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26年反射波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业应用以来,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技术,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因而促进了这种技术的发展,反射波和折射波法的勘探技术不仅得以应用而且不段提高和进步。如今应用的领域亦随之不段拓宽。如用以查明更浅层地下隐伏地层和地质构造的特征及演化等,以应用于工程建设等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信号特征分析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模式识别的关键,小波分析方法对局部信号进行分析优于付氏变换,将该方法用于声波测井和地震勘探的信号分解,在一系列频段上重新表示信号,突出其重要特征,从而为超声信号和地震信号特征分析提供一种实用方法,文中给出理论分析和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寻找油气田的重要手段,我国克拉玛依、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都是用物探发现,再经打探井查明的。 60年代以来物探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物探装备也不断更新。用三维地震勘探查明地下构造的精度不断提高。今后物探不仅要解决寻找油气田的课题,还会进一步为油气田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地震勘探的关键是尽可能保证地震子波的一致性.为了查明煤储层空间展布、小微构造发育和煤层气高产富集区,需要获得高保真、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本文结合在华北延川南和贵州省织金地区煤层气地震勘探实例,从检波器制作工艺与原理、野外埋置、子波一致性、叠加剖面等方面,对比分析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与模拟检波器组合接收的地震记录子波在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的一致性,阐述了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在煤层气地震勘探中的优势.与模拟检波器组合接收相比,采用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在接收环节上保证了地震子波一致性,其地震记录频带宽、子波一致性强,叠加成像后弱反射波组的连续性、信噪比和分辨率均有所提高,对识别煤储层空间展布、小微构造发育和煤层气高产富集区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雏地震勘探技术是集物理、数学、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其能够将地下图像更加清晰的、直观的展现出来,同时能够更加科学的对油层位置进行预测。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的不断增加,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矿产的勘探的重要勘探技术。文中就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与标定中的争论及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合成记录的概念、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入手,探讨了合成记录的制作及其作用,论证了合成记录在油气地震勘探研究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师之间和其他油气勘探工作者中经常发生的关于合成记录的争论,指出了在制作合成记录以及标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7.
横波地震勘探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的地震勘探方法,被广泛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勘探、露天煤矿勘探等方面。由于横波衰减快,加之受激发方式制约,一般勘探深度均较浅,常被用于100米以上浅层地震勘探。浅层地震勘探需要查明的多为较小的地质体,对精度要求高,分辨率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横波勘探中影响分辨率的几个问题及如何提高横波勘探分辨率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国荣 《甘肃科技》2014,30(21):40-41
我国的煤炭资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煤炭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达到了38亿t。随着煤矿高产高效的要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解决了许多传统二维地震勘探技术不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现代寻找石油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通过重力勘探、磁发勘探等手段找到油源,然后通过钻井等手段发现并开采石油。近几年来,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不断地创新与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勘探技术多样化;软、硬件设备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环境、资源和工程等领域。该文通过对普通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对铁煤集团大兴煤矿岩浆岩勘探分析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岩浆岩体识别预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大兴煤矿岩浆岩地震勘探的新进展、新方法,并从地震勘探施工条件、岩浆岩体识别等方面对大兴煤矿岩浆岩的地震勘探进行了阐述。综合分析认为:大兴煤矿岩浆岩具备开展地震勘探的条件,成果质量满足煤炭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关地球物理勘探的实践,勾画洞穴勘探的知识技术体系.据此建立已知洞穴和未知洞穴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案与工作流程,并在南京汤山直立人洞穴的考古研究中进行了综合应用,取得预期效果.综合地球物理考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地球物理勘探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最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原理是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15.
在煤田勘探中,地形的起伏以及低速带的厚度和速度的变化造成发射波旅行时的畸变,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质量。因此,开展新疆地形复杂地区煤田地震资料静校正(以下几种)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地震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和节约勘探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三塘湖、郎喀—梧桐沟煤矿、淖毛湖等勘探区二、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对比和分析,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地区煤田二、三维地震勘探静校正难的问题,提高了分辨率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刘耀红 《科技信息》2012,(3):97-97,84
根据煤矿采空区积水、构造及陷落柱等不同地质条件,介绍了应用三维地震及电磁法探测采空区边界及含水性的技术方法与地质效果.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与地质风险的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采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的特点与勘探效果,以及在煤矿灾害防治中如何正确运用综合物探技术。  相似文献   

17.
贺中银  张奋轩 《科技信息》2011,(23):I0067-I0069
以陕西渭北黄土塬区多个项目地震勘探为实例,分析了黄土塬地震勘探存在的技术难点,特别是该区干扰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震记录的质量。为此,从激发岩性、激发方式、激发井深、观测系统、道距选择、检波器组合方式、覆盖次数等多角度、多参数进行分析,以克服黄土塬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技术难点问题,实践证明,在渭北黄土塬区,以较密的横向采样与钻孔资料相结合,可以获得精确的解释资料,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多年黄土塬地区工作经验,对于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任小丽  付小虎  蒲青 《科技信息》2012,(16):410-410
回顾近60年我国煤田地震勘探的历程,煤田地震勘探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三次变革,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万道地震仪、多波多分量勘探、高精度精细地震解释等煤田地震勘探技术为地质勘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将煤田地质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矿井直流电法勘探及其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直流电法勘探作为矿井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法勘探在地下采矿、隧道工程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在地质构造勘探和采掘后灾害性动力地质现象预测预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对油所了的需求,必须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这就是要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方法,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处理地震勘探数据,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建立数字信号重色技术和短时傅立叶变换技术联合重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