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玉米是我省重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亩以上,产量占秋粮总产的50%左右,不少县区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栽培技术的优化,单产、总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千亩亩产500公斤;万亩亩产400公斤和小面积亩产7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但就全省而言,玉米产量仍是中低产水平。近几年来,玉米单产一直在225公斤左右徘徊,这与我省的自然优势和生产条件不相适应,没有发挥玉米高产的潜能。玉米是个四碳作物,具有生育期短、光能利用率高、肥水效应显著、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它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饲料之王,而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单产千斤的夏播玉米在我省不断出现。个别地方出现了单产1200斤以上的地块,但是全省广大地区对夏播玉米的高产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面积仍然很小。为探讨夏玉米单产1200斤以上的生理指标和栽培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河南农业大学郭应信我省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玉米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粮食生产形势好坏,事关全省政治经济大局。但由于在种植与管理上习惯沿用传统技术,产量低而不稳。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正> 玉米是我省主要的秋粮作物之一,如何使它高产稳产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发现叶面喷施黄腐酸可提高玉米的产量。现将封丘、滑县试验点的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夏玉米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多与冬小麦倒茬种植,其生长期短又适逢雨季,由于降水时间和数量分布不均,生育期中往往出现干旱,以至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因此,掌握夏玉米生长及耗水规律,因地制宜,及时适量灌溉,对夺取夏玉米高产,低成本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来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条件是上断天雨、下绝地下水、中上等肥力的测坑中进行的,并结合大田试验。设四个处理,其土壤水分下限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  相似文献   

6.
<正>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秋粮之首。但与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山东省相比,面积、单产都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1983-1989年我省大面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之分析,找出限制全省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杂交种因素,为今后杂交种利用提出意见。一、1983-1989年杂交种利用情况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在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杂交种的作用占30-40%。回顾我省玉米生产历史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省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是不断更换优良杂交种的结果。从1983-1989年共7年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队常年玉米面积占全年粮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八,抓住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秋粮丰收的主动权.多年来,我们针对玉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狠抓了玉米增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实行科学种田,使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五三年夏玉米单产只有七、八十斤,一九六○年上了“纲要”,一九六七年跨过“长江”.最近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生产概况小麦是我省一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首位。五十年代平均夏粮面积8460万亩,其中大麦、豌豆等夏杂粮1500万亩。平均总产95亿斤,单产112斤。六十年代平均面积6900万亩,其中夏杂粮1060万亩。平均总产76亿斤,单产110斤。七十年代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570万亩。平均总产150亿斤,单产241斤。八十年代三年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300万亩。平均总产211亿斤,单产  相似文献   

9.
贾连璋  陈梅英 《河南科技》1992,(2):10-10,19
<正>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三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60亿斤。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玉米单产不足300公斤的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单产300-400公斤有中产面积占65%,单产超过400公斤的高产面积占15%。虽近几年各级领导重视玉米高产开发,使高产田的面积上升到20%左右,但中、低产区仍是我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适应我省不同条件的玉米品种,对今后玉米生产将起重要作用。一、品种多。外省杂交种占主导。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 红薯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一千二百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黑斑病、根腐病的发生和蔓延,导致发病地块单产下降、品质变劣、难以窑藏。为解决以上问题,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南阳地区农技站、郑州市郊区农业局、河南农学院等单位组成的多学科研究小组,从一九八一年起对红薯病害的防治进行研究,经过三年努力,从大田统计、植物生  相似文献   

11.
<正> 玉米是高光效的C4作物,它的净光合效率为小麦,水稻等谷类作物的2-3倍,是高产作物之一。前几年,美国有60.7亩玉米,创单产1480公斤的高产纪录,据科学家预测,本世纪末最高亩产将达到2000公斤。玉米不仅可食用和饲用,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它的加工产品已达2000种以上。我省是国内种植玉米大户,播种3千万亩,总产量约85亿公斤。为使我省玉米变资源优势力加工优势,进而成为经济效益优势,现介绍几种玉米的加工产品如下: 1.玉米制酒精自国际石油危机以来,巴西、美国以玉米为原料  相似文献   

