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性向列相液晶在LB膜上的取向及电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花生酸生长的LB膜作液晶取向层,使负性向列相液晶MBBA在其上取得较好的垂直取向排列效果,并通过偏江显微镜利用锥光干涉效应,研究了这种取向排列,研究表明在加电压后液晶受电场作用偏转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取向方向与LB膜的生长提拉方向平行。同时,对其电光特性进行了测量,从测量显示出的典型电控双折射形电光特性曲线肯定了择优斜取向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花生酸铅LB膜中PbS超微粒子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花生酸铅LB膜在H2S气氛中生成PbS超微粒的过程以及各种反应条件对粒子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花生酸LB膜内得到了稳定的PbS超微粒,粒子的粒径主要分布在2.0nm ̄3.0nm之间,生成的超微粒子的大小以及粒分布范围既与成膜时亚相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有关,又与反应气氛中H2S气体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聚酰亚胺(PI)LB膜中长链单轴取向排列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M来研究聚酰亚胺(PI)Langmuir-Boldgett(LB)膜中长链取向排列的技术条件。首先获得了清晰的,稳定性很好的PI LB单/双层膜的AFM图像,并对PILB膜中分子水平的微结构进行了分析,随后比较了形成PILB膜的两种亚胺化工艺,即溶液亚胺化方法和热亚胺化方法对大面积内分子取向排列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工艺条件以尽早将其投入实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4.
LB膜的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从微米至分子量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观测沉积在固体表面的硬脂酸LB膜微观结构,范围从微米-纳米-分子量级.AFM图象直接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以及膜中存在的缺陷.实验中首次获得了较清晰、重复性好的硬脂酸分子结构AFM图象.将AFM探针作工具,通过增大针尖与样品间的作用力和控制扫描方式,有能力在LB膜表面微区进行直接的细微划刻,产生出特定的图形.实验中利用该方法直接测定了单分子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混合LB技术,在脂肪酸与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混合单分子膜内制备了二维微晶畴结构,原子力显微术观测表明,对于长链脂肪酸的情况,膜中形成了处于液态凝聚相的脂肪酸的微晶畴结构;而在短链脂肪酸的情况下,膜中出现的则是处于液态扩张相的TPPP的微晶畴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电子束曝光中电子与胶层及衬底中原子相互作用情况,提出了一个高能电子在多层介质间散射的“折射”模型,模拟了不同条件下在硅衬底或覆铬硅片上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和旋涂法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抗蚀层及衬底中电子的散射轨迹,并计算了背散射系数。结果证明:在相同的电子束能下,电子在LB抗蚀层中存在较小的背散射系数,并且采用较低或较高的能量曝光,均可达到减小背散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钴卟啉LB膜气敏材料,并制成电阻式LB膜气敏元件,对其气敏性的测试表明,该元件只对NH3敏感,灵敏度高,响应恢复较快、稳定性较好,实现了常温下工作,且功耗低,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8.
宽果丛菔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藏药宽果从菔的全草中共分离得到十种化合物,藉光谱数据和化学转化已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硬脂酸酯、正二十八烷醇、β-谷甾醇,花生醇、新蜡酸、花生酸、硬脂酸、白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十字花科丛菔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FRS^HO=A,∑/Rσ-B,ELU^RS=A,∑/Rσ-Bσ-B线怀方程计算了羧酸,卤代烃等有机物的HOMO(或LUMO)能量。所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讨论了非工 体系有机物的FMO能量同Taft值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微粒的化学制备方法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共沉淀法,水热法,金属醇盐水解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膜控晶体生长法,模板合成法,硬脂酸凝胶法,LB膜法,电解法,液晶示等,这些方法是合成纳米超细微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含TOMAC乳状液膜萃取L-谷氨酸的迁移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液膜提取过程中的萃取和反萃取两个过程,推出了在整个液膜体系达到萃取终了时的内外相氨基酸浓度比公式,并以TOMAC 为载体萃取L- 谷氨酸为例,讨论了影响液膜萃取的控制因素,实现了L- 谷氨酸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2.
