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晓 《科技信息》2009,(12):107-107
《A Day's Wajt》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可以将其作为研究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了解其思想世界的一个蓝本。本文笔者另辟蹊径,从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展开叙述,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并对其做出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放生羊》是次仁罗布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入选了当代最新作品排行榜,并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作者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人类的共通情感,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和情感的个性,而且还具有人类情感的共性。文章从对痛苦的沉思、对快乐的感悟、对愿望的追求三个方面来解析作者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寻找,以此来解读这篇平淡中蕴含着美好情感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五月出版了《骆宾基短篇小说选》,这个选本集中了骆宾基短篇小说创作的精华。 《北望园的春天》是解放前骆宾基前期主要著名的短篇小说的汇集,它包括(老女仆》、《乡亲—康天刚》、《北望园的春天》等篇,它和后来一九四五年在四川重庆写的《一个坦白人的自述》,一九四六年在上海写的《由于爱》,以及建国后一九五○年写  相似文献   

4.
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比起他的中、长篇来,数量不算太多。茅盾自己曾经说过:“至于短篇小说,我写得不多。因为我觉得写短篇小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或许比写长篇还难些”。他从1928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创造》起,到1948年写完最后一个短篇《春天》止,20年间只写了5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虽不乏一些脍灸人口的佳作,但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胜仗》是蹇先艾先生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一篇小说,曾被蹇老收入1936年4月出版的《踌躇集》。可能由于思想性的缘故,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自选集《蹇先艾短篇小说选》时,蹇老从百来篇短篇小说中选出25篇,没有选它。几十年来关于蹇老小说的研究、评述中,它也鲜被提及。显然,它不是蹇老的上乘之作。尽管如此,我们读到它的时候,被它那朴实隽永的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深深打动,从中感受到了契诃夫式的简洁明快、含蓄深婉,感受到了鲁迅对旧中国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怜悯和鞭挞。因此,我认为,探索研究它的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为分析文本,简要分析了海明威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隐藏主题和省略人物情感等.  相似文献   

7.
巴金的艺术创作虽然以长中篇著称,但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短篇佳作。要了解巴金创作的全貌,探讨其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到一九七七年发表《杨林同志》,解放前后巴金共写了八十五篇短篇小说。其中,解放前写的分别收入十三个短篇小说集内,解放后写的十四篇收入《英雄的故事》(小说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巴金的短篇创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贯穿了巴金创作的各个时期,因而也就成为巴金思想和创作发展轨迹的鲜明体现。其中不少作品发表之后,立刻引起文艺界  相似文献   

8.
尤多拉·韦尔蒂和凯瑟琳·安·波特同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两人的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的生活。两人的短篇小说作品《熟路》和《威塞奥尔奶奶的弥留之际》堪称短篇小说的典范。两篇小说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刻画了性格坚强,命运多舛的女性,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冰心与胡适1919年,中国文坛上突然冒出了一位"冰心女士"。这年9月18日至12日的《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冰心的"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冰心"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接着,短短四年间,冰心创作了短篇小说30多篇,散文近  相似文献   

10.
莫言以长篇出名,但事实上他的短篇小说艺术也极为精湛,除了《白狗秋千架》、《冰雪美人》、《倒立》等以表现人生和苦难等的名篇外,就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言,《木匠与狗》可以称得上是一篇难得的小说。形式产生意义,幽晦的人生哲理正是通过复杂多变的叙述来表现,而这种独特的方式正是使虚构变真实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天的等待》是一篇大家都比较熟悉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从表面上看来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但是这平凡的外表下面却深藏着丰富深刻的内容。作者正是凭着他扎实的含蓄艺术,以简洁含蓄的语言来表达那丰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白象似的群山》:一种新历史主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象似的群山》收录于1927年出版的海明威第二本专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它是海明威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可以从新历史主义角度的两个方面来解读海明威的此篇短篇小说:即海明威生活经历对该文创作的影响,以及文中男女主人公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我"的"逐字重述"讲述了一个饱受奴隶制磨难却看似乐观、坚强的黑人妇女形象。作者马克·吐温非常善于运用语言来刻画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从而深刻揭露社会的真实。运用伊瑟尔的阅读行为理论来分析该短篇小说的不同视角,发现作者对待种族问题只停留在叙述层面和白人单方面立场上,其文本意义并没有深刻揭露该问题的严重性及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发表于1930年,是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自发表以来就受到许多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时间证明它是一篇具有很大魅力和价值的短篇小说。本论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在句法,修辞、语篇等各个层面,对威廉·福克纳写作的文体风格进行分析,揭示其文体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福克纳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莫伯桑的《项链》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它历来被视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在许多国家里,它被编入大中学校的教材;不同编者选编的《世界最佳短篇小说集》,它也是当然的入选之作。《项链》成功的奥秘何在?这是短篇小说创作者和评论家都关心的问题。本文拟从艺术结构上谈谈它的成功之处。“奇特的脚需要奇特的鞋”(索尔·贝娄语),从相对意义上说,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容都是奇特的脚,它们都必须穿上奇特的鞋——即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表现形式。《项  相似文献   

16.
挖掘人性的最深处──谈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中文系921班李学红一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从《沉香屑·第一炉香》开始,先后有《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等10多篇问世,大致创作年代在1943年至1949年间。其短篇描写的多是“普通人的传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和谐、纯朴的赞歌──评《双飞鸟》等三篇小说李起朝由于种种原因,老挝当代文学尚无鸿篇巨制,短篇小说也为数不多。间有佳作,也因评介文章太少而鲜为人知。本文试评老挝作家乌丁·奔亚翁的《双飞鸟》、《草灰包》和《惜母》三个短篇小说(均见作者的短篇小说集《惜母》...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短篇小说能手莫泊桑(1850—1893)与俄国的契珂夫齐名,他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在世上虽然只活了四十三年,但却给人间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六部长篇,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举世闻告,很有特色,其中著名的有《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龙老爹》、《项鍊》等。《我的叔叔于勒》是这些流传较广的作品中脍灸人口的一篇。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单纯、简炼、色调鲜明,具有丰富深刻而又准确真实的细节,有着简明紧凑的叙述技巧,引人入牲的情节,和一个往往使人“永远也料不到的结尾”。另一位短篇大师契珂夫曾这样赞叹道:“要想成名是越来越不容易了,你知道谁引起这种变化的吗?是莫泊桑。他作为语言艺术家,向作家们提出了那么高的要求,以至于他们再不能照旧的方法写作了。”  相似文献   

19.
 这个题目是一篇小说的题目。伍中正发表在《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5期上的小说用的就是这个题目(2013年第11期《读者》摘发了这篇小说)。这篇小说颇有意思。小说寓意很深,就像一篇哲学论文——“谁来证明你的马?”今天的“主编心语”就从这个故事谈起。  相似文献   

20.
"诗三百"感物起兴,多举鸟兽虫鱼草木之名,《诗经》涉及昆虫描写的共17篇,集中于"风"、"雅"两部分,其中"风"诗8篇,"雅"诗9篇。纯粹从昆虫的自然属性去描写,在《诗经》中有8篇。描写昆虫,运用饶有意味的形式,即"比"的手法,来表达当时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在《诗经》中《螽斯》、《硕人》和《东山》篇得到印证。昆虫在《诗经》中被赋予了某种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赞或讽,成为作者情感的载体,虫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蜉蝣》、《无羊》、《小宛》、《小弁》、《青蝇》、《荡》、《瞻卬》诸篇中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