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针对固定结构下作战体系的静态同步分析,不能有效反映节点耦合关联时变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流驱动的动态同步能力分析方法.将进袭目标视为激励体系响应与结构调整的本质动因,通过对抗条件下体系要素属性与拓扑演化的宏观特征分析,讨论了目标流对同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并结合作战环理论与耦合振子模型,研究了体系相位同步的机理与表征,构建了节点相位迭代的更新方法.与静态相比,仿真实验表明动态同步具有特殊的动力学行为,振荡样式与同步能力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具有无标度拓扑结构的耦合映象格子的同步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无标度拓扑结构的耦合映象格子的同步和控制,为此,采用3种反馈方法(常数反馈和两种时延反馈)对系统的部分节点进行控制以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分别计算和分析了控制后产生的新分岔图。同时发现:对于第一种时延反馈控制,临界反馈控制值线性地随着耦合映象格子的耦合强度的线性增长而增大;当控制强度大于临界反馈控制值时,具有无标度拓扑结构的耦合映象格子系统会失去同步状态进而出现间歇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类任意拓扑结构的互注入锁相耦合振荡器阵列的数学描述方法,分析了阵列在同步解附近的稳定性,得到了阵列的同步和稳定条件。利用推导得到的阵列相位分布控制方法和稳定性条件,实现了矩形结构阵列的不对称副瓣波束以及菱形结构阵列的平面相位分布,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群结构时空网络中的同步现象,运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强耦合极限近似,得到时空网络中群同步的本征值关系、拓扑条件及比值条件,给出了判断时空网络是否能发生群同步的判据,并在具体的一般网络中得到验证。发现了小集团结构的重要性,它们可以决定如何在各个群之间加入连接才能达到群同步以及达到群同步的最好的连接方式。通过观察其中最大的小集团,可以判断群同步发生的临界耦合强度。给出了同步相图,整个时空网络存在5个状态:完全不同步状态(US)、群同步状态(GrS)、群内同步状态(IS)、完全同步状态(CS)和过渡状态。当把两个群构成的网络扩展到多个群,扩展到整个二维时空,可以看到不同的斑图转换,得到网络从完全不同步到完全同步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圆极化十字振子天线在同相馈电时中间区域电磁耦合的分析,提出了用于表征十字振子天线实现圆极化的振子等效长度缩短模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设计了十字振子天线.通过仿真和优化,找到了实现圆极化的振子最佳尺寸,并研究了天线尺寸改变时,极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在一定轴比带宽条件下,优化后的十字振子天线正交方向上圆极化轴比可以达到1.023.  相似文献   

6.
研究混沌系统广义同步问题的一种解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采用解析方法研究非线性单向耦合下连续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问题 ,采用适当的耦合方式使两个处于混沌状态的系统的线性组合满足另一个具有稳定平衡点的系统 ,由于新的组合系统趋于稳定平衡点 ,从而实现了混沌的广义同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Lorenz系统的广义同步 ,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同步效果 ,且对系统参数的变化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讨论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的同步动力学问题,给出了该系统同步流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到了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局部同步和全局同步的充分条件。所得的结果可以应用到由一个典型的复洛伦兹系统构成的网络耦合复动力系统,数值仿真表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强流质子加速器的束流传输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了一类规则网络--传统的规则束流输运网络中束晕-混沌的控制与同步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混合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拓扑结构的的束流输运网络中束晕-混沌的控制与同步方法的研究新进展,介绍线性耦合控制法和噪声驱动法,着重总结全局耦合与局部反馈结合的多目标分区控制与同步方法,该思想方法适用于任何由混沌节点耦合的复杂网络的控制与同步,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首先给出两种方法实现对四维罗斯勒超混沌系统未知参数的准确快速辨析,第一种方法通过将系统反馈控制到任意不动点,求解平衡点的方程得到未知参数辨析的数学表达式;第二种方法基于稳定性理论,通过构造参数观测器,设定恰当的初始值,解析地给出基于参数观测器的表达式,数值计算表明两种方法都很有效。基于线性化误差理论,求解误差演化的雅克比矩阵的特征值,解析地获得相位同步和全局同步控制器的表达式,详细分析了雅克比矩阵为零对应相同步问题,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变拓扑结构的线性延迟耦合的复杂网络模型,网络的内、外耦合矩阵都具有时变性,建立了一个新的混沌动力学模型,结合线性反馈控制、牵制控制等方法,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的网络同步准则,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Zhang  Miaosen    Yuezu  Wang  Qishao  Wen  Guanghui  Liu  Guohua  Xu  Wenying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2,35(5):1653-166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inning synchronization of a group of coupled oscillators, where both the dissipative and restorative interaction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ired coupling topologies are introduced to capture this feature of the dynamics. To realiz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coupled oscillators, the pinning control is introduced, and two pinning criteria are proposed to ensure the synchronization. Both these two proposed criteria provid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pinning synchronization of the coupled oscillators with paired topologies.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illustrat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类由Lur'e系统组成的复杂动态网络,研究其鲁棒H∞同步问题,其中每个子系统所受的干扰为一个能量有界函数.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使网络达到同步并能满足给定的H∞性能指标的同步判据,即一组LMIs有解,且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参数可由LMIs的解给出.仿真中以蔡氏振荡器组成的复杂网络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无线自组网中动态拓扑下节点时间同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时间同步算法。通过采用基于发送-接收模式的同步方法建立节点之间的时延关系表,运用局部加权回归对洪泛时间同步协议中的时间戳进行拟合,再对拟合曲线估计的时间和由节点的动态时延表得到的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完成节点时间同步。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无线自组网中,与传统的同步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使得同步过程所需传输的分组数量平均降低了30%左右,全网节点间的时钟同步精度平均提高了26%左右。  相似文献   

14.
针对节点时钟频率不一致而引起时隙漂移的情况,分析分布式时隙同步算法的性能。通过把一个时隙周期内的累积时钟偏差等效为时隙相位偏差,建立干扰模型,证明了采用分布式平均的时隙互同步算法可以避免节点时隙偏移量随时间的累积,并将节点之间的最大时隙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用计算机仿真和实物测试验证了分布式时隙同步算法可以保证节点之间的同步。  相似文献   

15.
提出机群多编队协同作战复杂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自同步原理,研究网络节点动力学和耦合强度给定不变情况下,网络拓扑结构对作战网络同步能力的影响。针对作战网络特点,以最大化网络同步能力和不同层级指控节点效能为优化目标,作战网络指控结构和作战环境对通信拓扑的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作战网络自同步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通过调整作战节点之间的通信结构对上述模型求解。仿真实验表明,获得的优化网络在保持作战网络结构特点的同时,具备更小的网络特征值比和更快的一致性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可靠度分析全概率分解法的计算机化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概率分解法是计算网络可靠度的重要方法,但一般文献中大都认为该法不易计算机化。本文采用矩阵操作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概率分析法的可计算机化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对无向、有向网络均适用,实现简便,分解元的选定不依赖于人工,实现效率高。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