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知道吗?电脑病毒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概念竟然是来自于一场游戏。 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有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时玩起一种游戏,即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这个被叫作“磁芯大战”的游戏,将电脑程序间“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此后,人们对电脑中具备感染性或破坏性的程序,就想到用“病毒”这个词来称呼它。 然而第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1987年编写的,是C-BRAIN病毒。他们是由于当地盗版软件风气盛行,所以才编写出病毒程序以防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 电脑病毒的种类有很多种,…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今天,电脑病毒已成为一项极为巨大的危害。所谓电脑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些程序,当计算机在运行中满足其触发条件时,程序被启动,对硬盘中文件,或引导区进行非法操作,从而破坏文件,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按其传染方式来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磁盘引导区传染的病毒。这种病毒全部或部分取代正常的引导记录,而将正常的引导记录转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13,(9):56-57
[机器人篇] 纳米科技 如果告诉你世界只是因为一种手掌大的工程机械而毁灭,你是否会觉得这是痴人说梦?但这种可能性理论上确实存在。这种名为“冯诺依曼机械”的设定是不少科幻宅的最爱,简单来描述的话,就是一种具备最简单结构的自动机械,而它们的唯一功用就是从周围的一切物质中获得材料,制造出一模一样的自己,犹如物质化的电脑病毒。  相似文献   

4.
纽约IBM公司的沃森研究中心,有一个密不透风、完全被隔离开来的实验室。从外表看它没有什么特别,桌子上摆满了电脑,半打开的抽屉里堆满了数以百计的磁盘。可是,只要你随便打开任何一张磁盘,你会发现里面都是电脑用户闻之丧胆的电脑病毒。这里几乎是电脑病毒的大本营,“窝藏”了1.2万种叫得出名堂的电脑病毒。  相似文献   

5.
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电脑病毒疫情及互联网安全报告》中,金山毒霸公布2008年上半年十大病毒,其中机器狗病毒因危害程度以及感染率均超越其他病毒,成为名副其实的2008年上半年“毒”王,而这款病毒,正是病毒软件黑色化、产业链化的典型代表。而随着黑色病毒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网吧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业内人士呼吁,2008年是网吧维护行业启动之年,而这一产业要蓬勃发展,尚需“武林盟主”。  相似文献   

6.
一种叫做“我爱你”(I Love You)的电脑病毒于5月4日开始在全球迅速传播,短短的一两天内就侵袭了100多万台计算机,造成了上百亿美元的损失。 这类病毒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1999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每天都会增加1000多种计算机病毒。其中,尤其以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美国联邦法院审理了一起制造电脑“病毒”的案件。肇事者莫里斯在1988年11月“恶作剧”地使美国国防部远景规划局电脑网络6000部电脑处于瘫痪。他被指控用有毒程序危害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及军事部门的电脑系统,犯了电子恐怖罪。电子恐怖主义是指故意运用有病毒的程序对电脑网络进行大规模侵袭,使电脑网络处于瘫痪状态,或者通过非法手段窃取电脑中的高级机密数据,以及利用非法程序使电脑“发疯”的行为。这是高技术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一种新的公害。莫里斯的“恶作剧”虽谈不上是电子恐怖战争,但它告诉人们,高  相似文献   

8.
说起病毒不管是医科的人或是非医科的人都会知道。因为不仅是SARS造成了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的疾病,另外一方面电脑也有病毒啊。“电脑病毒”的词儿是从我们医学病毒开始的;在19世纪就发  相似文献   

9.
姜毅 《世界知识》2013,(10):40-41
“重启”已无法维持俄美关系较长时间的稳定.唯有清除病毒、更新程序,这就是使各自的战略目标和思维观念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10.
食疗百科     
《科技潮》2007,(5):52-52
科学饮食帮你解“春困”春天来临,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如果能在饮食上加以调理,同样也能解除“春困”,让人精力充沛。以下的方法,你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11.
从字面上看,“病毒”让人生畏,其实“电脑病毒”只是对危害电脑的一类程序的形象比喻,与人体上的生理疾病毫无关系,但对电脑的影响至深,使电脑不能工作,并出现一些反常行为。94年一用户的电脑感染一种命叫DABI的病毒1小时后,病毒控制电脑有板有眼的演奏起《东方红》,而另一台电脑则演奏起中国名曲《浏阳河》,让人啼笑皆非;它们一曲奏遍,便从头重来,循环演唱使电脑无法工作。据某高校反映,该校的三个系的电脑网,因感染该病毒一个月内相继崩溃,网上信息全部丢失。此病毒在94年广为传播,涉及的地区有福建、广西、湖北、湖南、内蒙、山东、陕西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朱钰 《特区科技》2009,(1):41-43
如果你看到一段视频,笑了,而且顺手在MSN上传给N个朋友看。呵呵,你中毒了!并且成为传播“病毒”的“病毒”。你一个不小心,就成为一次营销活动的参与者,却不是最终获利的人。有人恨不得亲你一口,你推销了他的产品,他就是策划这次“病毒式营销”的人。  相似文献   

