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善现 《科技资讯》2012,(18):28-28
近几年,互联网络宽带快速发展并普及开来,并将之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最典型的有网络游戏、电子邮件与及在线影视等等,基于宽带高速IP网络的IPIV网络电视,以手机、电视等载体将网络视频资源输出,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选择与需要,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娱乐性,因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和青睐,成为当下互联网应用的显著增长点。本文通过对IPTV系统构建中CDN与P2P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了在IPTV系统平台中应用CDN与P2P技术的必要性,以促进我们对当下IPTV系统平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介绍新一代校园网P2P IPTV系统——Beezone的运行情况.详细分析了Beezone系统的用户规模以及地域分布,IPv4 、IPv6流量特征,节点间延迟,系统动态性等.证实了Beezone系统能充分利用IPv6 网络充裕的带宽,降低节目的延迟,实现了IPv4/v6混合组网环境下节点间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IPTV和P2P的概念,然后分析了P2P技术和C/S模式的区别,接着介绍了P2P技术在IPTV中的应用,最后对P2P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志辉 《科技信息》2007,(20):97-97
P2P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P2P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疯狂吞噬ISP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另一方面,ISP以P2P技术构建IPTV承载网效果显著。本文通过P2P技术特点和网络运营数据分析,探讨适合ISP行业的P2P控制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在P2P网络中进行图像资源发布和相似图像检索,提出了一种资源发布和查找策略。根据图像内容生成指纹向量,将该指纹作为图像在P2P网络中发布的基础,实现将相似图像发布到同一节点或相邻节点,进而实现高效的分布式相似图像查询。该算法在分布式哈希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路由基础之上构建,适用于各种以DHT为基础的结构化P2P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件交换软件的典型代表Napster于1999年大规模应用.自此,P2P技术开始了它曲折但极富生命力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P2P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各种类型的应用层出不穷,覆盖文件共享、VoIP、IPTV、Game、IM和协同计算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周建存  吴鸣 《科技信息》2012,(22):34-3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P2P网络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现有P2P网络普遍存在路由效率不高和绕路问题。为提高现有结构化P2P的网络路由和避免绕路问题,本文通过基于Internet网络物理位置相近原则进行簇群的划分,在Internet物理拓扑基础上建立一个P2P覆盖网络(P2P overlay network)虚拟层,基于覆盖网络虚拟层设计了绕路避免网络路由(Detour Avoiding Net-work Routing简称DANR)算法。详细的设计了路由算法、节点自适应算法、冗错机制及数据项备份策略。通过引入基于网络物理拓扑的分簇机制提高网络可扩展性和查询效率,利用低价冗余机制和数据项备份策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查询效率。经性能分析和NS2实验仿真验证该路由协议降低了系统路由开销,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8.
对等网络(P2P)的出现,在实现效率和公平利用网络资源中引起了新的挑战。特别是,P2P的应用主要依靠低效率的网络节点,缺乏与网络供应商的沟通,导致P2P应用和网络供应商双方潜在的低效率。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的与网络供应商合作。  相似文献   

9.
Peer-to-Peer(P2P)网络被喻为第三代网络,采用的是点对点分散式网络架,它不需要服务器的中转,使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直接.net是微软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的软件开发平台,能简单、方便地构 造P2P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net实现P2P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流媒体播放方式基于C/S集中式网络模式,对于高带宽、实时性和突发流量这三大困难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P2P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在流媒体技术中融入P2P技术,用户可以提高节目播放质量。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P2P流媒体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P2P网络环境下保护数字化音视频内容,提出和实现了一个新的服务于广播电视系统影视资料分发与交换的DRM系统(PCADRM).PCADRM以适用于P2P应用环境的智能节点重叠网络为架构,将权限证书与媒体资源文件分开存储,通过PKI的双向身份认证提供混合模式的权限代理实现对媒体资源文件的访问控制,通过基于视频水印提取和验证的行为监测进行盗版追踪实现事后控制.在PCADRM的实践中证明,所提出的带有智能节点重叠网络的系统架构和采用的数字版权技术,实现了对P2P内容存取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P2P应用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2P(Peer-to-Pee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针对P2P技术的应用特点,对Peer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属性进行了描述.建立了P2P应用的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核心、三个层次、四个接口”的体系结构,通过四个接口为P2P应用提供所需的安全服务,并对安全体系结构的层次关系进行了描述.该体系结构的建立能为P2P应用提供一个通用平台,通过该通用平台,实现对P2P应用系统中各类对象的统一描述,对用户进行鉴别,实现对各类对象的统一权限与授权管理,提供所需的安全服务,从而建立有序、可信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PKI的P2P信任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P2P网络安全的核心问题—信任关系,引入了PKI安全机制,简要介绍了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概念和基本组成,阐述了信任和P2P的基本思想,分析了P2P网络的特点和拓扑结构,指出不同P2P网络中的节点在PKI信任模型中充当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种PKI信任模型及其控制信任关系的方法,得出了适合于的P2P网络的PKI信任模型,从而为P2P网络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安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设计基于P2P网络实现实时流媒体数据分发的PM系统模型,并对系统中媒体管理、节点管理、流媒体QoS控制、缓冲区管理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在现实环境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不需要改变现有网络配置的条件下实现了资源的快速便捷的发布和分发,并且发挥了P2P技术的优势,能够有效的解决服务器链路瓶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流媒体服务器作为P2P数字机顶盒系统的一部分,为了充分利用P2P网络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将P2P网络中的激励机制引入到流媒体服务器中,由流媒体服务器实现对P2P网络中的数字机顶盒节点激励的方案,并且使用军备竞赛模型探讨了这种方案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证明本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P2P流量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和直接交流的需要,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P2P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中的应用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性能。因此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越来越成为企业、网络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应用现状、P2P流量的特性以及当前国内外对P2P流量识别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朱涵青  陈财兴  何武  颜计琳  樊亦杰 《科技信息》2011,(15):J0005-J0006
我们结合当前流行的P2P技术和校园文件存储共享需要,设计并初步实现了适合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师生使用的基于P2P的校园盘文件共享系统。该系统采用混合型P2P网络架构,在中心服务器提供文件索引的情况下,实现点对点的文件传输。该系统的目标在于方便在校师生进行便捷的文件存取及共享。本文主要对该系统产生的背景,系统的模型架构、模型的实现进行了描述,同时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模型提出了后期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P2P(Peer-to-Peer)系统由一组地位相等的节点构成,节点间可以直接通信,无需第三方参与。为了提高P2P网络中资源搜索效率,很多学者对此进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本文也是通过对混合式P2P网络模型资源搜索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系统设计方案,最后分析了今后系统设计时的难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P2P(peer-to-peer)网络,对P2P蠕虫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对P2P蠕虫进行了初步的分类,讨论了不同P2P蠕虫的特性.然后探索了利用P2P网络对抗P2P蠕虫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P2P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泊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8):1271-1275
P2P网络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并且已经深入到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方面。从P2P网络的概念与分类,以及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比较入手,详细论述了P2P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P2P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