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预应变对应力诱发ε马氏体正逆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阻测量方法,研究了Fe-25.39Mn-4.86Si-5.43Cr-0.049N(质量分数,%)合金预应变对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量及其逆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比其热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高,并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循环处理可有效降低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选择合适的形变量,将可获得最佳的形状回复率。  相似文献   

2.
Fe-Mn-Si基合金fcc反铁磁与马氏体相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电阻和内耗分析测定了不同Mn含量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SMA)相变临界点Ms、Mf、As、Af和TN,研究了母相反铁磁状态时γε马氏体相变热诱发和应力诱发的影响.发现,随着Mn含量的增加,Ms、Mf、As、Af降低,而TN升高直至热马氏体完全被抑制.当TN接近Ms时,母相反铁磁状态并不能完全抑制马氏体相变,而是使相变温区延伸到TN以下达-150°C的低温.即使热马氏体完全被抑制后应力仍然可以大量诱发马氏体相变,显示形状记忆效应(SME).这时应力诱发马氏体(SIM)的相对数量可由逆相变内耗峰的面积来评定.  相似文献   

3.
用TEM和XRD详细研究了Fe-28Mn-6Si-5Cr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经多次“训练”后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微观组织。发现了4H-(2,2)和6H-(3,3)两种具有正交点阵的新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切变模型。上述正交结构被认为是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受到阻碍而协调的结果,正交结构的出现不利于形状记忆效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扭转法和电阻测量法对Cu-Zn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Ms点以上,不存在热弹性马氏体的情况下,由应力诱发马氏体可以引起形状记忆效应。另外,在Ms点以下有热弹性马氏体的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应力诱发马氏体在形状记忆效应中仍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相变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精确测量形状记忆效应(SME)和观察不同时期显微组织的方法,研究了Cu-26(wt)%Zn-4(wt)%Al合金,在800℃淬火后重返母相区130℃、150℃和170℃时效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淬火马氏体进入母相区时效初期形状记忆回复率迅速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随时效时间而下降,显示出时效过程中马氏体稳定化效应的消除和贝氏体相变的发展这两种不同机制对SME所引起的相反效果,即马氏体稳定化的消除增强着SME而贝氏体相变的发生却恶化着SME.贝氏体在晶界的析出对SME已颇为有害,而当贝氏体在晶内形成时SME将激烈恶化.  相似文献   

6.
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相变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一种精确测量形状记忆效应(SME)和观察不同时期显微组织的方法,研究了Cu-26(wt)%Zn-4(wt)%Al合金,在800℃淬火后重返母相区130℃、150℃和170℃时效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淬火马氏体进入母相区时效初期形状记忆回复率迅速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随时效时间而下降,显示出时效过程中马氏体稳定化效应的消除和贝氏体相变的发展这两种不同机制对SME所引起打反效果,即马氏体稳  相似文献   

7.
固溶硬化对Fe-Mn基合金SME的影响Fe-高Mn-Si合金会发生γ(fcc)→(hcp)马氏体转变,并显示出显著的形状记忆效应(SME)。研究表明,为了获得良好的SME,合金的形状变化必须通过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来完成,而在奥氏体相(γ)中不发生永久...  相似文献   

8.
冷轧对Cu-Al-Mn合金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及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膨胀仪、X射线衍射仪和示差扫描热分析装置等对冷轧Cu 18Al 10.5Mn合金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各向异性及其产生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可造成马氏体织构,且马氏体织构按最大程度缓和外加应力的方式产生,并在特定方向上产生形状记忆效应·通过对压下量的控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获得正、负的自发形状变化和热膨胀性·随着加工量的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大幅度扩大·随着温度变化,具有择优取向的应力诱发马氏体晶核的生长和消失是导致可逆的自发形状变化各向异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CoMn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奕和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Mn合金中的γγ(fcc)-ε(hcp)马氏体相关,并测量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SME),结果表明,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具有典型的γ→ε马氏体相变体相变特征,它在发生马氏体相变时,内耗峰并不对应于母相模量的下降,其形核无需籍软模或区域软模,通过训练可以改善CoMn合金的SME,对改善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β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高耐蚀性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备受关注。β钛合金的超弹性归因于应力诱发的β→α"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阐述了影响β钛合金超弹性的因素,归纳了提高合金超弹性的方法。通过添加合金元素调整相变温度和滑移临界应力使得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更易发生,延迟β相塑性变形的发生,能够获得更大的相变应变和超弹性回复。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和加工方法调控合金的相组成、晶粒尺寸、位错密度和织构等,也可提高合金的可回复应变,增强合金的超弹性。  相似文献   

11.
CuAlBeX系形状记忆合金记忆疲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简单的恢复角法对自行设计并熔炼的CuAlBeX系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记忆能力与记忆寿命的探索,并与Cu24.5Zn4Al合金对比,结果表明,Cu11.6Al0.4Be0.2Cr具有最佳的记忆能力与记忆寿命,尤其是正火状态,正火及正火并100℃~200℃时效状态以及淬火并100℃~200℃时效状态均有优良的记忆性能,具有工程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Fe-14Mn-5Si-9Cr-5Ni合金温轧板材在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经700℃加热600s水冷固溶处理,完全回复应变达2.2%,回复率为90%以上.固溶处理态奥氏体的微观结构对形状记忆效应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在Fe-14Mn-5Si-9Cr-5Ni合金的原始组织中,引入不均匀的全位错、回复亚晶、α′马氏体和化合物相来强化母相奥氏体,测试了合金在不同组织状态时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对母相奥氏体的强化,能有效抑制预应变时奥氏体的不可逆塑性变形,从而使合金的回复应变和形状回复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CuZnAlMn合金的记忆性能进行了研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合金在30℃以下及70℃以上出现逆记现象。光镜、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低温逆记是应力作用下发生2H→18R型马氏体转变的结果,中温逆记是由贝氏体转变引起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低温逆记机制。  相似文献   

15.
简介形状记忆效应,说明TiNi合金的性能,综述TiNi形状记忆合金在骨科及其他医学方面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中发现的由于不完全马氏体逆相变引起的温度记忆效应,在智能材料与结构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建立克服现存SMA本构模型不能考虑SMA温度记忆效应这一局限性的SMA本构模型具有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作者提出的形状记忆因子的概念,综合运用热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马氏体相变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描述SMA的形状记忆因子、应力、温度间关系的形状记忆方程和描述SMA的应变、应力、温度间关系的力学本构方程.由形状记忆方程和力学本构方程构成的SMA本构模型,克服了现存SMA本构模型不能考虑SMA温度记忆效应的局限性.数值结果表明,该SMA本构模型能有效描述经历不完全马氏体逆相变的SMA的热力学行为,可为SMA温度记忆效应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机制,并且针对形状记忆合金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而成的机敏复合材料,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各种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8.
医用微型机器人——SMA内窥镜与SMA腹腔手术钳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形状记忆合金(SMA)元件的变位量与温度、内阻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在变位过程中有力的输出,可以作功.SMA作为可控执行元件,具有体积小、可控精度高的特点,用于医疗仪器十分合适.本文主要介绍SMA内窥镜系统和SMA腹腔手术钳子的结构特点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磁场诱发应变来自磁场诱发马氏体变体的特征,本文在建立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磁—热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对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磁致应变效应、磁滞效应以及磁致应力等特性进行数值分析,以揭示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