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拉丁美洲长期被视为美国的后院。早在1823年,美国就抛出了独占拉美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门罗主义是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基石。”(1)30年代,罗斯福对美国的拉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奉行“睦邻政策”。二战以来近半个世纪,美国对拉美政策也历经风风雨雨,本文拟就二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演进,分阶段作一粗浅铺陈。  相似文献   

2.
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美国总统里根亲赴拉美,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还会晤了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领导人。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出访拉美国家。里根此行的目的何在?简言之,为了巩固美国的“后院”和“南大门”,维护美国在拉美的重大经济利益,修补美国与拉美之间的裂痕,缓和经济矛盾,加强  相似文献   

3.
卡特的人权外交在其初期,对拉美各国民主制的推行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与拉美各国的紧张关系,但由于人权外交只不过是美国决策者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策略,其实质是利用“人权”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盟主地位,因此,遭到拉美各国的反对,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3,(24):44-45
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发表了题为《美国与拉美:伙伴关系的力量》的演讲,阐述了美国对拉美的新政策,他指出:“门罗主义”从1823年提出以来,一直是美国外交的接本政策,它赋予了美国特殊的权威,可介入拉美事务,阻止欧洲在该地区扩展影响力,历任总统都在强化这一信条,但令天,美国选择放弃。“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美国将不再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干预其他美洲国家的事务,而是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与美洲箨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拉美国家特别是对中南美弱小民族的干涉由来已久。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外交方针。从美国的行动看,这一方针的实质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即美国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其他列强染指。此即臭名昭著的“门罗主义”。此后,“门罗主义”盛行一时,美国恣意插手拉美国家内部事务,甚至明火执仗地公开武装干涉或入侵。美国公然声称“拉美是美国的后院”!现仅就战后以来美国对拉  相似文献   

7.
魏红霞 《世界知识》2008,(21):34-35
美国已从法理上将拉美控制在自己的堡垒中,拉美人则一直在为“美洲人”的美洲奋斗。目前拉美人不可能走得太远,但如有第三方因素介入,那后果就难说了。  相似文献   

8.
3月中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访问时,发表了未来对拉美的新没想,其中在首要位置用了相当篇幅强调,拉美安全已经对美国和拉美构成全面挑战,“美洲现在最关心的是她的人民和社会安全……犯罪集团和毒品走私团伙不仅威胁着我们公民的安全、经济发展和投资,而且更是直接威胁到西半球的民主”。  相似文献   

9.
“悄悄的入侵者”到过美国迈阿密、休斯敦、达拉斯、洛杉矶、纽约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来自拉美、操西班牙语的移民随处可见。有些地区几乎成了拉丁美洲人的天下。他们居住集中,保留着拉美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大批移居美国是从1960年以后开始的。据美国官方1979年统计,合法的拉美移民约1,210万。其中墨西哥人约730万,波多黎各人170万,古巴人80万,中、南美洲人84万,来自拉美其余各国的130万。拉美移民85%左右定居在城  相似文献   

10.
曹廷 《世界知识》2011,(8):32-33
为遏制外部力量对拉美的渗透,加强在西半球的主导权,美国需要“重返后院”,把住战略腹地。  相似文献   

11.
8月15日,阿根廷外长迪特利亚访问华盛顿时,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宣布,将给予阿根廷“非北约军事盟友”地位。人们注意到,目前享有这种“特殊待遇”的国家仅有以色列、日本、埃及、韩国和约旦等少数国家,它们大都处在热点地区。因此,此次阿根廷入围分外引人注目。奥氏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对阿根廷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回报”。不管奥氏怎么解释,这一决定已使最近较为平静的拉美政坛又起波澜。拉美舆论纷纷加以评论,认为这是美国为分裂拉美尤其是南方共同市场而抛出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外刊概要     
<正>奥巴马在拉美的伙伴协定Abraham F.Lowenthal(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教授)拉美对美国愈发重要,一是移民和经济一体化虚化了美国与拉美邻国的边界;二是拉美拥有丰富的资源,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市场;三是拉美在能源、反毒等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四是拉美与美国在西半球分享重要的价值观。奥巴马政府对拉美兴趣浓厚,且有实力开展对拉美外交。其一,奥巴马新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拉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较好的势头,经济改革普遍取得成效,一体化进程也明显加快,呈现出一派生机。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困扰拉美多年的贫困现象却日趋严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这是进入90年代后普遍存在于拉美地区的“怪现象”,国际社会称之为“拉美现象”。“拉美现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已经不能在它的所谓“后院”颐指气使;拉美国家细掂量,愿为西半球一体化做出努力。去年12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美洲首脑会议确定在2。。5年之前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为西半球一体化注人了强大的动力。拉美舆论普遍认为,建立美洲自·由贸葛区以最终实现西半球一体化,达到市场开放、经济互补和合作的目标,将为拉美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灰姑娘成了待嫁女正如委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解决贫富差异悬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民生逐渐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拉美中产阶级人数增加,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从同美国结盟和“单向依附”美国转向独立自主和日益多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同中国的政治关系正在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拉美:遭遇9.11连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对拉美经济的影响,主要涉及拉美对美国的出口以及拉美国家自身的旅游业。当然,不同国家受到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墨西哥因地理位置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而与美国保持着最为密切的经济关系,因此受9.11的影响也最大。据墨西哥政府主管“客户工业”的一些官员估计,2001年将是NAFTA生效以来“客户工业”产值的增长率第一次出现下降的年份。此外,墨西哥的旅游业收入占其GDP的9%。9.11后,30%的旅游团被取消。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再宣称:拓展“民主”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重要内容。历届美国政府一再向拉美国家表示:美国关心本地区的民主并且准备运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和捍卫民主政府。但美国对不久前委内瑞拉这场政变的态度让人们对美国的这种政策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对拉美各国的革命一直是保持看风使舵、从中渔利的态度.美国发表《门罗宣言》的真实目的是对付俄国、英国在拉美的扩张,拉美各国当时并未受到神圣同盟军事干涉的真正威胁.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历来被美国视为自己称霸世界的战略后方,对外政策的试验场.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许多手法,如扶植代理人、策划军事政变、建立军事政治集团、通过“援助”和贷款进行掠夺和控制等都在这个试验场上使用过.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拉美国家的日益觉醒,美国对拉美  相似文献   

20.
这是“公开性”政策的产物。客观上也存在着机会:美国政策失误;苏联和拉美之间需要增加往来和了解。苏美开始了一轮新的角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