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r-Mn合金渗碳钢锻件正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两种Cr-Mn合金渗碳钢缎件的普通正火和等温正火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普通正火较难获得技术要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等温正火则容易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两种合金渗碳钢等温正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两种合金渗碳钢锻件普遍正火和等温正火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得出:普遍正火难以获得技术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等温正火等温前的冷却速度是影响钢件正火质量的重要参数。运用我们编制的低中碳合金钢等温正火计算机专家系统,计算出两种钢件的等温正火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浅谈汽车齿轮锻造毛坯的等温正火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CrMoH汽车齿轮用渗碳钢在普通正火中冷却速度不一样而获得的显微组织和性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解决了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可获得最佳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的问题,并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20CrMnTi钢的等温正火工艺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20CrMnTi钢锻件普通正火存在问题,进行等温正火工艺实验,得出等温正火工艺优于普通正火工艺,研制的等温正火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CrMnTi钢锻造齿坯普通正火处理的缺陷作了分析,试验研究了等温正火工艺参数对锻造齿坯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造齿坯采用等温正火可获得均匀细小等轴状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硬度HB165~186且沿截面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合金渗碳钢锻件正火后应该具备的显微组织和硬度要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大量生产的既可提高钢件正火质量,又可大量节约热能的利用锻造余热等温正火新工艺及其生产线的组成,并对工艺设计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低中碳合金钢等温正火生产线的专家系统内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中碳合金钢制造的汽车零件,锻后经等温正火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鉴于我国汽车工业使用的钢种多样,成分复杂,研制出适应各种钢号等温正火生产自动化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它具有提供工艺参数,解签和处理正火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工艺,质量问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用差热分析法测定了钢的相变临界点 A_(c1),A_(c3),根据此临界点制定了钢的正火工艺。检验了该钢正火后的显微组织,测定了其机械性能。为扩大其应用范围,又对该钢进行了低温回火,测定了正火后低温回火的硬度,对正火后低温回火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用差热分析法又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汽车齿轮毛坯锻件各种正火工艺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各种正火工艺方式,并比较了其优缺点,从而得出亚热锻是成本最低的正火工艺方式,等温正火工艺是最先进的正火工艺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讨论55SiMnMo钎钢在正火(连续空冷)和等温条件下所转变的贝氏体,分析这两种贝氏体的形貌和形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55SiMnMo钢加热(超过AC3点)奥氏体化后,正火(连续空冷)获得的金相组织是B4型无碳化物上贝氏体(铁素体+富碳奥氏体);在等温条件下:等温的温度达到或超过400℃,长时间等温的金相组织是B2型,B4型混合贝氏体,B2型的比例多过B4型(以B2型为主),短时间的等温则是以B4型为主;等温的温度低过400℃,即使长时间等温,其金相组织仍是B4型贝氏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合金渗碳钢锻(轧)件,研发了一种新的利用锻造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工艺。这种新工艺必须精确控制6个参数(1.预冷Ⅰ;2.预冷Ⅱ;3.等温前的最小冷却速度;4.等温前的最低冷却温度;5.等温保持温度;6.等温保持时间),这些参数可以使用研发的专家系统,在生产线上实现精确控制,从而确保正火各项技术要求得以实现。由于可以大量节能(每吨钢件可节电约400 kW.h)和处理产品质量优异,因而是汽车等渗碳钢件最佳的预先热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火温度对微合金化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正火温度对铁路用微合金化铸钢ZG18MnNbVTiRe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正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相应降低;ZG18MnNbVTiRe具有较宽的正火区,有利于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正火处理后,ZG18MnNbVTiRe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与其组织的变化是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3.
