妄想症,那今天就是我治疗这个病人的开端。我看了看日历:2007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0.
哈勃看宇宙     
整整50年前,1948年2月9日一期的美国《TIME》(时代)周刊,把天文学家哈勃作为封面人物,这不但在《时代》周刊过去25年的历史中是第一次,就是在世界其他非科学期刊中把天文学家印作彩色封面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我在50年来不断注意有关哈勃的动态。 为什么哈勃会被《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呢?这是因为哈勃是宇宙边疆的开拓者。他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大大地推动了一步。1543  相似文献   

11.
爱心与厚望     
我是在80年代中的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世界科学》杂志的,从此,我对它可谓“爱不释手”,订阅《世界科学》已12年,这期间,读《世界科学》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到月初,我如果看不到新一期的《世界科学》,好像失去什么重要之物那样不自在。记得去年4月份的《胜界科学》被邮递员遗失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试着《世界科学》编辑部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希望能卖我一本。我很快地就收到了我所要的刊物,并附有编辑同志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感谢我对《世界科学》的厚爱和支持,免费赠送我这本《世界科学》。通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记得那是1988年底,我正在北京一位老师处小坐,因为刚刚在他主编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生命与地球同源"的文章,所以我们的谈话内容自然都是围绕生命起源和"同源说"来进行的。临走时他指了指书架对我说,那里可能有一些我用得着的资料,叫我看看,觉得有用的可以拿去作为参考。我查阅着书架上的书和杂志,其中就有《世界科学》,有几本《世界科学》的封面上还盖有"请交换"的蓝色图章。我拿起来翻了翻,其中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住我,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清新脱俗,让人耳目一新。有好几篇文章又正好与我当时所做的研究有关,给我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记得那还是在1996年,笔者接到汲古阁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一件东西让我去看看。到了那里一看,不过是一个类似惠山泥人的大娃娃,塑得很粗糙,看上去很不顺眼,而且绝对是当代的作品。我不禁愕然,觉得朋友跟我开这玩笑太过火了,跑了100多里路,就让我看这么个东西。但是,我在朋友那诡谲的笑容里,觉察出事情绝不这样简单。再仔细地瞧看,那泥娃娃还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朋友哈哈大笑,说道:"还是书生。你就真的没有看出什么不妥来?"我说:"我就是看着不顺眼。""那你往深里想想。"  相似文献   

14.
陪你一千年     
刘伟 《科学之友》2007,(23):94-95
(一) 珍妮走了,没告诉我去向,"家"没啦,房子空空荡荡,心里也空空荡荡,肚子"咕咕"叫,饿得难受,不吃点东西就挺不住啦.感情突变让我痛不欲生,但我还是怕死.一周来,我第一次洗净脸,刮光胡子,梳齐头发,看镜中小伙儿,模样挺帅,不傻也不笨,怎么就连工作带老婆,一样也没保住呢?  相似文献   

15.
正读者朋友,我是小e。很高兴又与大家相聚在甘老师的专栏。在这期,甘老师要讲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呵呵,热门话题也不少,今天挑出哪个了?一看题图就知道:自动驾驶错不了。甘老师说,再具体一点,既然叫《硅谷新视野》,那就聊聊与硅谷公司的自驾车项目有关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坦克,是一种被人们称为"矛"与"盾"结合体的技术兵器,自1915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现代战争是空地一体化及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主战坦克则是地面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兵器。它的作用和地位使它在现代战争中成为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初识《科学之友》,是在一张全国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密密麻麻的报刊名字中间,"科学之友"四字深深地吸引了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我,在那个刚开始面对科学世界的年龄,我对科学幻想和好奇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于是,当天就去邮局买了一本,只为看看"科学"。没想到,这一看就再也收不住了,一个色彩缤纷。精彩奇妙的科学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从狭小的课堂飞到广阔的科学王国之中,我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我真高兴,能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个帮我增长见识的好朋友。我决定订阅这份杂志,但一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怎肯让儿子订阅这种在他们看来"与学习无关"的杂志呢?我只好略施小计,用各种借口向他们讨取零花钱,终于,我订到了《科学之友》。再次与老朋友相逢,我既兴奋又激动。从此,多  相似文献   

18.
印度孟买一家公司近日在《印度时报》刊登的一则广告引起了舆论的喧哗。在广告中,这家公司宣称自己的一种产品是"从美国引进的最新技术,可以让你在怀孕之前就决定孩子的性别"。在这个叫基因选择公司的网站,你可以网购到他们的产品,这个玩意叫"生男生女魔盒"。这种"魔盒"有两种不同颜色——如果顾客想要男孩,就买  相似文献   

19.
记得那还是在1996年,笔者接到汲古阁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一件东西让我去看看.到了那里一看,不过是一个类似惠山泥人的大娃娃,塑得很粗糙,看上去很不顺眼,而且绝对是当代的作品.我不禁愕然,觉得朋友跟我开这玩笑太过火了,跑了100多里路,就让我看这么个东西.但是,我在朋友那诡谲的笑容里,觉察出事情绝不这样简单.再仔细地瞧看,那泥娃娃还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朋友哈哈大笑,说道:"还是书生.你就真的没有看出什么不妥来?"我说:"我就是看着不顺眼.""那你往深里想想."  相似文献   

20.
流星其实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有人统计过,一昼夜间落到地面的流星可多到2400万颗,总质量能达到100多吨.此外,还有一种天文现象叫流星雨.当天空中出现流星雨时,犹如节日焰火般满天飘洒,甚至"滴答"一秒钟就能见到200多颗流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