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形式为x|x|非线性函数取代Coullet系统中的立方非线性函数得到变形Coullet系统。分析二系统的特性,发现变形Coullet系统与原Coullet混沌系统具有拓扑共轭关系。采用线性反馈方法实现了二个拓扑共轭异结构系统之间的混沌同步,根据Hurwitz稳定性判据,得到反馈控制增益k的理论值。设计了实现Coullet系统异结构线性反馈混沌同步的实验电路,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讨论了对合成孔径雷达进行多模式干扰的方法.首先分析、建立了SAR原始回波信号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有源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的信号模型,并且介绍了对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的评估方法.最后结合提出的相关理论完成了对目标干扰的成像仿真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说明采用混合多模式干扰的方法可以被用来作为对抗SAR系统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成批排队的自相似业务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相似业务建模及性能分析是ATM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讨论了当前排队模型的特点与不足,从分组层次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利用成批排队理论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模拟流量的自相似性及排队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研究了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证实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从分组层次上建立的排队模型在性能上优于ON-OFF源层次上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软件可靠性YO模型的参数解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参数解存在的条件,同时根据参数解特性,构造了高效的参数估计算法并进行了数值实验。  相似文献   

5.
规模庞大、系统复杂的大型社会技术系统的实施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实验特征。实验室模拟已经不能完全验证此类技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在社会中对其进行验证。在对大型社会技术系统社会应用的实验特征、社会实验理论以及事故学习进路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递归学习的实验分析框架,并以核电站技术系统的社会引入为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适用性,阐明了大型社会技术系统的社会学习机制和其在社会中的知识生产方式,为此类技术系统的创新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用户影响力和用户活跃度两个角度考虑,构建了微博意见领袖指标体系,提出了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粗糙集决策分析理论对意见领袖的特征进行识别及分析的理论框架。对3起突发事件微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观察法分析了Top 10意见领袖具有的特征,使用粗糙集理论对意见领袖识别问题进行了建模,并提取了识别意见领袖的决策规则。另外,通过定义意见领袖一致性和排名稳定性两个指标分析了意见领袖的跨主题性,实验结果表明意见领袖是主题依赖的,只有很少用户可以在不同主题同时成为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7.
单级倒立摆三种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倒立摆系统以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为系统的平衡提出了难题,也因此成为自动控制实验中验证控制算法优劣的极好的实验装置.通过分别分用极点配置法、优化控制策略的LQR及LQY方法对单级倒立摆系统进行了实际系统实时控制效果的实验对比,从理论和实验方法上讨论了这类典型非线性自不稳定系统的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其实际控制效果的特点,通过分析指出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并通过实验得以证实,使人们从理论及实践的两个层次对不同的算法有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以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电子产品为案例,对电子产品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采用了性能参数监测法与故障物理模型法相结合的形式,将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的一般性方法、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电子产品,对相关的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本实验验证案例研究,明确了实现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在实验上的技术细节问题,为工程中实际构建电子产品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能力提供了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9.
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技术是一项新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本文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就实现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作者提出了准最佳码集的构造方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捷变与压缩后积累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法对脉压性能的改善。其次,给出捷变码产生器、数字相关器及数字积累器的组成与工作过程、性能指标等。另外,作者还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及硬件实时处理方面的工作与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依据对实际传感信息分布与无线传感网络工程需求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无线传感网异构配置模型(WSNHEDPM).对传感节点中的传感模块按需要进行组合,使其与感知物理特征量空间分布特征相适应,以减少信息冗余,降低无线传感节点的能量负担.对两种配置方法进行了配置成本、能量消耗与生存周期方面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比较.理论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使无线传感网在面向实际普通应用环境时更为能量有效和合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微波铁氧体超导器件和毫米波应用的准光环行器的新近发展。这些超小型化具有高性能的高温超导(HTS)铁氧体器件和高功率准光环行器的试验成功,将对微波单片集成、混合平面集成和毫米波雷达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将分二部分对上述内容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在毫米波(兼高微波频区)应用的非互易准光法拉第旋转环行器的现状与发展。传输型和反射型两种结构的准光环行器已在35GHz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这种器件能承受较高的功率容量,传输型限制在1~10kW(主要依赖于结构),反射型因接地良好便于散热,理论预期在毫米波范围将可承受兆瓦(MW)级平均功率容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建模方法及其电磁散射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模型,采用高斯谱模拟实际地面,采用变浅系数与北海联合海浪计划(joint north sea wave project, JONSWAP)谱结合而成的有限水深海谱模拟实际近海海面,基于分区域复合粗糙面建模理论,运用多种加权反正切函数处理实现了线型、月牙型、峡谷型自然环境。考虑了各介质区域内部的面元耦合以及区域之间和交界处面元的耦合作用,对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散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域面元的迭代物理光学法,采用快速远场近似(fast far field approximation, FaFFA)与局部耦合技术加速其迭代过程。对比了陆地粗糙面、海面和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计算了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散射系数,并讨论了极化方式、入射角、边界形状、陆地粗糙面的均方根高度、相关长度和近海海面的风速对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基于迭代物理光学法所获取的分区域复合粗糙面总散射场,采用正侧视条带式成像模式,选用距离多普勒算法对不同特点的地海分区域复合粗糙面进行合〖JP2〗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并讨论了陆地粗糙面与海面各自的相对介电常数对SAR成像的影响。该研究包括了地海交界环境的建模、电磁散射特性的求解及其SAR成像,由仿真结果得到了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SAR像特点,对反演地海交界环境的电磁特性以及遥感、探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Maxwell方程出发,应用耦合波理论推导出一般情况的耦合方程组,对横向磁化的H面移相器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折和数值计算,得到一系列数据,并绘制了“差相移-频率”的特性曲线,从而总结出这种移相器的相移与铁氧体的位置、大小,介电常数及张量导磁率参数的关系,这些曲线和理论给这类移相器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耦合波理论分析计算这类相移器要比用微扰法分析计算的更接近于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vides a first indication that this is true for a system comprised of a static structure described by hyper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s subjected to an external random input force. The system deforms the randomness of an input force sequence in proportion to its algorithmic complexity.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is by numerical analysis of a one-dimensional vibrating elastic solid (the system) on which we apply a maximally-random force sequence (input). The level of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is controlled via external parameters. The output response is the field of displacements observed at several positions on the body. The algorithmic complexity and stochasticity of the resulting output displacement sequence is measured and compared against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system complexity, the more random-deficient the output sequence.  相似文献   

