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4年2月20日出版的《Nature》封面所示为一只大黄蜂和一只蜜蜂在采向日葵的花蜜。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两个严重的蜜蜂病原体对于一种野生授粉昆虫"大黄蜂"的感染能力,他们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该期杂志上。高效授粉对于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有证据表明新出现的传染病造成一些重要昆虫授粉者种群数量下降。来自英国各地的数据显示,"变形翅膀病毒"(DWV)和微孢子虫寄生虫Nosema Ceranae在两种类型的授粉者中存在"共局部化"现象,蜜蜂病对大黄蜂也有传染性,这项工作表明,野生授粉者种群可能面临风险,而且与人工管理的蜜蜂种群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因为养蜂人采取干预措施而受到保护。野生授粉者的这种损失会显著降低作物授粉效率。  相似文献   

2.
蜂群理论与群体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07,(11):37-39
人们常说蚂蚁和蜜蜂是非常聪明的昆虫,其实单只蚂蚁或蜜蜂并无聪明可言,聪明的是它们的群体。而对蜂群等集群智能(又称群体智慧)的研究,于人类解决一些系统管理问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蜂王-雌多雄交配对蜜峰群体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燕 《科学通报》1997,42(17):1881-1884
<正> 在蜜蜂群体中,由于蜂王一雌多雄的交配方式,在蜂群中出现了超同胞(super-sisters,由同父同母生育的子代)和半同胞(half-sisters,由同母异父生育的子代)关系,于是也就出现了多个“小家庭”,而各个“小家庭”的母亲即为该群蜂的蜂王,其父亲则分别为与该蜂群中蜂王交配的雄蜂.蜂群中的工蜂在各种社会分工机制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蜜蜂群体中,由于蜂王一雌多雄的交配方式,在蜂群中出现了超同胞(super-sisters,由同父同母生育的子代)和半同胞(half-sisters,由同母异父生育的子代)关系,于是也就出现了多个“小家庭”,而各个“小家庭”的母亲即为该群蜂的蜂王,其父亲则分别为与该蜂群中蜂王交配的雄蜂.蜂群中的工蜂在各种社会分工机制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鉴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导致的栖息地丧失以及病原体和农药等威胁,不久前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旨在保护蜜蜂、鸟类、蝴蝶等授粉者健康的新计划,要求加大研究力度关注这些昆虫数量的下降以及规划潜在的解决方案。众所周知,上述授粉生物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由于这些昆虫的授粉活动保证了近1/3人口的粮食。近年来,白宫致力于强调授粉生物,尤其是蜜蜂的重要性。作为授粉者健康计划  相似文献   

6.
视点     
《科学之友》2013,(7):12-13
蜜蜂机器人这种只有80 mg重的小型装置被称为"蜜蜂机器人",它由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设计,有一对飞行时嗡嗡作响的翅膀,每秒钟拍打120次。蜜蜂机器人拥有极薄的翅膀和由压电致动器制成的"飞行肌肉"。每个翅膀都被固定在线腿上方一个细长的碳纤维躯干的顶部。和真正的苍蝇一样,这些翅膀可独立活动、旋转和拍打。拍打翅膀时产生向下的气流,使蜜蜂机器人升到空中。它向前和向后飞行都是靠倾斜身体来完成的。将来它的潜在用途包括搜索与营救、监视、环境监测,甚至引领真正的蜜蜂给农作物授粉等。  相似文献   

7.
蜜蜂能生产蜂蜜和蜂王精,给人类带来不少利益。而蜜蜂在采蜜的同时,也将花粉一起带出来,因此它还能起到给花传播花粉的作用。如果将蜜蜂用于苹果、梨等果树及用塑料大棚栽培的农作物的授粉作业,不仅可节约劳动力,而且授粉效率也高。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04,(7):62-63
花朵的外形与结构会大大影响授粉的方式,雄蕊的花粉落在雌蕊上之后,就开始授粉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借助于风或小动物。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控制蜜蜂性别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蜜蜂的行为和进化,以及它们如何保持蜂群健康。 雌性蜜蜂体内存在着两个不同版本的名为“CSD”的基因,而雄性蜜蜂体内只有一种版本的这种基因,尽管CSD基因至少有12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对于蜜蜂、黄蜂和蚂蚁  相似文献   

