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随机排列的模拟非织造材料表面及截面生成程序,针对3种不同的纤维直径,生成非织造材料表面及截面的纤维结构分布,并采用计算机软件分别计算其分形维数和填充率.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数据及关联回归分析,得出模拟的非织造材料表面及截面的分形维数与其填充率和纤维直径之间关系的关联表达式.结果表明:非织造材料具有分形特征,其结构可采用分形维数进行描述;而其分形维数与纤维填充率及纤维直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规律,模拟的非织造材料的表面分形维数关联表达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对误差小于4.83%;非织造材料表面分形维数与截面分形维数关联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163.非织造材料表面分形维数与截面分形维数计算式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低温等离子作用下,利用壳聚糖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棉纤维的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壳聚糖浓度以及等离子处理各因素对棉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影响棉纤维改性的主要因素.并且在该因素下,分析壳聚糖以及等离子处理对棉纤维单纤维强力,吸湿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纤维有了一定的抗菌性能,吸湿性能有所增加.但单纤维强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对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进行处理,研究该拉伸方法对分裂型纤维开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拉伸法可以有效提高分裂型纤维的开纤率;拉伸负荷越大、拉伸速度越快,则纤维平均直径越小,开纤率越高;经小负荷双向拉伸处理后,非织造布材料强力有所降低,但当拉伸负荷较大时,处理后的非织造布强力明显提高.双向拉伸开纤方法适用于交叉铺网的水刺非织造布,与化学开纤法相比,不但纤维损伤小,而且工艺简单、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木棉/ES非织造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探讨了纤维质量配比、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对非织造材料保暖性能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结果表明:木棉/ES非织造材料的成型时间对其保暖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纤维质量配比,成型温度影响最小;获得木棉/ES非织造材料最优保暖性的工艺条件为成型时间10 min,m(木棉)∶m(ES)=30∶70,成型温度120℃.  相似文献   

5.
亲水性离子液体在油品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微波法制备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RMIm]Br,并进行了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的表征.考察了在模型油品脱硫中剂油比、温度、萃取级数、离子液体种类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重点测试了离子液体在含水量不同情况下脱硫效果及其吸湿率,并提出了水萃取再生的方法.从大量数据说明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RMIm]Br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且在较长的时间里其吸湿性对脱硫影响不大,故在工业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石膏为基础体系,外掺粉煤灰、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和水泥改性剂制成轻质泡沫混凝土.对其词温润湿性能进行设计,针对石膏基泡沫混凝土的平衡吸湿率,孔隙率对吸湿性能影响,封闭空间调温调湿性能,对比样调湿性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体视显微镜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调湿性能优于加气混凝土及烧结粘土砖,是优良的调湿材料.  相似文献   

7.
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测试指标是衡量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玉米和丽赛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和热湿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玉米和丽赛纤维都具有一定的导热性、透气性和吸湿、透湿性能.丽赛纤维散热及吸湿快干性能优于玉米纤维;玉米纤维保温性能好于丽赛纤维.  相似文献   

8.
以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生物纤维素纤维、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共混纤维和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纤维,研究了纤维的SEM形貌、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吸湿性、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粗细均匀,且纵向表面光滑,无裂纹,截面近似为圆形;三种纤维的断裂强度在3.0 cN/dtex左右,接近棉纤维,比粘胶纤维好很多;三种纤维的吸湿性能均比较优异,远优于棉纤维,其中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共混纤维的吸湿性最佳,其次是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纤维;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的抗菌效果明显且抗菌持久性好,经过15次洗涤之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然大于90%,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运用微波谐振腔介质微扰原理测量高聚物材料介电性质的方法,阐述纤维介质微扰所呈现的规律,着重探讨了测量混纺纱线混纺比的途径。认为功率微扰效应可以较好地表示纤维介质体积和介电常数的大小。它同这两个参数的乘积的平方成正比例。文中列出几种不同粗细纱线试样的微扰效应实测结果,并对几个系列的混并纱条和混纺纱线的微扰效应与混配比例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纺织材料表面进行ZnO镀层处理,能赋予聚合物纤维表面以特殊的光电功能.利用磁控溅射法在PET非织造布表面制备出颗粒均匀、细致、稳定的纳米ZnO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参数下制备的ZnO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了不同溅射加工条件对ZnO薄膜表面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