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对外混式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和自吸高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应根据泵不发生汽蚀和泵储水量大小作为合理确定泵最大自吸高度和最大自吸时间的基本条件。文中给出的计算公式,采用分段叠加法计算自吸时间,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并用实例计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自吸混流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要点。前置式自吸混流泵是在水泵叶轮前端,由S形泵盖与液环轮共同组成的自吸装置米实现泵的自吸.用这种方法可以简单方便地将任何前开门式单级离心泵和混流泵改成自吸泵,且不影响泵原来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描述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参数是抽气率q和真空度H_s,并且介绍了测试自吸性能的简易方法。文中指出可以自吸性能曲线的斜率K,作为对不同型式自吸泵及其自吸能力强弱的评定值。自吸方式和叶轮圆周速度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提高自吸泵的自吸性能,就是要提高K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4.
影响自吸泵自吸时间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研究影响自吸泵自吸时间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对自吸泵的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作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要求试验数据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吸泵叶轮气液混合能力对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叶轮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叶片不同进口边位置的5种模型方案.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方案全流域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对自吸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自吸泵,初始条件设定进水S型弯管中含一定体积的空气段,出口处设置含气率监测点.结果表明:针对中高比转速叶轮,进口边沿后盖板位置向出口前掠,使得叶轮进口边工作时对流体分时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从而缩短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在一定前掠角度范围内改变进口边位置对自吸泵的扬程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当叶片进口边向出口位置前掠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自吸泵扬程明显下降;当叶轮进口边前掠10°时,额定工况下自吸时间缩短25%,自吸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自吸泵的自吸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气液两相混合流动与分离过程。本文利用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自吸泵自吸过程,初始条件为进水管及出水管含有部分空气,然后估算自吸时间。模拟结果表明:泵吸气和排气主要集中在自吸初期,期间叶轮入口和泵出口气含率最高分别可达62.4%和45.3%;叶轮入口气含率变化较泵出口气含率变化剧烈;此外,叶轮与导叶间隙对自吸性能有影响,间隙与自吸时间呈负相关变化,说明较大的间隙有利于泵的自吸。  相似文献   

7.
低比转数自吸泵由于自吸缘故多了几个损失,所以效率要比普通离心泵要低。要提高自吸泵的效率,可以通过试验研究,结构改进和设计计算方法的修正。其中设计方法的修正尤为重要,因为光从结构上想办法仍不能达到较高的效率,必需设计方法上的改进。增大流量设计法——即按普通离心泵速度系数设计法以增大设计流量的办法进行计算。这样设计出来的自吸泵效率可以提高。这种方法运算简便。曾参加2ZX-35自吸泵研制的有顾瑞康,蒋履祥两位讲师及南京市机械研究所王载庭工程师,高原技术员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回流孔位置及面积对立式自吸泵性能的影响,根据以往研究得出的经验公式,自隔舌起沿叶轮旋转方向旋转不同角度,在蜗壳侧面设计了15种回流孔位置方案,在200°处设计了10种回流孔面积方案.采用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对各设计方案进行了全流域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设计工况下,回流孔位置对立式自吸泵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取一种常用的立式外混式自吸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稳态数值模拟手段,探索自吸离心泵起动后气液两相流动的瞬态过程.研究采用了接近真实自吸情形的设置,选取一段吸入管路充满空气作为模拟计算的初始条件.计算得到了自吸泵内气液两相分布、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与时间的关系,叶轮入口和泵出口处气液相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由此可估算自吸时间.计算发现泵吸入和排出气量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泵起动的初期,叶轮入口和泵出口处的瞬时含气率分别可达到30.9%和20.2%.此外,蜗壳开孔起到分流排气的显著作用,孔口排气量占整个蜗壳排气量的20%~25%.本文所采用的模拟方法和结果对于研究自吸泵自吸过程和自吸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肖兰 《科技资讯》2015,13(2):109-110
该文介绍一种新型高效恒压自吸喷灌系统设备,该设备上主要选用一种新型恒压自吸泵专利产品,该恒压自吸泵不但可以自吸,还具有在使用的全流量范围内压力基本不变化,即具有变流稳压特性,该恒压自吸喷灌系统设备体积小、轻便、高效节能,在整个流量范围内使用都保持恒定压力,该新型高效恒压自吸喷灌系统设备不需要使用变频器,因此也具有节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多级自吸泵在节能与操作简便方面的实用意义,并且利用外混式自吸原理,将一台普通节段式多级离心泵改造成一台多级自吸离心泵,同时保持了原有的性能和安装尺寸。还分析了两端轴封漏气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将一台没有自吸能力的6吋单级单吸离心泵在不影响原泵性能的情况下改制成功为一种结构简单的外混式双蜗壳自吸离心泵,并对泵的自吸性能进行了理论探讨,导出了在任意安装高度下泵的自吸时间和泵在不同转数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自吸高度的计算公式。指出了计算值和试验值的自吸性能曲线有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黑液强制循环泵汽蚀性能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计算找出某造纸厂碱回收分厂黑液强制循环泵产生汽蚀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从泵本身和装置两个方面,运用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多种改善泵汽蚀性能的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实践证明:控制生产工艺,适当降低介质温度,是提高装置泵汽蚀性能的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吸入装置,提高装置汽蚀余量的方案,虽可靠性高,但成本高,且必须有足够的停机时间;其他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理论分析及实际运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立式自吸泵输气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叙述了立式自吸泵的机理,根据流体力学、热力学、气体动力学方程和能量不变方程,求得了自吸时间和抽气速率公式,从观察和分析65LZ40立式自吸泵得到的测试数据,其结果与导得的公式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核电站主给水泵性能参数选型计算、结构选型要求等进行了总结、探讨.对主给水泵选型设计流程、给水系统阻力计算方法、扬程计算方法、汽蚀余量计算方法,以及泵组水力、机械、仪控设计要求进行了具体介绍、分析.本文所总结的选型设计方法对核电站主给水泵的选型、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办公楼工程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现浇混凝土蜂窝式空心楼板的设计步骤、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并进行了简单的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双向旋转泵,可用于各种需要泵油润滑的机械设备上。双向旋转泵结构包括高度集成的泵壳、摆线转子、输入轴、钢球和外壳。通过泵壳上的配油槽和摆线转子结构上的特点,可实现单向供油,双向旋转的功能。通过系统试验,测试其在不同输入转速下的排量、流量和抽空高度。该双向泵保证同等排量的情况下,简化系统结构,减少布置空间,降低成本,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