10.
蜂王之死     
《大自然探索》2004,(1):72-72
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蜜蜂种群,非常适合中国的植物和地理特征,对中国的生态能起到一种平衡作用。可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方地区中华蜜蜂种群突然减少,达到了濒危的程度。 科学家和养蜂人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中国蜜蜂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种群  相似文献   

11.
蜜蜂访花     
李飞 《知识就是力量》2009,(8):F0004-F0004
蜜蜂是利用各种花型的高手。全世界数万种植物的花朵都会尽其所能的吸引蜜蜂来传粉。  相似文献   

12.
蜜蜂不但给人酿造了甜美的蜂蜜,它还是个天才的“建筑师”。蜂巢是蜜蜂居住与繁衍的场所,如果需要,蜜蜂能在一昼夜用蜂蜡建造起几千间住宅,这种本领使得人类的建筑师见形见拙。  相似文献   

13.
对蜜蜂这种集体生活的昆虫来说,群体的决策和行动非常复杂.每个成员都有独立的行动,但个体的行动叠加起来,对整个蜂群是要有利的.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时,整个蜂群是如何做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14.
王飞 《科学之友》2005,(9):51-51
蜜蜂,不但为人们酿造了甜美的蜂蜜,它那卓越的建筑技巧,也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蜂类,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蜜蜂或马蜂,想到它们尾部那可怕的蜇刺。其实,除了蜜蜂和马蜂,蜂类世界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种类,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绿化地带,我们都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沼泽地里,一朵美丽异常的花朵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芳香.一只蜜蜂禁不住这香味的诱惑飞向花朵.然而,当它落到花朵上后,才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致命的陷阱--花朵迅速闭合,将蜜蜂关在里面.  相似文献   

17.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1,33(4):208-210
概述了动物行为学家对充满魅力的蜜蜂觅食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蕈形体对蜜蜂觅食行为的影响,基因和mRNA与蜜蜂觅食行为的关系,以及保幼激素和章鱼胺等神经激素与觅食行为的关系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人们对蜜蜂觅食行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开辟了蜜蜂觅食行为研究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传真     
利用蜜蜂嗅觉提高作物产量 蜜蜂对于选择什么植物进行授粉是相当挑剔的,通常只有花蜜较多的植物才会成为它们经常光顾的对象。法国比较无脊椎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除植物的颜色外,蜜蜂们还能根据气味来记住这些丰盛的花蜜大餐来源。那么,经过训练后蜜蜂就能够对特定气味的植物“情有独钟”,利用这点可更有效地对作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蜜蜂之秘密     
争议:蜜蜂是否有智慧人类对蜜蜂从不吝啬表达赞美和钦佩之情,这一现象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了。古希腊人在养蜂的过程中观察到它们具有勤劳、合作和利他的品质,因而对蜜蜂赞赏有加,然而蜜蜂是不是果真聪明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单个蜜蜂并不聪明,相对于群体,单个蜜蜂只能算一个庞大制蜜机器中无足轻重的一员,它们靠本能行动,谈不上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智慧。拉丁文中的一个谚语"一只蜜蜂就不算蜜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首先考察到蜜蜂智慧的人是德国动物学家卡尔.冯.弗里希。大约在二战期间,弗里希观测到寻找花蜜的蜜蜂在飞过蜂巢时会做出一种奇怪的"摇摆",于是,发现了蜜  相似文献   

20.
蜜蜂恨不能把天下的蜜都采集到巢中,只要外界还有蜜有粉,它们就不会休息,从而疲惫不堪、早衰、过劳死。蜜蜂一旦分居.便将同类视为异己。它们常会因食源短缺而你争我夺,战事迭起,弄得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