16.
A kind of novel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of Cassini cross section is proposed and simulation is implemented with business microwave soft CST based on finite integral technique (FIT).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mode type of Cassini wave-guide belongs to T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is stronger near the neck region than at other areas. For Cassini electromagnetic patches and lumped elements, the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is smaller around 7 GHz with -30.85 dBsm, and the absorbing property is better around 13 GHz with 4.56 dBsm difference of RCS from comparing of pure medium. For novel radiation structure of Cassini cross-section patches,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value is larger in the neck areas of two half patches. At las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ssini oval structure are put forward in the electromagnetic stealth technology and antennae design.  相似文献   

17.
通化市高程梯度变化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化市为例,应用30m分辨率的DEM,对高程梯度信息进行提取,结合通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数据,应用Arc/Info软件和Fragstats3.3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通化地区的景观格局高程梯度上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林地是通化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其他的景观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景观格局的分布与高程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海拔较低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的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海拔较高的区域,景观类型单一、结构简单、景观破碎化程度低。其中400nl~500m的高程梯度是各种景观的集中分布区域,景观格局复杂,是人类活动主要的分布区域。图3,表5,参12。  相似文献   

18.
和利用高频区散射中心模型计算目标角闪烁不同,直接从Stratton-Chu积分公式出发给出了目标散射场分量随观察距离的变化关系,并证明在远区近似条件下任意目标的远区角闪烁线偏差与目标观察距离无关,只跟目标本身电尺寸、形状及观察目标方向有关。利用驻相法说明所提方法和散射中心建模方法在高频区的结果是一致的,而所提方法适合在全频带上分析目标角闪烁,更具一般性。最后利用电场积分方程结合矩量法计算了有限大导体平板和有限长导体圆柱的角闪烁线偏差,验证了目标远区角闪烁线偏差与观察距离无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航班运行风险的产生、传播与控制过程, 首先统计华北区域航班运行数据共计76个风险节点。然后,采用偏秩相关系数构建风险网络, 再使用社团模块探测算法与三角最大滤波法验证网络适用性。并且, 提出一种适用于航班运行风险分析的SEIR(susceptible-infected-exposed-recovered)模型。根据动力学传播结果, 聚类定位网络传播中关键节点。最后, 采用前置预防与战术处置两类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仅控制5个节点后, 感染峰值可降低18.44%, 峰值时间推后两个周期, 起降等重要操纵节点被感染次数平均下降11.74%。该方案在感染峰值、感染周期、重要节点感染3个方面的抑制效果均占优。以上结果证实, 所提方案可有效用于航班运行风险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结构计算数据挖掘的可视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炜煜  于巍  李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8):1015-1018
为辅助工程设计人员理解结构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根据工程应用的现状,提出有限元反演法并开发了一个基于结构计算数据挖掘的可视化试验系统3DVS。该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包括数据输入接口、结构建模、变换控制、真实感结构可视化、结构内力场可视化、剖面应力显示等。本研究所开发的试验系统成功地将大量数据转化为设计人员易于理解的形式,解决了现有CAD软件中结构计算程序输出数据不能满足三维可视化表现要求的问题,实现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的新的探索性应用,证实了本研究能够为工程结构仿真服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