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引入可变模糊理论中的相对差异函数,建立泥石流敏感性分析模型.选取内蒙古赤峰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11条泥石流沟,确定7个主要影响因子即单位面积物源量、泥砂补给段长度比、主沟平均比降、山坡平均坡度、流域切割密度、主沟床弯曲系数和植被贫瘠率.利用优序图法确定因子的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由博弈论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组合权重分别为0.19,0.14,0.19,0.10,0.09,0.18,0.11.计算分析得出,该库区11条泥石流的敏感性有6条为轻度敏感,5条为中度敏感.将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对比分析可知,11条泥石流沟的敏感度水平与泥石流实际发育情况相符,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级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6项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结构面间距、RQD、完整性系数、声波纵波速度和地应力修正系数,以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基岩体作为实例进行了质量评价.通过偏好系数法将优序图法和熵值法组合,利用云数字特征值建立岩体质量各评价因子的云模型,并得出岩体样本各评价因子对应的确定度,综合确定度最大值对应等级为岩体的质量等级.利用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BQ分级法和可拓理论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云模型具有可操控性和较高分类精度,能够精确地表达出岩体质量的综合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滑坡的监测和预测是降低滑坡灾害的有效手段和可行方法。传统监测手段时效性差,采用统计预报模型、确定性模型等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相对较低。为了改善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测量、以极限学习机与熵值法结合的滑坡预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的影响因子,搭建滑坡模拟监测平台,由多传感器实时监测到雨量、土壤浅层含水率、土壤深层含水率、下滑应力、地下位移、地表位移等影响滑坡的综合因子。将熵值法用在滑坡的评价中,将其综合评分作为危险性参数及综合测量参数作为训练样本,搭建极限学习机模型。结果表明:在综合测量方法下,将熵值法与极限学习机算法结合的预警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预测值与测量值吻合;其精度为98.48%,比BP神经网络精度更高;且网络的学习速度明显提高。可见该方法对滑坡预测的可行性,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的滑坡预测中,为建立滑坡预警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江滑坡为拟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巨型滑坡,弄清其稳定性状况及合理地预测其危害对评价工程建设的适宜性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该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滑坡体的组成物质、分布特征等分析,并结合滑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初步评价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6):950-956
以Geostudio软件分析平台为依托,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对滑坡影响的前提下,不仅考虑边坡规模大小、粘聚力、内摩擦角、重度等因素,还引入地下水位、暴雨作为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了对边坡稳定性敏感性指标的范围.通过分析传统灰色关联对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缺陷,结合逆归一化思想,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对各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对边坡稳定最不利的因子.通过实例分析,对比和讨论了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得到影响因子敏感权值更加符合实际客观判据.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将"事后惩治"转变为"事前预防",构建了包括转向性能、交通条件等16个影响因素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AHP-TOPSIS-RSR法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分析及嫁接的思想,利用AHP法建立评价矩阵,通过引入熵权的TOPSIS法计算出交通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值与理想值相对接近度值,结合RSR法,根据风险等级的分档标准,对相对接近度值进行分档。基于正交试验法提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敏感性分析模型,并计算各因素敏感度值,根据其排序确定主要敏感风险指标,并以福建永武(永安-武平)高速公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永武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为Ⅰ级-巨警,风险等级高;疲劳/无证驾驶、车辆超速、线形条件、交通条件、不良天气、救援机制的风险指标敏感度分别达到:0.472 1、0.508 8、0.759 8、0.814 2、0.529 6、0.468 5,属于安全敏感风险指标,基本反映了永武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对滑坡易发性进行研究,对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其步骤为:首先,选取年均降雨量、岩性、高程、坡向、地形地貌、坡度、至构造线距离、至水系距离、至铁路距离和至公路距离10项评价指标作为影响滑坡发生的致灾因子,分别采用主客观权重线性组合(WLC)模型及结合确定性系数的逻辑回归模型(LR)分析研究区内各致灾因子与滑坡发生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其次,基于ArcGIS平台完成贵州省滑坡易发性区划图,结合历史滑坡分布,应用熵值法对2个模型的区划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最后,从模型原理、运行环境和适用条件等方面对2个模型进行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WLC模型和LR模型的熵权分别为0.255和0.745,表明逻辑回归模型(LR)的区划结果与实际的滑坡情况吻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和龙陵地震滑坡的调查资料,选取了地层岩性、断裂、地震烈度、震中距、地形坡度、坡向、高程、水系等8个因子作为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结合滑坡确定性系数(CF)的方法,对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诸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该区域内各因子最利于地震滑坡发育的数值区间,为进一步区域地震滑坡稳定性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区域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滑坡的研究是近几年滑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对于区域滑坡研究而言,影响因子(环境因子和触发因子)的敏感性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在基于滑坡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较为客观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研究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内的区域滑坡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较之其它方法更为客观,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该方法可为类似区域滑坡研究提供借鉴.图1,表2,参9.  相似文献   

10.
