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竹材(台湾桂竹)的化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竹材(台湾桂竹)试样的化学组成作了分析研究。对浸提前后及解聚产物的细胞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定量测定的结果,浸提物为2.6%,木素25.5%,α-纤维素45.3%,多糖24.6%。主要多糖是聚木糖-阿拉伯糖。木糖与阿拉伯糖之比为17:1。电镜照片显示出次生壁中有木素和多糖的层状沉积物。木素很明显地溶解在碱性和酸性试剂中。NaoH溶液主要从次生壁中除去细胞壁物质,而三氟醋酸从复合胞间层除去物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从纤维原料和硫酸盐浆中高效分离木素的新方法——酶解后的酸处理法(Enzymatic/Acidolysis),得到的木素称为EMAL(Enzymatic/Acidolysis Lignin),对分离过程中酶降解及酸水解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阐述.EMAL木素的得率是传统的磨木木素(MWL)的2~3倍,纯度也略高于MWL.分析表明,以木材为原料的EMAL与相应的MWL相比,两者之间在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时,针对非木材类纤维原料的实验结果表明,EMAL的得率远高于相应的MWL,两者纯度相当.  相似文献   

3.
造纸厂在制浆过程中,使用植物纤维原料与化学药品反应的结果,生成大量的黑液<即废液>这种黑液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以硫酸盐法制浆的黑液为例;黑液的固形物中,无机物含量占30~35%,有机物含量占65~70%,无机物中主要包含游离的氢氧化钠、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钠盐;有机物中主要为碱木素,硫化木素、挥发性有机酸以及其他木素衍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木质造纸原料成分分析法测定了2种恶性入侵杂草紫茎泽兰和飞机草茎干和叶片中若干组分的含量,并比较了2者茎干和叶片红外吸收光谱和热水抽提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2种植物茎干中的纤维素、综纤维素和木素等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而冷热水等抽出物的含量则低于叶片.因紫茎泽兰和飞机草茎、叶含有在205 nm处有较大吸收峰的抽出物,不宜采用造纸原料测定酸溶木素的方法来测定紫茎泽兰和飞机草酸溶木素的含量.飞机草茎干中克拉森木素以及综纤维素含量高于紫茎泽兰,而茎干中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相近.2者茎干中纤维素含量与玉米秆相当,表明具有开发利用作为造纸和生物质原料的潜力.对二者茎、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者化学结构基团组成具有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以磨石磨木浆为原料,对对照浆、漆酶/介体体系改性浆的木素进行分离,制得磨木木素.采用元素分析、功能基测定、FT-IR、GPC和1HNMR等分析技术探讨了漆酶/介体体系改性对纸浆中木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改性浆木素发生了氧化降解反应;其中木素的甲氧基、酚羟基含量降低,而羰基含量升高;对照浆和漆酶/介体体系改性磨石磨木浆木素的C9结构单元式分别为C9H8.37O2.87(OCH3)0.98和C9H7.83O3.01(OCH3)0.90.  相似文献   

6.
草本类木素的化学结构与热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草本类植物中的稻草和毛竹为原料,采用酶解/温和酸解法来分离草本类木素,制得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定量磷谱(31P-NMR)等手段对两种EMAL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TG-FTIR)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研究EMAL的热裂解特性.发现:稻草的聚戊糖和抽出物含量较高,而毛竹的纤维素和木素含量较高;稻草EMAL含有丰富的愈创木基(G型)结构单元,毛竹EMAL主要以紫丁香基(S型)结构单元为主;毛竹EMAL在384℃出现一个明显的失重峰,而稻草EMAL热解时分别在270和384℃出现明显失重峰;两种木素化学结构的差异会影响EMAL的热解性质和热解产物.  相似文献   

7.
