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针对框架结构中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混凝土施工中控制和消除梁柱节点处裂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非洲中部尤其是大西洋沿海一带地区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混凝土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区的建筑物通常具有较大大体积的混凝土基础,其裂缝控制是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调整混凝土设计与制备、优化基础设计和改善约束条件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动设计控制方法。强调了优化基础设计在控制裂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非洲中部尤其是大西洋沿海一带地区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混凝土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高海拔地区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处不在。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对高海拔地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史自刚 《科技信息》2007,(36):116-116,46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经验,结合吴忠地区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一些成果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并根据不同的裂缝类型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内大型医院的放射操作室常设计为大体积混凝土,利用混凝土本身的厚度、密实度及质量来防放射线的穿透。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会产生施工裂缝,以致降低了它防放射作用的效果。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除了采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模板结构设计、支撑体系设计等技术措施外,还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墙体和顶板处采用技术保温措施。现结合某工程施工实例,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能有效防止裂缝出现,从而确保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了大体积混凝土防射线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结合对我国南方地区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墙体进行的裂缝调查处理等工程施工案例,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砌块住宅建筑裂缝的产生原因和主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世辉 《科技资讯》2023,(12):117-122
文章以高寒地区某铁路桥为工程背景,详细分析了承台水化热产生裂缝的原因,进一步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对已开裂承台进行了局部应力分析,并提出了裂缝修补方案。结果表明:高寒地区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在上边缘处容易开裂,应提前在钢模板表面铺设棉被以保温,按照设计冷却水程序通水降温,必要时搭设保温棚;在运营荷载下,由于桥墩处于受压状态,已开裂部位的所受的拉应力很小,不会引起裂缝扩展;封闭裂缝表面0.2~0.5 m深度后,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封闭裂缝处与未封闭裂缝面上的拉应力均很小,不会引起开裂。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矿化沉积能够有效地实现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服役时间,然而直接掺入混凝土的微生物成活率会显著降低。该文以高孔隙率的膨胀珍珠岩作为微生物载体,研制了具有裂缝自诊断和自修复能力的混凝土,考察了不同类型矿化微生物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混凝土裂缝处沉淀物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科氏芽孢杆菌和筛选的好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混菌均具有良好的矿化沉积能力,混凝土经修复养护28d后裂缝修复率分别达到73.3%、83.3%、63.3%和41.5%。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类型矿化微生物研制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的裂缝处填充物为不同形态的碳酸钙晶体。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微生物矿化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预裂再生混凝土push-off试件的裂缝处剪力传递性能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裂缝处骨料咬合及剪力传递性能.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裂缝处剪力传递性能总体上与普通混凝土较为接近;约束刚度越大,试件的剪力传递强度越高;再生混凝土强度越高,试件的剪力传递强度有一定的提高;相同混凝土强度下,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提高,试件剪力传递强度略有降低.借鉴Walraven的理论,并考虑再生混凝土的细微观结构与再生粗骨料的几何特点,得到了再生混凝土中的骨料咬合模型.试验中各试件的剪力传递强度值与相关理论计算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控制混凝土浇筑后所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消散混凝土内部聚集的热量,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置4种不同的工况,来分析入模温度对框架桥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并结合现场试验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入模温度直接制约了由水化热导致的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底板处受影响最大,入模温度平均每升高5℃,养护期底板处混凝土最高温度就升高2.4℃;顶板处受影响最小,入模温度平均每升高5℃,养护期顶板处混凝土最高温度升高1℃。当入模温度降低时,温度峰值向后偏移,温度区间延长,有利于水化热量及应力释放,减小温差,减少裂缝,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粉煤灰混凝土试验,分析了不同等级粉煤灰对混凝土热力学性质影响.结合西藏高寒地区气温水温边界条件,基于热流管单元法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计算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根据数值仿真计算结果,确定适合高寒地区的混凝土基础温差及内外温差控制标准.建立通水冷却时空动态控制体系,完善混凝土表面保温及冬季保温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贯穿裂缝的产生.最后,推荐不同等级粉煤灰混凝土在大坝施工过程中的最优利用方案;根据校核后的温差控制标准,对施工期混凝土温度控制提出合理动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混凝土面板坝施工的特点并综合考虑某引水工程坝址处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分别运用回弹仪、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探伤仪与地质雷达对面板混凝土强度、面板裂缝宽度、裂缝深度及堆石与面板间是否存在脱空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大坝面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混凝土面板坝表面裂缝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1局部冻害滑坡调查 1.1概况 莫索湾新南干渠渠道冻害滑坡于每年春季发生,出现于沙漠的缓平坡段处,迎水切面段渠道边坡的左岸,发现初期,在6.00m高程处的混凝土板坡面上,有一道长约48m的混凝土板断裂缝,在9.00m高程处的混凝土坡面上,有另一道长64.0m混凝土板断裂缝,裂缝在坡面上皆呈弧状,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特大桥连续梁混凝土施工的成功实践,从连续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入手,详细阐述了连续梁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措施,为连续梁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天水市秦州区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管护工作实践,针对输水建筑物存在的混凝土裂缝,指出了混凝土裂缝的危害,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混凝土裂缝防治对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中裂缝产生的可能性,进一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常见的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进行分析,参考资料并结合现场实践,提出合理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方法,并提出消除梁柱节点处裂缝的具体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并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永红 《科技信息》2011,(24):I0343-I0343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常见损伤形式。裂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等使用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微小的裂缝可发展成贯穿和深层裂缝。因此必须预防混凝土早期表面裂缝的发生。本文结合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性,分析了裂缝形成的原因及种类,并从混凝土原材料,浇筑过程,养护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不密实处渗漏、施工缝处渗漏、变形缝处渗漏、混凝土裂缝渗漏、预埋件处渗漏、管道穿墙(地)处渗漏等多方面分析了混凝土结构渗漏的现象及成因,并提出堵漏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