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了Fe-Ni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Fe-Ni系粉末MA过程一般不存在发生非晶化反应的化学驱动力,Fe-Ni系MA粉末由α(bcc)和γ(fcc)两相固溶体组成,在球磨过程中两相相互转化,控制这一转化的因素是形成焓的结构项,对不同球磨时间Fe60Ni40MA粉末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XR  相似文献   

3.
用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Sr-Ni-La复合氧化物,考察了配比,制备条件及微波源阳性电流对其在微波场中温升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复合氧化物在微波场中的均能升温,同时,氧化物的配比,制备条件及微波辐射电流对其升温行为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γ—Fe—Ni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与a—x,a—t曲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对Ni—P—PTEE复合镀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应用zeta电位仪研究了各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Ni-P-PTEE复合镀中PTEE粒子zeta电位的影响,且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镀层的形貌。结果表明,粒子的zeta电位越正,粒子在槽液中越不易聚结,且越有利于粒子的共沉积。  相似文献   

6.
碱性体系Zn—Ni合金电镀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n-Ni合金电镀是一种新的镀种,碱性体系比酸性体系优越,在碱性体系中添加剂的选择尤为重要。通过实验,研究了多种添加剂的不同效果,从而筛选出几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耐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光亮Ni-P镀层的结构,形态及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ABS表面化学镀Cu/Ni—P的电磁屏蔽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ABS塑料表面化学镀沉积Cu/Ni-P双镀层,并探讨其与其体结合程度、环境性、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性能;以SEM观察了镀层的微结构及表观形貌。形究结果表明,ABS/Cu/Ni-P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效率,且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了一种射频溅射镀膜的新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对小孔径10.6μmGe-Ag-Ni空心波导制作的意义,利用该方法已制成样品,同时给出并比较了几个不同孔径样品的光透射率。  相似文献   

13.
14.
Ni-Mo-P/Ni-P双层电镀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浸渍、阳极极化曲线、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等研究了电镀Ni-Mo-P(表层)/Ni-P(底层)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实验表明,电镀双层镀层的耐蚀性均优于同等厚度的单层镀层(Ni-P或Ni-Mo-P镀层).高于400℃热处理温度对镀层进行热处理后,镀层的耐蚀性进一步改善.腐蚀电位实验以及AES分析指示,低于400℃热处理温度的镀层,外层作为牺牲阳极对内层进行保护;高于400℃热处理温度的镀层,由于在热处理过程中镀层层间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在镀层表面形成高耐蚀性的保护层使双层镀层的耐蚀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宫杰  冯博  杨景海 《松辽学刊》2007,28(1):21-24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合成了立方结构的纳米Ni粉末,晶粒尺寸范围从15到110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镍粉的晶粒尺寸会逐渐增大,并发现了晶格收缩现象,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Hc)在粒径尺寸大于单畴临界尺寸时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当粒径尺寸减小到单畴临界尺寸以下时矫顽力(Hc)又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Ni/α—Al2O3上CH4/CO2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对Ni/α-Al2O3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一定CH4/CO2配比下,考察了镍负载量、助剂及助剂添加量对催化活性和积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刘洋  宫杰  冯博  张永军  杨景海 《松辽学刊》2007,28(4):44-45,59
利用柠檬酸盐分解法制备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六角密排结构的纳米Ni粉末.并利用XRD、XRD高温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相转变和结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镍粉发生了六角密排到面心立方的结构相变,相变温度为350℃左右.此外,对转变后的面心立方相的镍粉进行进一步热处理,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晶粒尺寸和晶胞参数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分别在400℃和900℃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Fe掺杂Ni纳米颗粒,晶粒尺寸范围分别为42.7nm和73.6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掺杂Ni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样品具有铁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胁)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