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人习惯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以衣领的颜色来分类命名,传统的有“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蓝领工人”通常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人员,如机械操作、修理、搬运、建筑等工人。他们的经济地位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劳动时常穿蓝领衣服。“白领工人”是相对于“蓝领工人”而说的,主要指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雇员,如技术人员、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等,以及掌握复杂技术,依靠仪表、电钮、数据进行操作的人。他们的经济条件和工作条件都较好,工作时穿着整齐、衣领洁白,故称“白领工人”。实际上,他们是免除了繁重体力劳动的知识化的劳动者。近年来,美国又有了新的“衣领工人”,分类越来越细。“粉领工人”指在就业人员多数为妇女的行业里工作的人,如售货员、教员和文书等。“灰领工人”指从事维修服务的工人,如汽车修理工、电器维修人员等。“新领工人”又称“新领阶层”,多指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2000多万中青年。他们多从事服务性工作,如保险公司代理商、心理保健护理人员、键盘穿孔操作员、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员、审计员等属于办公室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资本就是用资本所有权界定的人力资本,是参与企业所有权分割的人力资本,是转化为财产权的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范畴所概括的劳动形式,是劳动价值论所界定的平均劳动。它是特定经济中一切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基本换算单元。根据劳动力资本范畴包含的劳动价值论,不只是企业家劳动、复杂脑力劳动必须转化为资本;那些普通劳动者提供的技术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以及体力劳动,也必须转化为资本。就劳动力资本进入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权利而言,“白领职工”和“蓝领职工”应该是平等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白领职工”主要由思想家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人们把企业中从事体力劳动和经营、管理性劳动的人分别称为“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并且把这两者的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劳动力队伍里又不断增添着一种新的“成员”,即“机器人”。有些人风趣地把它们称为“铁领工人”。在“机器人王国”日本,“铁领工人”的优越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筑波科学城中,有个西武百货商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九五八年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工农业的全面跃进,党及时地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从而展开了教育事业上的大革命,其目的是:“在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使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并为国家积累资金,创造财富。我院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  相似文献   

5.
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千百年历史过程中,脑力劳动者一般只从事精神生产,而在物质生产领域里,长期以来只是手工劳动,劳动者只凭普通常识和一般经验,就可以进行劳动,因而不可能应用科学知识,这就使人们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观念,认为社会的物质产品只是由体力劳动创造的,脑力劳动既然脱离了物质生产过程,因而就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这种看法是同当时的那种历史条件相一致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物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步认识到社会物质财富不只是由体力劳动创造的,它更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创造的。正如马克思说:我  相似文献   

6.
读《“脑体倒挂”考》一文后吴汝衡(西南物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成都610041)读了《科技导报》1993年第9期朱明先生所写的《“脑体倒挂”考》一文后,作为1957年结束学生生涯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来人,感慨颇多。“脑体倒挂”现象,诚如编者在该文前所加按语...  相似文献   

7.
食疗药膳对提神抗疲劳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事脑力和体力的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特别是工作时间较长时更容易发生,往往使他们感到不能继续工作下去而需要休息。我们通常劳动被区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是以高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占主要地位的劳动;体力劳动是以肌肉作业为主要地位的劳动,需要较强的体力、较大的肌肉伸缩以及身体四肢在空间的运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8.
企业政工干部同生产技术工人、行政管理人员一样,都是企业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政工干部的劳动主要是以人为对象,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和近期目标,实现职工长远的根本利益和正当的眼前利益为目的,其劳动特征较一般的体力劳动和其他脑力劳动情况不同,有自身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是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也是劳动法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劳动法上的所谓劳动,乃是劳动力所有者在与资本所有者订立用工契约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前提下,按照契约约定或用工者及其代理人的管理指令所从事的具有人身隶属属性和协作分工性质的相关工作或活动,它具有劳动内容的约定性、劳动活动的内部分工性、劳动成果的分配性和劳动保护的强制性等法律特征。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平等就业权等权利.我国立法应进一步加强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最基础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是要组织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个人收入得到保障、劳动者个人权利得到尊重、劳动者个人价值得到认可。文章从劳动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以期对政府及相关组织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维护科学事业的尊严,为了维护教育事业的纯洁,我刊在此,郑重和愤慨地向广大读者揭露两起大段落、大篇幅,乃至全文抄袭本刊文章的恶性事件。这两起恶性抄袭事件是:第一起: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林荣芹于1996年9月在《方法》杂志上发表的“‘脑体倒挂’考证溯源”一文,系全文抄袭1993年9月朱明(上海科学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在我刊(《科技导报》)上发表的“‘脑体倒挂’考”一文。林荣芹的抄袭手段特别恶劣,特别大胆,特别无所顾忌,简直达到了“不顾一切,以求一逞”的地步。林荣芹不仅以“‘脑体倒挂’考证溯…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劳动者的隶属关系。企业拥有用人的自主权,在劳动力供  相似文献   

13.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今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无论是全民所有制的工矿企业,还是农村中的集体经济单位,分配个人消费品都要贯彻这个原则。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每个劳动者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按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劳务派遣的存在,劳务派遣丰富了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形式,推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也是一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法,不仅总则开宗明义规定保护劳动者权益,各章节具体条文处处体现了对劳动者关心和爱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相当具体和周全,如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协商权、修改权;劳动者对订立劳动合同的知情权;劳动者的合同解除权;劳动者获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的订立权;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权等。在立法上向劳动者权益保护倾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高质量的高级技术工人是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劳动大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德国前总理科尔曾对我国领导人说,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但是,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1.2亿左右的职工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不足20%,高  相似文献   

17.
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所表现的劳动不是解放前的“长工苦”、“牧童悲”似的“苦与悲”,它表现的是一个自觉劳动者的幸福和大自然的主宰者的豪迈气概.民歌产生于劳动中,然而劳动成为民歌的主题,为人们所歌颂、赞美却是解放后才大量出现的,特别是当前我国主要斗争已由大规模的阶级斗争逐渐转向同自然斗争的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今天,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论述认为国民体质状况的变化,不仅关乎劳动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更对甘肃省(以下简称"我省")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等各个层面有着不可小觑的巨大影响力。鉴于此,笔者在甘肃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杨新平研究员的支持与配合下,于2013年4~11月以我省6个市(州)18~58岁的农民、城镇体力劳动者和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为国民体质监测样本进行了抽样测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2013年甘肃省国民体质测试结果样本数据的分析,为增进我省国民体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我省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最近十年来的“脑体倒挂”现象的成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情绪劳动日益成为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列的“三大劳动”,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服务部门的图书馆,更应当关注馆员的情绪劳动。因为情绪劳动是影响图书馆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强情绪劳动管理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该文从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概念入手,分析了情绪劳动管理之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意义,进而从学校、图书馆及馆员个人三个层面提出高校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