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结构单一、难于监管、新闻评论材料相对缺乏、互联网挤压等原因导致地市级党报对新闻时评望而却步。地级市党报要广开言路,建设评论员队伍,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善于运用拿来主义,丰富自己的时评写作素材,积极应对网络冲击,走出新闻时评专栏长期缺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新闻时评在新时期的复兴,归因于这一时代的需求,这也使时评这一文体在新的环境下有了新的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和升华,文章将针对这一现象,从时评对社会的建设性上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凸显报刊实力、提升报刊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莫过于新闻评论。本文就以《羊城晚报》多期的时评专版为材料基础,研究该报时评专版的语言运用情况,力图以小见大地揭示当前新闻评论的语言运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发现其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新闻评论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快速地发展做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闻时评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相似文献   

5.
在与外交政策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与美国的国际时评的作用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美国国际时评起着观察者、参与者和催化剂的作用;中国国际时评更多的是外交政策的一个工具,是一种面向受众的单向度传播。面对"声音微弱"的现实,中国有必要改进国际时评的写作,以"制造话题",为提高"软实力"服务。  相似文献   

6.
报刊时评功能的错位与偏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刊时评繁荣的同时,存在部分报刊为追求经济效益开设时评版面忽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错位;过度强调时效性,一定程度上造成时评理性和批判性的深度和力度的偏失;时评的公民表达大多异化为报刊和时评作者的言论.报刊应规避上述问题,回复时评监督舆论引导舆论的本来功能.  相似文献   

7.
时评似乎已经成了媒介中的一支生力军,报纸、电视纷纷开设专栏、栏目就是明证。对于时评为什么又一次繁荣起来,论者见仁见智。文章认为,时评对于受众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并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方面,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论时评是郁达夫后期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郁达夫的政论时评中可以看出他深受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影响。表现在他对抗战的政治与军事、军事策略、民众武装、精神力量和战争与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9.
《庸言》创刊于1912年,正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获得政权,对于言论的控制相对较弱,报刊界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庸言》在这时创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创刊初期梁启超为主编,追求独立自由的新闻思想,报刊内容以政论为主,他想通过办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1914年《庸言》主编改为黄远生,改变了原来以政论为主的做法,增加了新闻和时评,《庸言》开始与报刊界由"言论启蒙"到"事实为主"的大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杂文与时评的文体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文与时评分属文学范畴和新闻体裁,由于二者均以评说世象、议事论理为主,因而在反应敏锐、针对性强、篇幅简短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但把握二者的文体区别,对于两种文体的繁荣,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杂谈"与"事评"、"思想"与"判断"、"曲笔"与"直言"、"批评性"与"建设性"、"形象论理"与"逻辑推论"5个方面对两种文体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唐红翼 《科技信息》2009,(24):I0237-I0237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从要素到风格也有很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中国的新闻媒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其中民生新闻、娱乐节目的繁荣尤为引人注目,其数量和影响与日俱增,过去的新闻评论,娱乐动态仅仅限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程度很高,人们在网上发表评论相当自由、快捷,从而孕育了大量的时评写手。这些写手在网上通过在线传媒、博客、BBS论坛等载体评说是非、表达见解,并将其言论等作品像天女散花一般越来越多通过投稿、“灌水”,甚至是群发短信息的方式传播开来。网络评论、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节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强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55-155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调整食品的营养结构,提高时评质量和档次,延长食品保存期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概况,对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3.
新事件检测的目标是从一个或多个新闻源中检测出报道一个新闻话题种子事件的第一个新闻.本文面向新闻领域,研究了蒙古文新事件检测的相关方法.提出结合新闻内容相似度与新闻要素相似度进行新事件检测的方法.在新闻内容表示上,针对新闻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新闻表达词汇对传统的TF-IDF方法进行了改进.其次,提取出新闻的主要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动作,计算了两篇新闻文档之间新闻要素的相似度.最后将新闻内容相似度与新闻要素相似度进行融合后进行相似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方法明显,性能比传统新事件检测系统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对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采访线索在采访中的特殊地位、民生新闻采访线索来源的渠道、民生新闻采访选题的特珠规律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以期改变民生新闻的采访现状和指导民生新闻采访实践.  相似文献   

15.
BBC《十点新闻》和央视《新闻联播》分别属于中西电视新闻的旗舰栏目,体现着不同的播报风格和新闻价值取向。这不但反映在新闻内容之中,也同时体现在新闻播报结构上。通过比较、分析新闻(次)语类在《十点新闻》和《新闻联播》播报结构中的分布,揭示了二者在播报结构上的差异及其成因。《十点新闻》重视现场画外音、原声摘录、记者出镜、报道结束语等类型的运用,报道突出互动性和会话化,凸显了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新闻联播》偏重独白式的演播室画外音播报,轻视现场画外音、原声摘录、记者出镜、同期声等,反映了该节目的政治权威性和舆论宣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陈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1):223-224
连字式复合词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语报刊《洛杉矶时报》的语料收集自建报刊新闻英语语料库,并从英国国家语料库随机抽取广播新闻英语和普通英语,旨在从语言学角度通过连字式复合词在新闻英语和普通英语不同语体的使用对比,统计分析其在新闻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应用比较,以及报刊新闻英语和广播新闻英语中的应用比较。  相似文献   

17.
舒耘华 《科技信息》2011,(29):I0024-I0024
电视民生新闻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中占重要地位,但对它的争议很多,因此在处理新闻文本时作者比较难以把握。本文从平民的叙事视角,以人为本的内容和新闻的特殊形式三个方面就其文本的叙事性进行探讨,从中看出民生新闻的叙事文本是为群众服务,反映群众心声。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但是新闻价值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最大化地张显出来。记者在采访中通过精选写作角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以及掌握“事后比较”的技巧等方法使新闻的价值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新闻标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CNML)进行了研究,与国际上其他标准进行比较,阐述其在结构及应用方面的突出优点,并根据CNML标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新闻发布系统基于B/S模式的开发设计。服务器端设计中我们采用JAXB技术实现CNML文档和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在新闻内容解析端,采用Web2.0的Ajax技术,来实现异步获取新闻数据,可以有效节省通信带宽资源。jQuery框架对Ajax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封装,并实现了相应方法,通过Json格式传输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新闻内容解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时评语体和文艺语体具有同一性,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话语面向一般社会公众,语言不需要高度的专业化和程式化。但是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思维、言语表达、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篇幅长短及社会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