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动物千奇百怪,它们的牙齿也十分有趣。鳍、河鲈、狼鲈、狗鱼等的牙齿都很尖锐,它们以鱼、虾为食,能用牙齿将食物撕裂、咬断。以狗鱼为例,它巨大的嘴巴里长满牙齿,每个牙齿强壮而结实,特别容易把肉撕碎,活的鱼虾一旦被咬住,就难以逃脱。它们除了吃鱼虾之外,蛙、鼹鼠和其他小型水禽也是它们捕捉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奇特的海蛙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蛙类大约有2600多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淡水地区,而广阔的海洋是蛙类的禁区,因为蛙类皮肤裸露,身体表面缺乏鳞片,又没有角质的体甲,体液中盐的浓度比海水中盐的浓度低得多,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它们进入高渗透压的海水中,就会因失去大量的水分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奇特的海蛙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蛙类大约有2 600多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淡水地区,而广阔的海洋是蛙类的禁区,因为蛙类皮肤裸露,身体表面缺乏鳞片,又没有角质的体甲,体液中盐的浓度比海水中盐的浓度低得多,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它们进入高渗透压的海水中,就会因失去大量的水分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最近,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印度南部热带雨林发现了14种跳跳蛙新种蛙类。它们身材娇小,只有核桃般大;它们的求偶方式奇特:雄性通常会伸展自己的后腿来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5.
印度科学家发现了15种新的蛙类,其中包括3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蛙类动物。在这些蛙类里,有叫声像猫一样的猫叫夜蛙,也有雄性和雌性共同照看蛙卵的乔格夜蛙,还有一种91年前曾被发现,但后来被认为已经绝迹的库尔格夜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印度已知的蛙类增至336种。  相似文献   

6.
印度科学家发现了15种新的蛙类,其中包括3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蛙类动物.在这些蛙类里,有叫声像猫一样的猫叫夜蛙,也有雄性和雌性共同照看蛙卵的乔格夜蛙,还有一种91年前曾被发现,但后来被认为已经绝迹的库尔格夜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印度已知的蛙类增至336种.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地球上的多数蛙类可能要感谢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美研究人员声称,多数现存蛙类物种"崛起"于那场生物大灭绝之后。因为大灭绝事件导致太多物种消失,为蛙类的迅速"崛起"让出了空间。目前,全球约有6700种蛙类,其中88%的蛙类物种是当时幸存的3个  相似文献   

8.
小小的两栖蛙类能够适应环境,并能给自己披上伪装。它们十分卖力地繁殖后代,就凭这一条卓有成效的秘诀,在大约1亿3000万年以前取得了胜利,并且直至今日依然保持下来大约2600个品种。 两栖蛙类是科学上对青蛙、蟾蜍(俗称癞蛤蟆)的统称。有关生物  相似文献   

9.
这种模样怪异的蛙曾被人认为根本就不是自然界的生物,它们的眼睛和上颌的"胡须"是用图像软件PS加工处理的。事实上,由于它们多数时间都隐匿于山林之中,仅在繁殖季节才下水交配产卵,人们对它们的确所知甚少。髭蟾,顾名思义,是一种嘴上长着"胡须"的蟾蜍(蟾蜍是蛙类的一个类群,但不是所有蛙类都可用蟾蜍之名替代),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地的亚热带阔叶林区。髭蟾长相怪异。第一次看到髭蟾的人,大都会对其颜色奇特的眼睛和上颌的"胡须"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地蛙类的数量正在令人难以理解地逐渐减少 ;科学家们能在它们遭受灭顶之灾前作出挽救之策吗 ?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界,各种野生动物繁衍至今,与它们各自的护幼策略有很大的关系。哺乳动物虽然产仔少,但幼儿在母体内受到良好的保护,幼儿的成活率就很高;大都数鱼类和蛙类的护幼能力差,它们就产大量的卯,即使幼体成活率很低,也能保证种族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水生动物千奇百怪,它们的牙齿也十分有趣。 软骨鱼很早就有捕食的角颌器,它可算是牙齿的前身。进化到硬骨鱼时,鱼的口腔内出现了牙齿。实际上,牙齿是一种皮肤的衍生物,是檐鳞的变态。后来,牙齿发展得越来越复杂,形状千差万别,功能各异,鱼的牙齿往往跟食物有关,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4,(6):7-7
正在地球上所有的蛙种里,生活在印度西高止山脉的印度紫蛙显得非常独特:身体圆胖,体色呈紫色,口鼻部尖尖的。印度紫蛙的这些不同寻常的特征,源自于它们的生活方式:它们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地下,运用自己短而结实的肢腿挖洞,最深可达3.7米。在短暂的季风季节,印度紫蛙会钻出地面交配。这时雄蛙会叫春以吸引雌蛙。不过,雄性印度紫  相似文献   

