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科技》2009,(11):95-95
近年来。合肥市按照中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省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2008年,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投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专项资金”6亿元,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6,(8):16-16
在日前召开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自主创新工作会上得知,我市企业制定的标准如果被采用为国家标准,政府部门将奖励15万元;采用为行业标准,奖励10万元。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7,(4):11-11
4月28日下午,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内企业合肥邦立电子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正式签订协议,成立“邦立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合肥市产学研结合,推进自主创新的又一典型。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11,(12):21-22
自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动员大会以来,合肥市新站试验区积极围绕“产业”和“创新”两大主题,倾力打造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和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城.走出了一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7,(8):11-12
8月25日至26日,郑州市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郑州市政协党组书记李秀奇带领郑州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考察团一行13人来肥考察科技创新工作。市领导吴存荣、李碧传、魏晓明、高玉骅,市政府秘书长谢刚会见并宴请了考察团一行,市创新办主任王林宪介绍了合肥市科技创新试点市工作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6,(10):9-11
为贯彻落实《合肥市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合发[2005]16号)精神,推动我市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促进专利产品产业化,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合肥科技》2007,(6):11-11
2007年上半年,合肥市科技局在深入贯彻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着力培育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瞄准行业技术前沿,组织精兵强将,加大创新项目的选育和推介力度,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创新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10,(3):F0002-F0002
2009年,合肥市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保增长、促发展,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5,(12):4-4
为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市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11月,“合肥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一致认可,同意这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1,(12):9-10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合肥市抢抓政策叠加机遇,坚持创新发展。发挥核心作用。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2008—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38.28%、39.85%,分别达到2021亿元和62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7.8%提高到23%.提高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7,(1):F0004
10多年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励精图治,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着眼于市场需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显著,培育出了一批名牌企业,带动了一批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合肥市投资兴业,休闲置家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9,(11):F0002-F0002
2009年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正式启动的第一年。也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关键一年,合肥市科技工作狠抓“三条主线”(即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成长线。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的创新平台培育线,以改革科技投资管理为突破的体制机制创新线)着力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10,(8):6-7
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引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10,(12):6-7
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十二五”是合肥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努力向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合肥市将继续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紧紧围绕“加快形成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的要求,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科技在线     
《安徽科技》2008,(7):28-29
王三运省长在合肥市调研自主创新工作时强调:把合肥建设成自主创新高地;安徽省成为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省;安徽省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安徽省出台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适宜的研发方式有利于整合科技资源,使有限投入获得较大的创新产出。但是,研发方式的选择不仅与自身资源、战略等内部状况密切相关.还受到区域科技资源结构、技术要素易得性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合肥市科技资源状况及企业研发活动特点,提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合肥科技》2006,(5):4-4
随着我市《合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台,到2010年,我市将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8.
《科技智囊》2007,(8):91-92
1.6月1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安徽出席合肥市科技创新试点工作部协调小组会议时强调,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构建创新公共平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王智源 《安徽科技》2009,(12):32-33
总体上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知识产权协调力度不够,没有制定区域性的知识产权战略,申请专利和其它知识产权保护也没有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就合肥市企业现状来看,即使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其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的意识也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13,(3):7-8
合芜蚌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自主创新政策文件精神,以政策推动创新指标提升,实现"五个翻番"、"六项赶超",把政策制定落实定位为自主创新工作重点,在职能定位上从综合科技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变,通过强化政策研究、制订和贯彻,自觉发挥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