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钱学森先生在近代力学和技术科学发展中的贡献,特别是介绍了他为实现超声速飞行和火箭技术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所做的贡献。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断开创出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喷气推进学等新的技术科学,从而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要学习体现在他身上的超前意识和务实精神,学习、理解并大力开展他所倡导的技术科学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卡普里兹是意大利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出生于1925年,在理性力学、计算力学、润滑学、振动与稳定理论、粘弹性力学等许多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出任意大利数学协会副主席、国际数学力学交互学会主席、意大利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一生致力于工程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前半段研究工程科学,后半段研究系统科学,他的工程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从钱学森的研究实践进程来探索和领会他的科学思想及其重要意义.1 工程科学的实践和理论[1-2]钱学森多次说过,他是从学习笨重的火车头转向研究轻巧的飞机的.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大学的学习大大拓宽了他的眼界,他的兴趣逐渐转向新一代的交通工具——飞机.1932年1月28日,日本飞机轰炸上海,我英勇战士在空战中驾驶的却不是国产飞机.钱学森深切觉悟到,为了能抵御列强侵略,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因此,他考取了清华学堂庚款留美,1935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专业是飞机设计.虽然学习了一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是,美国飞机工厂不让中国学生实习,钱学森只好决定改学航空工程的基础理论,1936年西去加州理工学院,追随力学大师冯·卡门(von K(a)rm(a)n),学习空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曾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钱老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但从钱学森全部科学成就与贡献来看,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钱老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科学、技术、工程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独特贡献.而钱老在这些方面的科学成就与贡献,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其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钱老的科学历程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到50年代中.这20年是在美国度过的,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还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成为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就与贡献形成了钱老一生中第一个创造高峰.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对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简称系统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系统所的发展给予了建设性的指导.下面分四个方面介绍.1 钱学森先生与系统所的建立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10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作为中国系统科学的缔造者与主要倡导者,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系统所的建立在学科、队伍与舆论方面打下了基础.运筹学、管理与系统工程是系统所的主要学科方向.1955年,钱学森先生与许国志先生在从美国归国的"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上相遇,讨论了在中国开展运筹学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2):1215-1215
20 0 4年是著名的Huber Mises屈服准则 (第 4强度理论 )提出 10 0周年 为了纪念M .T .Huber的贡献 ,由波兰科学部部长Kleiber教授和波兰科学院院长Legocki教授主持 ,并由波兰国家科委、波兰科学院力学委员会和金属委员会 ,以及波兰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共同发起和资助 ,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波兰古都克拉科夫召开了“纪念Huber屈服准则国际塑性理论和断裂发展会议” .西安交通大学俞茂宏教授应邀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并在 8月 14日作了大会特邀闭幕报告 :“Thebeautyofstrengththeories” 报告论述了强度理论的特点 ,以及Huber屈服准则的…  相似文献   

7.
从历年高考试卷来看,力学知识所占的分数均在35分左右。如在95年的“3+2”考试中已占57分之多。可见,在高考复习中对力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力学部分的热点有其共点力平衡、曲线运动、牛顿运动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横波图象等,对这些热点内容,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8.
 力学是研究物质宏观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为代表的中国力学工作者在湍流理论、空气动力学、板壳理论、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多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以两弹一星、航天航空、船舰、海洋平台、能源开发、高速列车、精密机械、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力学工作者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学特别是力学的观点出发,简要介绍了用以描述物理和力学中的中间过程和临界现象的分数阶算子(尤指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微分方程)理论、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在现代力学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其中也包括了作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工作.最后,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间过程、临界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物理学特别是力学的观点出发, 简要介绍了用以描述物理和力学中的中间过程和临界现象的分数阶算子(尤指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微分方程)理论、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在现代力学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其中也包括了作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工作. 最后, 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