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文化、休闲与生态为主线全力开发贵州修文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文县可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并创造条件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的后续性支柱产业。通过论述修文旅游开发的理念,提出了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与建设重点,设计了旅游线路,并从旅游产业配套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方面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2.
论河南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河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利用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通过合理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积极引导旅游购物消费,建立旅游商品深度开发与利用体系,开发突出河南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河南旅游商品完善的销售体系等措施,将实现以提高旅游商品的收入来提升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整合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武汉旅游发展现状中的问题,认为武汉旅游的发展必须以武汉特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优越的旅游区位为支撑,以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资源整合,产品升级;提出了写出水文章,创文化品牌,展科技雄风等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阐明了深度开发与多元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蔡平 《甘肃科技》2002,18(4):2-2
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当地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符合区域的实际 ,则区域旅游业发展顺利 ,发展速度快 ,否则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制约作用。自从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 ,西部各省区都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扶持和发展 ,使得西北地区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优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西北地区发展的特点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提出今后西北地区在旅游产品的开发的一些设想 ,以求教于同业。1 重点开发观光旅游产品。当代旅游业正在向求新、求奇方向发展 ,特色成为旅…  相似文献   

5.
甘肃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进程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结构的布局来看,不平衡性的特点很突出,并且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发展的产业,针对甘肃民族地区有利的发展形势与时机以及丰富多姿的自然,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阐述了甘肃民族地区中以民族体育为基础的体育旅游业及发展许多相关产业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岳阳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引入全域旅游的理念,对岳阳市健康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从健康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推广、打造健康旅游目的地、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岳阳市健康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举措,以促进岳阳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和形成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和大武汉旅游产业集群、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翼旅游产业集群三个副圈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南宁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南宁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及存在问题,认为南宁市有着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区位交通、资源和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旅游产品,管理体制不顺,联动效应不明显及交通“瓶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南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贵州喀斯特地区景观的构景因子虽然类型多样、形态各异,但从其地域组合特征看,景观雷同性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负近邻效应"关系,再加上各地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不仅使资源浪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现象并存,而且旅游业及旅游项目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也不明显,迫切要求发挥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实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本文以花溪高坡与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两者间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分析,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开发的优势与目标,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布局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庆直辖市旅游业发展具有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较好可进入性,客源市场基础好,政策优势等条件。重庆直辖市旅游业发展要采取制定好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深度开发三峡旅游产品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性旅游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及春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课题。山区丰富而分散的旅游资源可按生态和民族风情特色组合成结构合理,品味多样,内容丰富的区域旅游网线,使旅游随路可游、可看、可休闲度假,长途和短途旅游任其选择,使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山区综合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开创以生态旅游业带动贫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的良好局面。以雁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讨论有利九寨沟旅游环线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树立独特旅游形象,快速发展韶关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市场旅游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为了快速发展韶关旅游业,必须从宗教旅游、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化古迹的开发及优美的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树立独特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3.
安徽山河秀丽,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为安徽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我们可以从特色旅游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安徽特色旅游的资源基础及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前景展望进行探讨,为大力发展安徽的旅游业,促进安徽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ReBAM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地域,但是长春ReBAM内各游览区处于散兵游勇式的状态,因此着眼于游憩景观空间结构对郊区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梳理了长春ReBAM的基质特色、游憩斑块类型和等级以及廊道体系,设计了社区型旅游地,最后从游憩时空体系和旅游线路两方面整合了郊区景观,可以指导游憩项目的设置和旅游产品的营销。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案例地,通过网络获得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旅游流数据,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时间距离划分长途游客与短途游客,对比分析了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两种类型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网络呈现不同特征.团队游短途旅游规模小且分散,长途旅游规模小而集中.自助游短途旅游规模广而密,长途旅游规模广而分散.2) 黄山市旅游流具有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不紧密,且团队游分层特征强于自助游.3) 团队游更加依赖核心节点,而自助游中各景点联系紧密且均衡.基于此,从目的地管理角度分别对黄山市内外部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提出建议.黄山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基本稳定,且与高级别、强吸引力的“标志性”城市旅游资源区位之间存在着强稳定的空间关联关系,这应该也是未来判断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否为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辽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旅游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考察辽宁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空间结构、分析辽宁省旅游资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作为改变辽宁海陆不均衡发展问题的突破口.认为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感知,拓展了游客出行的区域范围,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助推器,并以高铁开通前辽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中、南、东、西4个圈演化为高铁开通后的"剪刀状"空间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空间结构演进理论,在凝练各圈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式多彩整合开发方向、西部特色渗透开发策略和东部全面全线精品、参与性游乐和差异式错位开发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海鸽  卢松 《河南科学》2010,28(1):116-120
通过对南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5地,共52家旅行社在江苏设置的205条旅游线路的搜集和研究,结合江苏旅游发展现状,从旅游目的地组合、景区选择和组织模式3个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国内游客观光旅游线路与省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情况,以及省内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游时组合和角色分工;计算各景区的出现率,得出了出现率最高的20个景区,并分析了景区的地域、等级和类型对其出现率的影响;解析了江苏省国内游客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组织模式、主题组合和8条主要线路的受欢迎程度.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城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郊区逐渐成为居民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的热点区域,城郊休闲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该文在对南宁市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利用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城郊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对提出了本区发展城郊休闲旅游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了研究尚未被学界关注的客我旅游体验的必要性。由空中体育性赛事现象切入,以创新的态度讨论了提出游聚的旅游资源的意义,认为地方经济发展在旅游资源上不仅需要来自生活的支援,也要开始旅游资源的自力生产,游聚的旅游资源有助于生成客我立场的旅游体验。进而,作者给出了客我旅游体验定义并分析了相关性质,着眼于应用价值,研究了客我旅游体验的社会学及心理学基础。文章最后就多主体如何搭建客我旅游体验,讨论了旅游地政府、当地居民、旅游者及企业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晋城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晋城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特征分析与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主要探讨了目前该公园在旅游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风景点的规划、旅游交通的发展、旅游点的链接和旅游产业的开发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该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