对花生壳的组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花生壳部分替代苯酚作木材胶粘剂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花生壳的主要成分是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其他植物相比,热水抽提物含量少,木素含量较高。花生壳综纤维素组成以葡萄糖,木糖为主,还含有少量的鼠李糖,己糖/糖=3.4/1。木素属于G,H,S型,而S很少。花生壳木素的分子量较小,主要分布在10^3-10^4范围内,适于制胶。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杨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投影显微镜测定了意大利杨木(I—214、I—72、I—63、I—69)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和腔宽,其结果为:纤维长度1040—1130微米,宽度22—24微米,长宽比45—47,壁厚2.38—3.06微米,腔宽10.92—13.88微米,壁腔比0.37—0.49。分析了四种意大利杨木的化学组成,其结果为:灰分0.52—1.03%,热水抽出物2.14—3.45%,苯-醇抽出物1.84—2.24%,1%氢氧化钠抽出物17.84—21.88%,木素22.37—23.40%,酸溶木素1.72—2.38%,综纤维素77.35—80.62%和戊聚糖24.48—27.17%。 从纤维形态看,意大利杨木纤维较短,但是纤维的长宽比较大和壁腔比较小,从化学组成看,意大利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较低,蒸煮时碱消耗低,生产化学浆的得率较高,得到的纸浆易漂白。因此,意大利杨木是制浆造纸较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花生壳高沸醇木质素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花生壳高沸醇(HBS)木质素的元素组成、分子量、甲氧基含量和灰份,及其红外、紫外和1H-NMR谱图.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到花生壳HBS木质素C9结构模型:C9H9.39O2.17(OCH3)0.57.花生壳中提取的木质素的重均分子量测定结果为2 127 g.mol-1.HBS木质素的红外图谱中存在1 700 cm-1和1 328 cm-1峰,说明HBS木质素存在非共轭羰基作用.紫外图谱最强吸收在201 nm左右,表明其发生了n→π*电子跃迁,结构上具有较大的不饱和性.从1H-NMR图谱中可知,花生壳HBS木质素存在明显的愈疮木基和紫丁香基苯环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化学机械浆可漂性和白度稳定性差的原因,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别对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及其漂白浆、漂后老化浆中的木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MP中的对羟苯基型木素结构含量较高,紫丁香基结构的酚羟基主要以醚键形式存在,在木素结构中每100个苯环中有20个为缩合结构,导致粉丹竹SCMP的可漂性差;在过氧化氢漂白和漂白浆老化过程中,木素样品中总酚羟基含量分别减少了30.7%和38.4%,羧基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3.2%和55.3%;木素结构中烷基芳基醚键和α-烷基醚键发生了断裂,γ-烷基醚键则比较稳定;同时木素侧链发生断裂,引入共轭COOR基团,如Ar-CHO和Ar-COOH等,从而导致漂白浆白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落羽杉种源木材化学性质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个落羽杉种源的14年生人工林木材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16个落羽杉种源木材纤维素相对结晶度、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NaOH抽出物含量和pH等均存在显著差异;(2)16个落羽杉种源木材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在74.43%~61.52%,总平均值为65.87%,总变异系数为5.27%,树干不同高度处木材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16个种源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NaOH抽出物含量和pH等的变异范围分别为62.64%~71.53%、23.98%~29.53%、3.9%~17.9%和5.32%~5.07%,总变异系数分别为3.9%、6.7%、44.8%、1.53%,NaOH抽出物含量变异系数较高。落羽杉树干不同高度处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NaOH抽出物含量和pH差异未达显著水平;(3)16个落羽杉种源整体上综纤维素含量高,NaOH抽出物含量和木素含量低,经过进一步筛选后,部分种源可作为优良的纸浆林造林材料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草本类植物中稻草和毛竹为代表,采用元素分析、FTIR和31P-NMR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两种EMAL进行化学结构、性质的表征,同时运用TG-FTIR和Py-GC/MS技术对其热裂解特性进行研究。在原料的化学组成中,稻草的聚戊糖和抽出物含量较高,而毛竹的纤维素和木素含量较高。研究结果显示稻草EMAL含有丰富的G-型结构单元,毛竹EMAL主要以S-型结构单元为主,两种木素结构的差异将影响和决定热解性质和热解产物。此研究为木素在新的应用研究领域更有价值地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改性笋壳,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改性笋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因素是NaOH浓度,其次是浸泡时间,固液比影响最小.NaOH改性笋壳制备的最佳条件是:NaOH浓度为2mol/L,固液比为1∶2,浸泡时间48h.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改性笋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行为.改性笋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吸附活化能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4.
