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供应安全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近年来,中国石油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中国目前的石油对外贸易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由此带动中国能源消耗量和需求量的猛增。以致石油出口逐年减少,进口需求不断增长,问题也不断涌现。本文从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构建油运安全体系,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等都将是规避石油危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陈佳 《科技咨询导报》2012,(24):255-2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资源供需矛盾愈发紧张,当前我国石油安全领域面临的内外双重问题,在这种不利条件下构建中国石油安全储备体系以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现阶段下建设中国石油储备安全体系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能源的核心问题是石油,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石油安全。中国在能源的进口上过于单一化,其安全受到威胁。而作为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中亚接壤的新疆将会在中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借此契机,新疆与中亚达成的互利经贸合作也必将会成为新疆发展的一大机遇。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6.
王伟 《科技信息》2008,(30):69-69
随着世界范围对石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此种情形下,如何发展我国的石油经济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从分析制约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因素入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发展中国石油经济的一些切实可行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石油安全对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提前做好石油安全的战略性谋划,如石油进口多元化、国际安全合作、石油战略储备、石油基金运作、石油战略通道安全防护、沿海能源开发、南海能源战略基地据守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中国石油战略安全需求,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拥有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中期中国和世界石油供应现状、石油供需趋势的分析,指出中国石油供应与需求间的缺口,并由此说明中国进口石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在我国可采储量稳步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销售量持续上升,市场前景较为乐观;供给增长虽迅速,但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增长,市场需求趋势以民用和商用为主。为此阐述了相应的对策及其作用:天然气对石油的替代,可以缓解石油供应持续紧张的压力;调国内天然气使用结构,高效安全利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天然气利用环保安全,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0.
谭相梅 《科技资讯》2008,(29):212-212
国际石油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保持经济竞争能力和稳定发展的战略问题。文章通过对石油供应链项目博弈的概念内涵,价值以及供应链上各环节上的博弈对策的分析来寻求适合中国石油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关系到军事、政治安全,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叙述了中国石油安全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时确保中国石油安全必须采取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是目前也是未来的一种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和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同样重要的研究课题。石油能源的需求供应状况将直接地影响到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发展。由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在能源供给、生产、运输等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从而能源问题将影响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世界能源发展正处在由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的新阶段,形成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正处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时代,"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需开展能源结构转型革命,迈向煤炭40%、油气31%、新能源29%"三足鼎立"新局面。中国石油工业正在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形成"常-非并举"格局,开展从单体圈闭"油气藏"到大面积"甜点区"的理论革命、从直井天然能量到水平缝网"人工油气藏"的技术革命、从人工作业到信息智能化低成本开发的管理革命、从能源政治到重塑能源新版图的战略革命。中国能源转型道路选择"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两大方向,面临煤炭清洁化利用、油气对外依存度攀升、新能源未来支柱产业不明朗"三大挑战",需布局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开展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技术侧、能源体制侧"四大革命",把握现行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油价回暖、天然气规模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五大机遇",完成中国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两大动力,社会文明发展是内在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提高,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不断攀升,尤其是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石油的供需关系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经济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截至2010年6月份,中国石油能源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至54.23%,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而且,我国石油的需求仍以每年超过6%的速度继续增长,预计十年后我国的石油能源将有超过两亿吨的缺口。当前的研究表明,我国石油能源的供求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如何合理进行油田开发,在保障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前提下,明确地完成开发任务及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15.
李宏勋  胡美燕 《河南科学》2020,38(6):1007-1016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建立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对认识供应影响因素.提升天然气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供需、技术创新和进口三个维度构建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法和VAR模型分析各指标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主要取决于天然气自给率、天然气管道长度、技术创新以及对外依存度.结合我国天然气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策略:多气并举,提高国内天然气供应;加快运输管网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6.
 石油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众所周知, 人口、资源、环境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而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动力之一的能源, 特别是石油这种被称之为现代工业血液的液体能源, 与这3个因素密切相关。1973年世界首次石油危机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石油短缺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 从那时起各国便开始积极探寻能够替代石油的液体能源及其生产技术, 以期尽早解决不可避免的石油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急剧攀升。但由于国内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有限,中国的石油供应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供应的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北方邻国俄罗斯正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量出口石油,中俄两国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能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促进中俄两国在石油方面的合作,已成为中国政府亟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潘娜 《科技资讯》2013,(11):163-163
石油行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环保问题。建立规范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实施有效运作,己成为国际上衡量石油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以中国石油为研究对象,构建石油行业安全环保管理的创新模式和策略,并借鉴国外石油企业经验,为石油行业安全环保管理探索新的道路。以下共分两个部分来对中国石油安全环保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对中国石油行业安全环保管理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石油贸易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主要是贸易条件、国内石油政策和地缘政治三种因素,进而为完善中国的石油贸易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资源稀缺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显得尤其值得重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石油供求矛盾,将会更加严峻。为确保我国石油供应与经济协调发展,应制定如下的石油能源发展对策:石油勘探和开发投资,实现国内石油战略接替;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政策,提高油气工业的竞争力;建立二级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必要的抗风险能力;海外油气扩张战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