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滨带湿地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生态交错区。按照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要求,根据度假区湖滨湿地生态现状和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模式。结合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将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带划分为3个功能区段进行分区恢复与重建,并提出了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带生态恢复与规划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远旺 《科技资讯》2010,(30):129-129
随着人们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已被越来越多的重视,进而许多地区开始在规划时借鉴湿地景观的概念,以达到人居与自然环境的较好融合。如何将生态设计原则应用在湿地景观设计中是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滨湿地是陆地和湖泊水体的连接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对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湖滨湿地和湖泊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和生物硅藻的研究,表明湖滨湿地对入湖物质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和生态功能,由于人类活动对龙感湖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对流域物质的拦截,造成了湖泊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4.
巢湖东端湖滨带目前生态结构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恶化,湖滨带功能退化,生态修复迫在眉睫。湖滨带物理基底修复工艺包括物理基底稳定性设计和物理基底地形、地貌的改造;生物配制工艺包括生态恢复全系列工艺和半系列a、b工艺;巢湖东端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包括物理基底修复方案、生态修复工程、景观工程设计和生态观测场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5.
李里  周围  陈亮明 《科技资讯》2010,(25):70-70
在湿地公园中,驳岸环境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空间,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环境的过渡地带,由于"边缘效应"其生物种类异常丰富。本文以湖南望城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为例,阐述了结合实际提出生态、新颖的城郊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和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的方案,希望能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城郊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点参考,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恢复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滨带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或生态交错区。 在湖滨带土壤特性、植被组成和当地人文特征等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镇江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恢复的理论基础和总体目标,综合运用地带性、生态适应性、多样性等植物群落学原理和地方文化特点,分别为堤坝下部(水陆交错区)、堤坝坡面、堤坝顶面(公路)进行群落设计,并将堤坝坡面分为生态景观区、人文植物区、抗污染群落区。各分区的设计体现群落的功能、景观和文化内涵,每区分别设计3组具时空变化的复合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7.
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GIS组件技术,以Visual C 6.0、Microsoft SQL Sever2000和组件MapX5.02为开发平台,对洪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了探讨.通过系统开发,实现了对洪湖湿地水质、生物资源特征等多项指标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并能对洪湖湿地进行水质评价、湖区调蓄能力分析、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为洪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的制定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张家口坝上湿地生态退化严重的现状,通过对区域湿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退化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按流域保护、湿地保护与区域生态建设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等保护原则;建议制定全面的、可持续的生态恢复规划,重点恢复与建设自然植被和水源涵养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和培育新型经济产业,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加大区域自然保护力度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湿地公园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先进生态思想为指导,在现代景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作为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