13.
环境智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mbient”这个词很有趣,它是Ambience的形容词,Ambience的中文翻译成”氛围”或者是“背景”,那么真正在英文Ambient Intelligence这个词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要指机器人跟计算机上自动化的代理人程序,当计算机微型化之后,人们希望它能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的生活背景中处理很多事情,等到人有需要的时候,整个背景就会来对人的需要做出反应。你可以想象计算机在你生活中一直持续在运行,它平常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当它觉得你需要信息时,它才会去反应你的需要,这就是“Ambient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14.
1987年,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出于反盗拷软件(类似现在的反盗版)的目的,无心制造了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随后各种变形病毒不断出现并迅速蔓延。但这也让计算机变得“温情”,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9,(5)
4月26日,有史以来最为恶性的电脑病毒——CIH 病毒再次将噩梦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本已被计算机安全问题搞的十分紧张的人们又一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令人欣慰的是,带有实时防毒功能的反病毒软件的用户,不论是单机用户还是网络用户大都安然无恙,平安度过了"黑色星期一"。此次 CIH 病毒事件的发生。实际上告诉人们病毒的传播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软盘"交换,CIH病毒首度大范围传播就是通过光盘为主要途径的,随后通过 Internet 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传播途径的扩展,传播速度的提高,无疑给反病毒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时反毒技术和查杀压缩文件病毒技术将是平安  相似文献   

16.
陈瑞全 《科技潮》1999,(9):125-130
熟悉计算机的人都还记忆犹新:1989年10月13日(星期五),一种名叫耶鲁撒冷的恶性病毒对全球数以百万的个人电脑造成危害,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并把这种病毒称作"黑色星期五"。到了1992年3月6日,一种以意大利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其生日是3月6日)命名的病毒在中国出现并造成一些破坏,一时间,电脑病毒在中国电脑界着实"风光"了一下。时隔7年,今年4月26日,CIH 病毒在我国造成了较大面积的危害,电脑病毒这个从医学上移植过来的计算机术语,首次在中国造成轰动而几乎成为新闻明星。如今,日益猖撅的电脑病毒频频出现,使无数使用电脑的人不敢稍事松懈。电脑病毒究竟为何物?它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程序附着在其它程序中进入你的计算机,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对你计算机的攻击,我们通常把这种程序称为“特洛伊木马病毒”,特洛伊木马危害众所周知,但防治都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对特洛伊木马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还是能够通过一些方法保证你计算机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钟明 《科技潮》2000,(7):71-73
也许某一天早晨,你习惯性地打开计算机,用你熟悉的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 检查是否有新邮件时,使你眼睛一亮的是,一封主题为“I Love You!(我爱你)”的新邮件出现在你眼前,而且这封信来自你一个熟悉的网友或同事,你已经和他(她)有过长期的电子邮件来往了。于是你毫不犹豫地打开了这封信。信中写着一些问候的话,此外,还有一个附件。你显然认为这是你朋友给你带来的一份惊喜。沉浸在幸福中的你顺手用鼠标点击了附件。于是,“灾难”就从这一刻开始……对电脑新闻比较留意的朋友都知道以上讲述的是“爱虫”病毒。当你点击“爱虫”附件时,你就象点击了一个可执行文件,它不仅将病毒注入你的计算机里面,侍机破坏你的计算机系统和  相似文献   

19.
三言 《信息化建设》2005,(11):31-31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如今的电脑病毒可说是越杀越多,黑客也是越来越厉害。电脑如果不安装杀毒软件,就不能保证它能正常工作;如果网络不严加防范,说不定那天就会被来自黑暗之处的暗箭击中。而有些时候,即使安装了防火墙、加密程序和杀病毒软件,采取了种种措施,还是逃不了被入侵的厄运。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以BOT遥控程序为主体的蠕虫数量急剧增长 与过去的电脑病毒类型不同,BOT是一种只要接到外部命令,就会一齐开始攻击特定电脑的新型恶意病毒程序。其攻击的内容很广泛,往往是以窃取个人隐私信息为目标。本文介绍了已构成电脑网络新威胁的BOT病毒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