将一种铜钼球墨铸铁经正火及经633K等温淬火后,研究了激光表面硬化对它们的组织与滑员性能的影响。滑动磨损试验方法为在接触应力下与经热处理到HRC62-64的GCr15钢对磨。结果显示对于等温淬火球铁,激光硬化层中马氏体片的尺寸与基体奥氏体-贝氏体中的铁素体板条尺寸相近,认为这是一种组织遗传现象,研究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的耐磨性优于珠光体球铁,而激光表面硬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基体铸铁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正火处理对高Cr马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900~970℃正火后,晶粒尺寸十分细小,在10μm以下.1060~1200℃正火晶粒尺寸迅速增长,1060℃正火晶粒尺寸约为33μm.经过1060℃×2h正火+760℃×3h回火热处理后,室温和600℃高温拉伸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35MPa和380MPa,综合力学性能优良,而1060℃长时间正火对力学性能并无明显影响.1060℃×2h正火+760℃×3h回火热处理后得到破碎的晶粒细小回火马氏体组织,晶界上200~300nm M23C6和晶内5~50nm MX型弥散析出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进而提高了材料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铸造余热中断正火的工艺,研制出ZG45SiMnCrMo新型耐磨材料,分析了中断正火温度,保温时间等不同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找出了此耐磨材料中取得最佳强韧性配合时的复合组织中下贝氏体的大致百分含量,从而得到既有良好的强韧性及耐磨性,价格又低廉的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成分(wt%)为1.5%C、1.0%Mn、0.5%Si和0.8%Cr的半钢试样经锻造后正火,再进行等温淬火处理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并与直接等温淬火处理铸态试样的组织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铸态半钢经过锻造、正火后再等温淬火工艺,可破碎连续网状分布的块状共晶组织,提高铸态半钢的冲击韧性与硬度。铸态半钢经过锻造、正火后再等温淬火,其内部析出大量的下贝氏体组织,并含有少量的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几种球铁与中碳钢的耐磨料磨损抗力进行了对比试验,分别观察和测量了它们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宏观硬度.并在本文中对球铁与中碳钢之间在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宏观硬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及其对耐磨损抗力的影响进行了论述.试验结果表明:铸态球铁的耐磨损抗力与铸态中碳钢相当或略有提高;正火球铁耐磨损抗力比正火中碳钢有较明显提高;等温淬火球铁的耐磨损抗力比正火球铁又进一步提高.结论认为:可以采用正火球铁或等温淬火球铁代替中碳钢来制造承受磨料磨损的零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加氢反应器大型筒节经轧制成型后心部易出现混晶和粗晶组织和当前等温式正火工艺热处理周期长、能源消耗大两大问题,提出升梯式正火热处理方案,并与传统的等温式正火热处理制度下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升梯式临界区高温侧正火对降低混晶度的效果优于等温式正火的效果,其热处理后平均晶粒粒径为31μm;升梯式临界区高温侧正火热处理后在晶界处析出部分渗碳体,对晶界起到钉扎强化作用,晶粒内部渗碳体球化和均匀化效果好;经升梯式正火热处理后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30℃夏比冲击吸收功分别为655 MPa,729 MPa和162 J,其低温冲击断口塑性脊数量明显,综合力学性能与等温式正火的相当;与等温式正火工艺相比,升梯式临界区高温侧正火热处理工艺可将正火保温时间缩短30%,正火加热温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9.
焊后多次正火对超细晶粒钢热影响区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400 MPa级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粗晶区的晶粒细化行为,对其空冷与水冷接头均进行了3次焊后正火热处理.组织观察表明:第1次正火后粗晶区晶粒明显细化,但细晶区和母材区的晶粒均比正火前的稍微粗大,第2次与第3次正火并不能进一步细化晶粒;冷却条件对热影响区组织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显微硬度测试表明:第1次正火使接头硬度大幅度降低,甚至低于母材的原始硬度,后续正火对硬度的影响较小;在所有试样中,仅水冷接头第1次正火后的热影响区硬度与原始母材及母材区的硬度接近.由于焊后多次正火并不能使热影响区晶粒进一步细化,反而使其有粗化与软化的趋势,故应避免焊后多次正火处理.  相似文献   

20.
杨东升 《科技信息》2011,(27):41-41,51
本文阐述了ASME SA335P11/38inch 1.74″管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组织特性,分析正火中冷却速度对ASME SA335P11管道组织的影响,进而对其冲击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正火时在适宜的冷却速度(≥300℃~450℃/h)下可以得到细小均匀冲击力学性能优越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珠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