用XRD、化学分析法、NH3-TPD,IR等方法对大孔β沸石和经酸处理后的β沸石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酸性进行了考察。用连续流动反应测定了催化剂上的甲苯歧化反应性能;通过DTA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结焦情况。实验表明β沸石经酸处理后发生骨架脱铝,酸量降低,B酸量减少大于L酸量减少;酸处理的β沸石甲苯转化率降低,但歧化率升高,活性衰减减慢,催化剂上的结焦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乙基纤维素(简称EC)-乙酸、EC-间甲酚溶液膜在液晶态下长时间静置(即所谓“退火”),在非取向膜中得到条带装饰的丝状向列织构,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向错强度S=1/2和-1/2的线头,以及Neel微区壁.在取向膜中直接观察到锯齿形微纤的形态.这些实验结果与热致液晶聚芳酯类似,说明EC溶致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向列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乙基纤维素-乙酸、EC-间甲酚溶液膜在液晶态下长时间静置,在非取向膜中得到条带装饰的丝状向列织构,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向错强度S=1/2和-1/2的线头,以及Neel微区壁。  相似文献   

15.
外源视黄酸对小鼠早期胚胎形态及Otx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acid,RA)体外处理EB(earlyallantoicbud)期和LB(Lateallantoicacid)期的小鼠胚胎,然后用洋地黄毒苷(digoxigenin)标记的Otx2反意义RNA探针对整体胚胎进行原位杂交.0.5×10-6mol~2×10-6mol的RA处理EB和LB期胚胎12h后对其形态学和Otx2表达都没有影响;以4×10-6mol的RA处理,抑制或减少了胚胎的前肠形成,经处理的胚胎的头褶没有对照的那样明显向腹面突出,其神经沟也不整齐;以4×10-6mol的RA处理EB期的胚胎,其OtX2表达范围剧烈地向前退缩或只有很微弱的表达;但以同样浓度处理LB期胚胎时,与对照胚胎相比,OtX2的表达除了在极少数胚胎中变得弱一些外,在绝大多数胚胎中其表达模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DNA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结核杆菌(TB)DNA的提取,耐热性多聚酶(Taq)活性、结核L-型细菌的形成、变异、污染等,阐述了TB-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中假阴性、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及内在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镓钴皂石的合成,交联,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首次合成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含镓钴皂石。经多羟基铝低聚物交联,制了交联粘土。表征了样品的晶相,组成及酸性等。考察了样品对异丙苯裂解反应及正己烷加氢异构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用钴可部分地取代镓皂石八面体片层的镁,交联镓钴皂石即存在B酸中心,也存在L酸中心,且L酸中心所占份在,样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悸260℃时异构选择性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8.
用聚丙烯酰胺(PAG)包埋,载体偶联法及脂质体包被等方法对绿豆芽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进行固定化;用丙酮固定化PAL活性酵母细胞。比较不同方法固定化酶的偶联率或包被率以及固定化对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PAG(T/C=3/30)包被酶活性保护较好;(2)交联法中以戊二醛法偶联PAL于Bio-Gel P300优于〔环己基-3-(3-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CDC)交联,以CDC固定P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偶氮氯膦Ⅲ(CPAⅢ)测钡显色体系的影响.pH5.2~6.2,Ba-CPAⅢ-β-CD成深蓝色配合物,其=4.3×104,比不加β-CD时增加约87%,Ba(Ⅱ)在0~3.6mg/L,范围内符合比可定律,用于含F、S、Be极少量的矿石中测量钡,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分形曲线Box-counting维数的一种逼近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L2范数意义下线性分形插值函数(LFIF)对给定函数图象的最佳逼近问题。利用[4]的结果得出了求最佳逼近点的方法,利用最佳产、给出了求给定函数国象Box-counting维数近似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