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二、主要虫害防治 1.地老虎.以小地老虎的幼虫危害较为普遍,主要是咬食、咬断玉米幼苗,造成缺苗.前茬为油菜或小麦的地块,地老虎危害较重.防治方法:①选用包衣种子;②用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施. 2.蛴螬.蛴螬主要咬食或咬断幼苗根部,使玉米枯死,靠近树林的地块虫害严重.防治方法与防治地老虎相同.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肥、水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日趋严重。仅1990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一、病状小麦不同生育期,均能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分别造成烂芽、病苗花苗、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等症状。烂芽:小麦发芽时受病菌侵染,先是芽鞘变褐,继而烂芽枯死。病苗:麦苗长至3~4片叶时,先是基部第一张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蔓及全叶鞘,病斑中部呈死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该叶的叶片先是叶尖,尔后全叶呈水渍状暗绿色,不久便失  相似文献   

3.
根蛆是危害大蒜的重要害虫,幼虫群集蛀食地下根茎.根蛆从鳞茎基部托盘处开始取食,向蒜瓣内蛀食形成孔道,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受害部多呈腐烂状,特别严重时大蒜根被吃尽,引起植株死亡.常年被害株率达20%~50%,死株率达10%~20%,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2007年该病在许昌市的发生程度是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病株率高,侵茎率高,造成部分地块甚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为此,笔者对2007年许昌市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小麦几种“白穗”症状的识别信阳地区植保站石鸿文淮滨县植保站刘元立在田间可不时地看到小麦抽出“白穗”,农民朋友弄不清怎么回事,常常叫苦不迭。正确认识“白穗”的症状是哪种病害所致,方能够“对症施治”,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可形成不实或只...  相似文献   

6.
2007年许昌市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2007年该病在许昌市的发生程度是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病株率高,侵茎率高,造成部分地块甚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为此,笔者对2007年许昌市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蛆是危害大蒜的重要害虫,幼虫群集蛀食地下根茎。根蛆从鳞茎基部托盘处开始取食,向蒜瓣内蛀食形成孔道.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受害部多呈腐烂状,特别严重时大蒜根被吃尽,引起植株死亡。常年被害株率达20%~50%,死株率达10%~20%,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薄荷栽培     
一、育苗 1.根茎繁殖.在初冬收割地上茎叶后,根茎留在原地作为种株.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按株行距20厘米×10厘米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 小麦生长后期倒伏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倒伏不仅增加收获难度,而且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加速植株早哀早枯,导致千粒重下降,品质、产量降低。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很多,但基本苗数偏多,施肥不当,导致中后期群体过大,个体抗倒能力下降,则是造成小麦后期倒伏的主要原因。生产实践表明,防止小麦倒伏,只有从秋播抓起,把防止倒伏与实施高产栽培技术相配  相似文献   

10.
卢成合 《河南科技》2005,(16):18-19
一、病害症状 1.瓜类枯萎病.以大棚、温室黄瓜受害最重,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开花期到结瓜期发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根茎部出现水渍状,并逐渐向上发展.开始时叶片中午萎蔫,形如缺水,早晚尚可恢复,3~5天后全株枯死,茎基部纵裂,常流出松香状胶质物.  相似文献   

11.
1.结合害虫的生活习性施药.如吸汁类的蚜虫和一些食叶类害虫,集中在蔬菜的叶片背面和嫩枝、嫩芽处危害,应采用"画圈加点"的方式喷药,即喷雾器的喷头先围着植株叶片喷一圈,再在嫩枝、嫩芽顶部自上向下喷药.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龄幼虫往往白天入土藏匿,防治这类害虫宜在傍晚喷药.如防治菜螟等钻蛀类害虫,喷药时间一定要在卵孵化高峰期,一旦害虫蛀人蔬菜植株体内危害时再喷药,防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枣绮夜蛾主要危害枣树叶、花和幼果.枣树花期,幼虫往往在花序中吐丝,把花缠在一起,藏于其中,啃食花部器官,故又名枣花心虫.大龄幼虫蛀食幼果,食去果肉和幼嫩的枣核及种子,会造成较严重的减产.新郑枣区,五月上中旬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13.
王玉堂 《河南科技》2014,(11):19-19
1.危害特点。夏秋季节,蔬菜一旦遇上异常高温,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引起“高温热害”。蔬菜遭高温热害后通常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花芽分化不良,授粉受精受阻,落花、落果及畸形果增多;瓜果类蔬菜易发生日灼病,病部被烈日晒成灰白色或浅白色革质状,组织坏死发硬,后期往往因腐生菌侵染而腐烂。  相似文献   

14.
一、防止倒伏 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氨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正> 开春随着气温的回升,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开始活动,为害小麦根茎;灰飞虱,红蜘蛛等吸食性害虫,也开始为害小麦植株;全蚀病、纹枯病应注意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危害,就要及时除治,尽快消灭,防止蔓延为害。 1、防治地下害虫。小麦返青后,当田间死苗率达3%时,立即施药防治。可采用撒毒土,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于行间并锄入土中;撒毒饵,用5公斤麦麸或饼粉,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乳剂或5%“1605”乳剂50克,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撤2-3公斤;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兑水750公斤,顺垅浇施。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1.多效唑.在小麦播种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加适量水溶解后拌麦种100千克,拌匀堆闷4~6小时,晾干播种,可使幼苗抗寒、抗旱.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姜腐烂病及其防治石鸿文王振旭刘元立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是一种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发生于姜的地下根茎部分,一般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根茎上半部先发病。被害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其后逐渐软化腐败,仅留外皮。病姜内部充满灰白色恶臭汁液。根...  相似文献   

18.
<正> 硼是油菜生长发良过程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据试验,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0.41PPM以上,油菜生长正常;在0.31PPM时,似有潜在缺硼现象。油菜缺硼轻则引起减产,重则出现“花而不实”病害,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油菜不同生育期严重缺硼有不同表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是:苗期须根较少,表皮褐色、龟裂、根茎膨大:蕾苔期中部叶暗绿色,下部叶片脉间出现紫红斑,叶片下垂,植株松散;心叶淡黄,心叶卷曲程度比老叶重;后期植株明显矮化,花序弯曲,畸形、簇生,花序顶端花蕾退绿变黄,开花小,花色暗淡无光泽。不能受精,胚珠多数不能发育成种子。  相似文献   

19.
干旱已经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难以补偿蒸腾的消耗,植株体内水分收支平衡失调,使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乃至死亡,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成为当前小麦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旺长麦田表现为个体叶片长而大,叶鞘长而薄,假茎长而扁,叶片披散,植株较高;远看麦田封垄,不见行间;冬前主茎叶龄在7叶(6.5叶)以上,群体总数达80万以上.根据我们多年的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现将小麦旺长的原因、危害和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