12.
<正> 邓州市位于南阳盆地西南部,属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水、气、光、热、温等自然资源均适宜夏玉米的生长。我市夏玉米常年播种面积80000亩,1988年以来,推广了叶令追肥技术,单产连年突破400公斤,步出了250—300公斤的低谷。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出苗以后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因此,看苗按叶龄追肥,能根据植株叶片的出生时间,判断玉米穗分化的时期,是充分利用肥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过去,我市产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两个失调,即有机肥和  相似文献   

13.
<正> 小麦是河南一大优势作物,面积、总产居全国首位。常言道:“以夏促秋,年年丰收,以秋补夏,担心害怕”。足以说明小麦不仅是稳产、高产作物,而且对夺取全年丰收,为国家多做贡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解放以来,随着小麦良种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及其栽培技术的改造、发展,我省小麦产量逐步提高。五十年代单产才过50公斤,六十年代接近100公斤,七十年代突破了150公斤,八十年代超过了200公斤。1984年单产接近250公斤(247.5公斤)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近两年,虽因气候异常,灾情严重,由于推广了一批小麦新品种,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14.
秋粮生产抗旱措施渑池县农技中心皮素琴,王保民,李爱民干旱是豫西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对秋粮作物影响更大,特别是在玉米的抽雄吐丝期最易出现“掐脖旱”,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挽救损失,根据近几年调查、研究试验,采取以下措施为宜。一、种植抗旱作物...  相似文献   

15.
<正> 晚播麦主要是指寒露至霜降节(10月20号前后)播种的小麦,比普通栽培播期晚20天左右,这种晚播麦晚播不晚熟,高产了倒伏,据吴桥县1987—1988年度3500亩的试验示范,原产可达到400—450公斤/亩,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强农业后劲的一条新途径,使晚播麦高产稳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小麦晚播延长了夏玉米的生长期,使夏玉米可种植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种,如掖单4号、2号等,以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夏秋有利季节,提高玉米单产(单产600—6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占秋粮播种面积的50%以上,提高玉米产量,对增加我县粮食总产有其重要作用。自一九七五年参加玉米“高、稳、低”协作组以来,玉米生产有所发展。一九七八年是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县58.8万亩玉米,仍获得总产1.8816亿斤,平均单产320斤的较好收成。并出现了一大批低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先进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属于大陆性气候,冬春少雨多风,形成有规律的季节性干旱,年降雨量在600—1200毫米,农事凭天时,雨顺则丰,不顺则歉,再加上降水在时间和面积上的分布不均,特别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卡脖旱”时有发生,造成产量不稳,使整个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鉴于我省农业生产实际,提倡旱作农业,用调整作物布局、适当扩大种植抗旱作物来改变这一现状,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秋粮作物,具有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途径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支柱作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玉米的用途结构已由主食作物逐步转变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发展玉米生产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提高玉米产量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是选用高产杂交种。根据株型不同,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中,分为竖叶型和平展叶型两大类,国内外玉米高产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产条件下,竖叶型杂交种较平  相似文献   

19.
<正> 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特别是杂交种玉米,增产更为显著。目前生产玉米的先进国家,都以推广自交系间杂交种作为提高单产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以推广单交种为主的三交、双交和综合品种,已占杂交种面积的55%,而河南省更广,1979年占到77%。由于种植杂交种面积逐年扩大,相应地加大了制种任务。一般增产种子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制种面积,一是提高制种单产。扩大制种面积,在单交比双交制种减产较多情况下,也就相应抵消杂种优势的增产作用。所以主要应放在提高制种单产方面,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青贮夏玉米已经成为奶牛养殖中一个重要的饲料来源。不仅如此,青贮夏玉米栽培种植时间短,省工省时,并能为下茬作物早腾茬,或在下茬作物前加播绿叶菜,即采用小麦——青贮夏玉米——绿叶菜类(菠菜、小白菜、早熟白菜、油麦菜等)的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