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前人的研究和龙陵地震滑坡的调查资料,选取了地层岩性、断裂、地震烈度、震中距、地形坡度、坡向、高程、水系等8个因子作为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结合滑坡确定性系数(CF)的方法,对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诸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该区域内各因子最利于地震滑坡发育的数值区间,为进一步区域地震滑坡稳定性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对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库区内滑坡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统计了库岸滑坡的点数与高程、坡向、平均坡度、微地貌、斜坡结构类型、地层、岩组、岩层倾向、倾角之间的关系,概括总结了构皮滩库区滑坡发育规律,为库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降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根据降雨强度随着降雨历时的变化特征划分了五种降雨过程.以澜沧江某水电站库区一典型土质滑坡为例,模拟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渗流场,分析降雨过程对库区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库水位不变的情况下,五种降雨过程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递增型、先强后弱型、先弱后强型、稳定型、递减型.在降雨过程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库水位的上升,滑坡稳定性会先减小再增大.水库蓄水前期及递增型降雨过程,滑坡处于最危险状态.该研究为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乌东德库岸滑坡为例,充分考虑其发育的地质环境,选取滑坡发育特征、岸坡结构与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征、灾害诱发因素共4类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单因素分级标准,将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重度易发、中度易发、轻度易发与不易发.应用区间数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新模型,可系统分析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的区间形式及演化态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可靠,且能简化区间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陡倾角顺层岩质斜坡发生倾倒变形的特征、发育条件及形成机制。白龙江干流受区域构造环境条件的影响,纵向河谷发育,河谷两岸志留系白龙江群的砂质板岩、千枚岩等较发育,尤其在甘肃的舟曲、武都一带以软质、薄层状的绢英、碳质千枚岩为主。这些干流段岸坡稳定性较差,尤其是顺层岸坡段滑坡较发育,且多以滑移-弯曲(溃曲)、滑移-拉裂模式为特征。通过对白龙江干流水泊峡水电站的Ⅶ#滑坡、碧口水电站库区的青崖岭滑坡与孟家干沟滑坡的现场调查、分析,揭示了在陡顺倾层状岩质斜坡中还发育一种特殊的倾倒变形破坏模式,即滑移-倾倒模式。该类变形多发育在临空条件好、坡度40°以上由软硬相间或软硬互层状、岩层倾角一般在65°以上的高陡层状岩质斜坡中,是在斜坡应力场或遭受水、地震等作用下,坡脚首先发生初始倾倒变形,同时上部岩体发生滑移-倾倒,最终岩层发生连续弯曲变形、根部折断,折断面贯通而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滑坡频发,滑坡产生的涌浪经常对库区岸坡造成破坏。通过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产状滑坡产生的涌浪对三种不同组成粒径岸坡的最大冲刷深度。通过分析首浪高度与滑坡体宽度、厚度以及滑面倾角的关系;涌浪沿程衰减规律;岸坡最大冲刷深度和岸坡前涌浪高度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得到首浪高度经验计算公式、沿程涌浪衰减公式、岸坡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计算公式。最终得到受滑坡体产状以及滑坡入水点到岸坡距离影响的岸坡最大冲刷深度经验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岸坡的维护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2日海地Mw 7.0级地震触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本文应用二元统计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开展海地地震区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并对结果合理性及模型预测功能进行检验。地震前后多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目视解译结果表明,海地地震触发了30828处滑坡。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曲率、与水系距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与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沿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8个地震滑坡影响因子进行海地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将这30828处滑坡随机分为训练样本与预测样本两类,分别进行模型的建立与测试,训练样本包括滑坡总数的70%(21579处滑坡,覆盖面积为11.18km2);预测样本包括滑坡总数的30%(9249处滑坡,覆盖面积为4.56km2)。基于滑坡训练样本、8个滑坡影响因子、权重系数模型(二元统计方法模型)和GIS技术,构建了滑坡危险性概率分布图。结果合理性检验表明了模型的正确率为84.966%,预测率为84.547%,两者都表明了实际滑坡位置与滑坡危险性结果图具有良好一致性。按照滑坡危险性索引值的大小,将研究区分为非常高、高、中等、低、非常低5类。本文证明了在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中,权重系数模型作为一种二元统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建模与预测能力,可为海地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库区滑坡的稳定性受库水涨落影响较大,为了分析库水位变动对滑坡稳定的影响,基于非饱和理论的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需要用到非饱和土的相关参数,特别是土水特征曲线对滑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文中一个实际算例采用不同土-水特征曲线时,计算所得结果相差较大,为了探究土-水特征曲线对滑坡影响的大小及原因,计算了当滑坡土体饱和含水量、饱和渗透系数相同时,3种典型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所对应的稳定性系数,并得到以下结论:库水的升降作用对非饱和土质滑坡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由黏性土质滑坡的土体特性及计算说明表明:黏性土质滑坡在库水位变动作用下较粉土及砂土滑坡稳定,土-水特征曲线对考虑非饱和特性的滑坡安全系数影响较大,即同一含水率条件下基质吸力越大的土体滑坡的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泄洪雾化范围的估算式,参照二滩电站等重大水电工程设计所采用的雾化范围,确定所研究水电站的泄洪雾化范围;结合电站的主要结构面性质,确定其左岸下游潜在的滑坡体。基于考虑泄洪雾化作用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研究了左岸下游边坡潜在滑坡体周界上的扬压力随泄洪雾化过程的演变规律,在设计防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3种防护比较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防护效果比较,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泄洪雾化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9.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lide hazard model cou-pled with GIS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patial hazar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n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A modified SINMAP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up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previous GIS-hased landslide analy-sis models.By integrating the landslide deterministic model with the hydrological distribution model based on DEM,this model deeply studied the effect of underground water dis-tribution due to reinfall on the slope stability and landslide occurrence,including the effect of dynamic water pressure resulting from the dowm slope seepage process as well as that of static water pressure.Its applicability has been testified on the Xiaojiang watershed,the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 widespread area in Southeast China.Detailed discuss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 hazard and its extending trend,as well a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lide hazard with pre-cipitation,slope angle and specific catchment area in the Xiaojiang watershed.And th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 for landslide occurrence was estimated.Thes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proved useful for geohazard control and engineering decision-making in the Xiaojiang water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