A fast and accurate method based on FTIR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the lignin content and its characteristic bands in alkali solutions. The work consisted of two main parts: 1) establishing a predictive model and 2) determin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he model was derived by applying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te analyses to a set of spectrum data obtained from selected IR absorption regions in the range of 1600 - 900 cm-1. The model was tested with spent liquors obtained from commercial pulp mills.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ve model is extremely high suitable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s,particularly for monitor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modern kraft pulp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There are abundant resources of Bamboo in China. Bamboo is ideal green material. Bamboo chips contain about 50% cellulose and 25-35% lignin [1-2]. They are biodegradable and recycled. The structure of lignin is complicated. In Bamboo, cellulose, lignin and hemicellulose invade each other and form an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tructur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lignin from the network by usual method. At the present time, most researchers on lignin focus the attention on …  相似文献   

16.
毛竹与樟子松木材孔隙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竹木材料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表征与直观观察相结合方式探索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建立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与组织构造的对应关系,分析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差异,研究孔隙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毛竹和樟子松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压汞法对材料的孔隙率、孔体积、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参数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材料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毛竹:导管、筛管、薄壁细胞和纹孔等部位。樟子松:管胞、射线薄壁细胞、纹孔等部位)进行观察,确定各组织结构所构成孔隙的孔径范围。【结果】孔隙率(毛竹47.58%、樟子松67.16%)及汞压入量(毛竹0.633 mL/g、樟子松1.596 mL/g)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内部孔体积显著低于樟子松。总孔面积(毛竹82.04 m2/g、樟子松18.16 m2/g)及中孔孔径(毛竹33.8 nm、樟子松445.0 nm)对比结果表明毛竹中大部分孔隙集中在孔径较小区域(32.4 nm左右),而樟子松木材中孔隙孔径主要集中在226.7、7 082.3 nm左右,造成毛竹孔面积显著高于樟子松木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毛竹中孔径11.3~100 μm范围内孔隙主要对应导管、基本组织中的薄壁细胞及纤维细胞。而835.0 nm左右孔隙对应基本组织及纤维细胞上纹孔。樟子松木材中孔径20 μm左右孔隙对应樟子松木材管胞; 而7 082.3 nm左右孔隙则对应具缘纹孔的纹孔口和射线薄壁细胞。此外,毛竹和樟子松木材中孔径小于1 μm的孔隙结构(毛竹中32.4 nm左右,樟子松木材中226.7、749.9 nm左右)主要位于具缘纹孔塞缘及细胞壁上。【结论】采用压汞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可以实现对毛竹及樟子松木材孔隙结构的表征分析,有助于分析竹木材料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然而,在通过压汞测试材料孔隙结构参数时,受墨水瓶孔效应影响,部分孔径较大的孔隙被认为是小孔,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后续研究应考虑竹木材料的孔隙形态,从而实现对竹木材料孔隙结构的全面准确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不同竹龄毛竹材表面颜色、润湿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竹龄毛竹竹材的表面颜色、润湿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竹龄增加,氙灯照射后毛竹素材表面颜色逐渐变暗加深,颜色变化越来越明显。1年生竹材润湿性最好,2年生竹材润湿性较好,4个月竹材润湿性较弱,4年生竹材润湿性最弱。随竹龄增加,竹材表面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木质素相对含量的差异较小;综纤维素含量在4个月至2年生之间逐渐降低,2年生时最低,2年生至10年生之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Laccaseisakindofcopper-containingoxidase熏whichwidelydistributesinplantsandmostfungi.Laccasecancatalyzetheoxidationofphenolicsubstances熏soitiswidelyusedinmanyfieldssuchaschemical熏environmental熏biologicalandpapermakingetc.laccaseInpapermak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