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Prigogine熵变公式和Shannon信息熵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体熵变的概念.指出人头脑中信息或知识的更替应成为人体熵变的一部分.给出了广义熵变公式,并讨论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熵判据的作用和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讨论了环境熵变和热源熵变间的区别,以及两者相同时的条件;然后阐述了总熵判据和克劳修斯不等式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之处,都可以用于判别过程的可逆性;最后将总熵变与隔离体系的熵变相比较,对它们的用途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的一些模糊表述进行了分析,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达式应是dSi≥0。  相似文献   

4.
不同物流条件对荔枝品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鲜荔枝在物流与运输全过程(如采收→转运→分级→前处理(预冷和杀菌)→包装→运输→销售)中的品质变化,通过对比不同物流运输条件下荔枝果皮褐变指数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速率,观察对荔枝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环境(3.5~5.5℃)和预冷杀菌等预处理在荔枝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大减缓果实的褐变进程;为延长其货架期,荔枝销售也应当在低温环境之下,通常在5~13℃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对溶解过程中焓变、熵变的分析,对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溶解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分析了在系统的状态变化中,焓变和熵变对自发过程方向的影响及对吉布斯自由能变 化值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7.
逆极限空间上移位映射的拓扑熵与混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紧致度量空间上连续映射f:X→X的逆极限空间上移位映射σf:lin(X,f)→lim(X,f)的拓扑熵与Li-Yorke意义下的混沌。证明了1)h(σf)=h(f);2)f为满射时,σf是Li-Yorke意义下混沌的当且仅当f是Li-Yorke意义下混沌的。  相似文献   

8.
除用普通化学原理说明了生成物中如果有难溶沉淀物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难电离的物质(水)生成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必备的条件外,还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利用物质的热力学数据,通过对反应的能量变化的清算,更深层次地阐明了反应的焓变或焓变熵变协同是复分解反应有条件发生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熵及其变化解释了能量转化的方向、能的衰变和散逸.对开放性系统的非平稳态,由熵减的讨论解释了物质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不可逆过程中熵变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理想气体的熵变、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熵变以及热源的熵变、相变过程中的熵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归纳总结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不可逆过程中热力学系统熵变的计算方法,以解决熵概念理解及熵变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紧度量空间(X,d),T:X→X是连续映射,μ是遍历不变测度,我们考虑集合K,它是使得-logμ(Bn(x,ε))/n关于n以及ε的极限等于测度熵hμ(T)的那些X中的点所构成的集合.我们证明了变分原理:测度熵hμ(T)等于测度为1的集合的拓扑熵的下确界,事实上我们证到了测度熵hμ(T)就等于集合K的拓扑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给出了环面T~2上的一个自映射f∶T~2→T~2,使logR~∞(f)>logN~∞(f)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体衰老中的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衰老是人体发展的客观现象和必然结果,人体衰老具有可塑性。本文运用熵理论、就人体衰老及如何延缓人体衰老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从熵看植物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熵增原理出发,估算了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的熵变和水分的最低蒸发量。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非理想流体轴对称自引力坍缩系统熵变的一般表达式,分析了具体的实例.研究表明,对于坍缩中的体积元有一正负熵变分界角,在远离视界时,它趋近64°,而在靠近视界时分布较广.对于能形成黑洞的系统来说,它的坍缩过程在开始时是熵减小的,直到非常接近视界时,才出现熵增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热传递过程中引入理想气体的可逆膨胀与压缩,对几种热传递过程设计可逆过程进行熵变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宇宙演化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熵增驱动了生命的产生.但生命的出现让自然的部分变得有序,可以看成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为什么整体无序的宇宙会产生高度有序的生命呢?生命起源时的熵是怎样改变的?  相似文献   

18.
缓变动态史瓦西时空的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视界附近局部热平衡下缓变动态球对称时空的熵.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选取截断因子,则熵与视界面积成正比,且随时间作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19.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实际过程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热力学上的不可逆过程,但克劳修斯、开尔文等人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都只是定性的表述,不能定量说明过程发生的可能性及实际发生过程的不可逆程度。1865年克劳修斯引人了媳的概念,这一引入对热力学理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熵是热力学系统的基本状态函数,由它导出了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形成了对两状态间过程发生可能性的定量判据;在引入熵的基础上导出的赫氏自由能与吉氏自由能使我们能用其定量判断过程的自发方向及限度。内能U与嫡S是热力学中…  相似文献   

20.
洞庭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东南部两护村ZKC1孔上新世末—第四纪沉积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以及粒度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曲线协变性及相关系数表明,ZKC1孔沉积物化学蚀变指数(CIA)与Cr、Ga、V、Nb、Be、Li、Sc、Th等微量元素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从陆相沉积物CIA及微量元素含量与温度和湿度正相关的概念出发,结合其他资料,重塑洞庭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过程:早更新世为冷干→暖湿→冷干→暖湿,中更新世为冷干→暖湿→冷干—温湿→暖湿,晚更新世为寒冷→温湿→寒冷,全新世总体为温湿—暖湿。这一结论与ZKC1孔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气候演变过程及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演化基本吻合,说明沉积物CIA和微量元素含量较好地记录了第四纪气候演变信息。相关性分析表明洞庭盆地沉积物粒度对CIA无明显影响;CIA与沉积物粘土含量呈弱的正相关关系,应与湿热气候条件下有更强烈的风化和更多粘土矿物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