14.
尽管蛙类的夏日合唱昕上去像是有节奏的噪声,但每只蛙的神经细胞都在解读着重要的信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蛙类能够计算出每阵蛙鸣中叫声重复的次数,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能力有助于他们识别敌友。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该研究结果可能也有助于阐明人类是如何理解语言的。  相似文献   

15.
蛙类和蟾蜍是不饮水的。两个美国研究者已进一步证实了动物专家关于蛙类和蟾蜍通过皮肤吸收液体的怀疑。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的某些时候,作为一种陆上生活的适应性,逐渐形成了口喝和饮水的本能。在陆地上通向水源的通道是分散的,动物第一次冒着脱水干燥濒于死亡的危险。问题是,什么时候和怎样进化的?第一批上陆的动物是两栖动物,其中某些两栖动物经常生活在十分干燥的环境中。它们饮水吗?  相似文献   

16.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具7000万年前的两栖动物化石。通过对化石骨架形态的分析,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史前生物是一种巨大的蛙,并称其为"恶魔角蛙"。他们推断,恶魔角蛙的体长可达0.4米,体重可达4.08千克。相比之下,现存的最大活体蛙——霸王蛙的体长比恶魔角蛙短0.1米,体重也比后者轻0.45~0.9千克。考古学家分析认为,恶魔角蛙的食物来源很多,包括鸟类、蜥蜴、蛇和小型哺乳动物等,一旦有机会,它们还会捕食小型鳄鱼甚至恐龙幼龙,  相似文献   

17.
在靠近大西洋一侧的北极海区域里,有一种神秘的独角鲸,它们的奇特之处在于4米多长的身躯长了颗2米多长的牙齿。在古代,人们以为这颗牙齿是它们的角,于是给它取了个“独角鲸”的名字,后来才发现那是它们的牙齿。几百年来,独角鲸的暴牙究竟有何用途一直是个谜。最近,美国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只生活在南大西洋海底、长有类似人类牙齿的神奇乌贼。它们真的长着和人类一样的牙齿吗?它们会咬人吗?研究人员说,这种鱼的名字叫Promachoteuthis sulcus,是生活在南大西洋海底的一种小型乌贼,极其罕见,在全世界范围内只保留了一个标本。它们的触手极短,看起来很怪异,而吓坏我们的"牙齿"其实是一个错觉,它们是乌贼的嘴唇。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1,(12):7-7
最近。科学家在对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进行科考时,发现了一种长着“獠牙”的赤蛙。这次科考首次发现了13种长着“獠牙”的物种,其中9种从未有过任何科学记载。这种青蛙的“獠牙”并非牙齿,而是多骨的颚凸.其部分隐藏在牙龈里。科学家尚未查明这种“獠牙”的用途,一种可能性是,它们有助于青蛙捕捉急流中的食物。拥有最大“獠牙”的青蛙看...  相似文献   

20.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毒箭蛙跟马达加斯加的毒箭蛙原本并不相干, 然而它们用以制造毒液的配方却是一样的——都是毒蚁。具体而言, 这两种毒箭蛙都以富含有毒生物碱的蚂蚁为食,并且都能在自己体表的皮囊中储存毒素,而毒箭蛙自身却不会受到这些毒素的伤害。这两种毒箭蛙显然是各自独立进化出明亮的体色——警告色的,但它们在外表上却惊人地相似。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趋同进化”,即当两个不同的物种面临相同的生态压力时会形成相似的对策。而毒蚁自身的趋同进化,则是毒箭蛙出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