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止大学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动机以后,分别从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作弊人数的群体化、大学生作弊动机的复杂性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主体意识、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监考工作、严惩作弊学生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止大学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动机以后,分别从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作弊人数的群体化、大学生作弊动机的复杂性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主体意识、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监考工作、严惩作弊学生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特点及新趋向,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而探讨了预防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大对考试违纪学生处理力度等方面提出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特点,分析作弊原因,认为大学生作弊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也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双管齐下,方能扼制此不良学风,创造文明、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论考风建设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正义  王德芳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31-132,145
高校考风建设事关学校的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当前高校考风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遏制和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从思想、道德、制度和学习四个层面上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波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07-208
预防和杜绝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是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及诱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手段。而不合理、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影响着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等逆向选择。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考试中作弊现象屡有发生,诚信意识普遍不强,严重影响了考试应有的严肃性。用经济方法说明大学生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只要是作弊成本小而学习收益低,考试中放弃诚信是其最佳选择,可见,学生考试作弊有其制度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魏爽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221-221
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六种心理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制度、加强监考工作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这一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而且也引起了有关教育学者的关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该问题,我们会发现大学生为考试而做相应的准备以及作弊,都会产生相对应的成本和收益。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本和收益做进一步比较,得到的结果是:考试作弊对考生来讲存在内在经济性,这就促使大学生有考试作弊的倾向;考试作弊对整个社会而言存在外在不经济性,这叉促使学校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防止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高校规模扩招和转向大众化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对此现象的分析与认识,探讨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特点和复杂动因,就如何预防考试作弊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中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特点,心理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症结所在,提出了高校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的有效建议与对策,防止和减少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本文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动向,从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及危害性,提出了从严格各教学环节入手,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其主观原因主要有过关心理和虚荣心强等,客观原因主要有教学管理不够完善和社会因素影响等。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管理,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考试作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特点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刚 《科技信息》2009,(4):315-316
文章以近三年(2006、2007、2008)我校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统计数据以及调查资料为依据,从性别、年级、考试作弊方式、考试类型、作弊课程类型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就我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近三年(2006、2007、2008)我校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统计数据以及调查资料为依据,从性别、年级、考试作弊方式、考试类型、作弊课程类型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就我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着手,论述了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校园中见怪不怪的一种现象。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考试作弊,既是大学生道德品质不端的表现,也是大学生道德信念不坚定的结果。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主要有: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制度环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道德品质修炼,提升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初步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防止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3条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仕勋 《科技资讯》2008,(31):179-179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影响了学生信誉,影响了高校的考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过程、直接心理和深层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大学校园里常见的问题行为,并提出了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对策,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