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信息     
《太原科技》2007,160(5):96-96
科技项目全国招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全面推进“绿色转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向全国公开招标44个科技项目,这些项目中的80%是促进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项目。经专家组评标其中41个项目评出中标单位。此次招标的“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绿色标准体系设计与研究”项目共有太原市质量与名牌协会等7家单位投标,最终由太原市科技战略研究院中标。这个项目将由太原市科技战略研究院牵头,太原市经济研究中心、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太原市标准化协会、太原市质量与名牌协会、太原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共同参与完成。项目将阐述绿色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准确界定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标准的内涵、外延和特征;提出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的太原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标准体系,形成绿色标准目录并提供全面实施绿色标准的政策体系和考核机制,为太原市加快绿色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太原市开展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科技需求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活动针对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的总体现状及科技需求,从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绿色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进行调研,并提出了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07,165(10):I0001-I0001
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是太原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行动,更是解决太原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2007年4月,太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的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太原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步伐。金秋九月,又逢全省科技大会和太原市科技大会召开,科技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显现,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07,163(8):I0003-I000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绿色产业体系和循环经济模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转型,建设创新型太原的有效途径。本期的"绿色转型"栏目,刊载太原市委常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耿彦波《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一文,文章认真分析了太原市的产业结构,提出太原市要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毋青松以《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题,论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并谈到杏花岭区作为太原市的中心城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五区并重"发展战略和"五大功能区"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毋青松 《太原科技》2007,163(8):3-5
推进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适应国内外绿色潮流的形势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核心内容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形态转变。近年来,杏花岭区作为太原市的中心城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五区并重"发展战略和"五大功能区"建设,呈现出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加快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社会和谐、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整体绿色转型,是太原作为资源型城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从2006年开始,太原市坚定不移地将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作为推动区域整体科学发展的战略着力点,发布实施≮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制定实施《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等27个绿色标准,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发展论坛连续举办7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太原、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方针,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太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届论坛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题.对新形势下太原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无疑对新形势下太原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太原市人民政府张政副市长在本期刊发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太原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一文中指出: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效突破当前资源制约、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雅利 《太原科技》2010,(6):34-36
绿色转型,核心内容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就是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对于科学把握形势发展要求、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主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太原的绿色转型是如何定位的?太原绿色转型的实践特色体现在哪里?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负责人范富。就全国上下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实践中,太原是如何有效地推进推进绿色转型的?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大局着眼,探讨了太原市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道路的监要性,从区域创新体系、平台服务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太原市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整体性和共同性,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变革。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大江大河上游,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环境污染严重,致使生命环境更加脆弱,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树立资源和环境有限的思想;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快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搞好环境污染治理;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投入,合理使用资金,使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体;就西方的发展理论来看,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经济视角到社会整体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转换过程。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构成发展内涵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了国防科技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西部大开发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配置资本为特征的,它要求人的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必然推动影响知识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创新发展。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人的持续全面发展构成了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而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实践,将有助于我们建立小康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形成了冰峰与火洲相依、沙漠与绿洲共存的独特自然景观。新疆历史上还是东、西方明交汇、众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历史化与民俗化的内涵极为丰富,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和公元前13世纪就已形成的“古玉石之路”,给后人留下了遣存丰厚的人旅游资源。亟待人们去研究和开发。本分析了我国加人WTO和西部大开发形势下,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前景。优劣势条件,提出了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一是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 ;二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从观念的转变、信息服务的深化、图书馆学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在西部大开发中得以尽快地发展,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必须提高开放的程度,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必须给予政策和物质支持,增强发展的后劲;必须办好民族教育,夯实发展基础;必须用好自治制度,拓宽发展的路子;必须搞好民族团结,聚合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国内外无铅易切削黄铜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以其他更环保的元素替代铅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从切削性、力学性能、热锻性和耐腐蚀性能方面总结了新型易切削黄铜的优缺点。对当前已经应用的无铅黄铜,特别是铋黄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铋黄铜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熵权法、DEA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5—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效率,以及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而得出研究区域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趋势、耦合协调类别和类型,同时探索其时空特征.研究认为:2005—2013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类型虽以倒"U"型为主,但发展水平总体上升;"经济带"沿线中部和东部城市以规模报酬递减为主,西部以递增为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效率的耦合协调度指数波动变化,耦合协调类别在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间交替变化;协调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其耦合协调空间特征呈现出从东到西高低相间分布的格局.最后,提出注重经济优化提升是研究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