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瑞安市自1985年创建第一家民办科研机构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到2001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662家,工业总产值114.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其中市级以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31家,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达5.25亿元,占全市同口径增加值的19.8%。全市民营科技企业中,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39家,超过亿元的10家,超过10亿元的1家。这些“小巨人”已成为瑞安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对52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调查,其技术开发投入达8735万元,占销售额4.21%…  相似文献   

2.
璇璇 《杭州科技》2002,(3):9-10
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浙江省经济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除了体制和市场先发优势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的比重极大的优势。据统计,1999年全省工业企业有69.3万多家,产值 1.22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 69.12万家,占企业总数的 99.7%,总产值占 84.4%。 到 2000 年,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约达 5000家。资产总额1069亿元,产值1126.5亿元。以上数据表明,经过近20年的开拓发展,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已经从创业阶段进入成熟发展期。民营科技企业依靠其机制和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地…  相似文献   

3.
一、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特点 杭州市在全国范围内是属于民营科技企业创办较早和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最早的民营科技企业成立于1979年。经过1988年,1992年及最近两年的三次高速增长,到目前为止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682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科技企业1499家,经认定的县及县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50多家。规模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工业总产值达402亿,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犹如雨后春笋,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我市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于1984年,在经历了萌芽期(从1984年到1991年)、快速发展期(从1992年到1996年)、加速发展期(从1997年至今)等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了80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了45亿元,利税4.5亿元,从业人员29000人,科技人员5930人。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以来,由于进行结构调整、市场开拓和企业改制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省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非国有成分均超过了70%,非国有民营科技企业比例高达93%以上。就安庆来说,去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65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9亿元,利税3亿多元。民营科技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成为推动我们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作为珠海产学研合作重要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升。据统计,“十五”期间,珠海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1.4%,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85%。珠海已有德豪润达、威尔科技、东信和平、远光软件等4家民营科技企业相继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营科技企业是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1984年全省民营科技机构仅两家,到2002年已发展到5470家,总收入2189亿元,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广东民科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每年以30%—90%的速度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也高于同期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民科企业的人均产值是一般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02,(10):18-20
近年来,桐乡市按照“建园区,扶大户,育新品,促发展”的民营经济工作总思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结构调整为重点,科技创新为手段,不断改革科技管理方法,增强科技服务,狠抓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工作,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桐乡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羊毛衫、皮革、化纤、丝织等块状特色经济,涌现出一批如巨石、桐昆、天女、新澳等大型企业集团和玻璃纤维丝、化纤丝、白厂丝、稀土永磁等“全国单打冠军”。2001年,全市民营个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0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占全部工业比…  相似文献   

9.
数字     
《广东科技》2012,(4):13-13
3000亿元:经十多年建设与探索,广东省民营科技园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承载民营经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据估算,2011年全省14个民营科技园企业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14%。  相似文献   

10.
数字     
3000亿元:经十多年建设与探索,广东省民营科技园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承载民营经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据估算,2011年全省14个民营科技园企业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14%。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宁国市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推动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2002年,全市20家规模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13亿元,占全市GDP的3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收入47%;实现纯利润和上交税收超过1亿元,均占全市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辽阳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0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5%.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工业增加值实现186亿元.比“九五”末期增加115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6.6%.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地区拥用科技人员12万人,其中市区5.5万人,万人拥用科技人员230人;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1.5%,科技贡献率占到了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农业实用增产技术普及率达到了90%,科技贡献率占到了农业增加值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郭曙光  陈刚 《今日科技》2002,(12):14-15
近年来,绍兴市民营科技企业抓住机遇,奋发进取,依靠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高度自主的决策体制,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2001年对271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统计,其资产总值已达304.4亿元;从业人员92517人,其中科技人员20549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22%;2001年实现产值377.35亿元,技工贸收入355.19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2.4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34.02亿元,商品销售收入11.…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4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780.9亿元,61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办443.3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8%,比去年同期增长28.3%;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总出口交货值204.3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出口交货值总额59.4%。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28家。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对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规模不断壮大,领域不断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截止2003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占到全市GDP的35.3%,在促进太原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创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促进国企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还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先进地市,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起点低、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只有加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山市10个专业镇共实现工业产值1122.6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98%,其中特色产品产值为542.33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1.73%。  相似文献   

18.
乔伟华 《科技潮》2005,(3):41-41
截至到2004年底,昌平区在地工业企业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31家,如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鄂尔多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北京鹏达制衣公司等。上述公司使昌平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昌平区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31家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375.6亿元,占昌平区全部工业产值总体比重的79.4%。  相似文献   

19.
一、定西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截至2008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6.67亿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加14%;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7:23:40,第二产业比重四年间上升了5个百分点;上缴税金达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0%,四年间,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增加了一倍,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通过近几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我市工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詹俊 《杭州科技》2005,(6):44-46
近年来,建德市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到2004年底,各类工业企业已达645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共有274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4.2%,2004年全市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9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