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贿赂之行古已有之.然而,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对贿赂之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妨回望古时的一些清官廉吏,他们的品行和做法依然值得今入学习和借鉴. 公孙仪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宰相,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想求他办事的人纷纷送鱼上门,却都被公孙仪一口回绝了.他的弟子很不理解:“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呢?”公孙仪说:“吃几条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到那时,我再想吃鱼,这些人肯定不会再送给我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自己能够经常买鱼来吃.”  相似文献   

2.
<正>起意约程抒一做启明星采访还是因为他在微信里写的那首以启明星为主题的藏头诗,经启明星通讯刊发后群里一片赞语,看了这首诗后我隐约感觉这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当时除了他的身份上海优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外,其他都不知道。上周我们按约定到了位于闵行总部一号创业园区内的优熠公司,那天外面气温很低,但一进公  相似文献   

3.
电影《手机》里的费教授有一句口头禅:"做人要厚道",尽管这句话从费教授的口中说出来显得有点让人发笑,但意思还是正确的.做人不厚道,做事就会没良心.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种类植物的种子都藏在果实里,在被鸟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食用后,通过排泄得以散播.辣椒种子的传播途径也是如此.但如果植物种子在被啮齿动物吃掉后,又经过了它们的消化,那就几乎不能再发芽了.因此,许多植物的叶、根或果实会产生毒素或难闻的气味以吓退这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胃老是不舒服,经常会打嗝,泛酸水,有时候一开口说话气味很重,可能是胃酸反流吧,不知情的以为我不刷牙个人卫生不好呢.问过一个做医生的朋友,他建议我去做胃镜,后来也去了,腹部B超、电子胃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全做遍了,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依然存在.严重的是,这一个月来没有食欲,吃点东西,腹中胀气,没法子,吃了些助消化的药,可是也不见效,整个人是越来越瘦,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胃癌,心里特别恐惧,又不敢和家人多说,怕他们担心.听说癌症一开始都是很难查出来的……"王吉安先生在QQ上与心理咨询师聊起此事忧心忡忡.他说自己去年刚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按揭的压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妻子收入并不高,孩子也只有5岁大,家里经济负担挺重的,所以,为了多赚些钱,他每天像上了发条似的,很辛苦也很疲惫,常常是腰酸背痛、周身乏力,还经常失眠.他说现在最害怕的就是看医生,整日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6.
"雪人"之谜     
1920年年初,一队苏联红军士兵被派往第比利斯(今格鲁吉亚首都),执行一项增援反击的军事任务.可是,在穿越高加索山脉的行程中,整队人马却神秘地失踪.对此,红军司令部大惑不解,而当地老百姓则平静地说:"这100多人都被雪人掳去做丈夫了……"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科学与创造,许多人都觉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与自己无关。其实,这是对科学与创造的误解。“什么叫科学?钻进去就是科学。科学在哪里?就在你鼻子底下。”美国人寒春说得是何等好呵!心理学家认为,创造能力是人脑的机能,除了白痴或脑病患者外,每个人天赋的创造力差异不大,人人都有创造力。只要破除迷信,坚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科学与创造就在“你鼻子底下”。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原是一个药房里的学徒。他在制药劳动中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他把那个药房里所有的化学名著都研读了一遍,并做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室老师: 我是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学生,从去年我父母闹离婚开始,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变了.平时,他们一门心思闹离婚,很少来问我的情况,好像我不存在似的,我有事情跟他们说,他们总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好像他们的问题都是我造成似的.有时他们又会觉得我很重要,爸爸会要求我站在他这一边,不要理睬妈妈;妈妈会命令我站在她这一边,说考验我到底有没有良心?我觉得我好不幸,爸爸不疼,妈妈不爱,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我真的很害怕,但每天在学校里又强迫自己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担心家里的情况被同学们知道.我也看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有的书上说离异家庭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你能帮助我吗?  相似文献   

9.
远处是焖豆子般的枪声。反法联军就要攻到巴黎。巴黎理工大学的学生纷纷要求上战场,保家卫国。可拿破仑却给这群热血青年们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我不能为了打赢一场战争,”他说,“杀死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相似文献   

10.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未知的汇票。惟独今天,是你拥有的现金。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牢牢抓住“今天”,那么,你也就抓住了一生。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它飘浮于回忆里,沉醉于美梦里。当它驻足于繁花草地凝视一片片飘零的枯叶时,当  相似文献   

11.
星巴克在故宫开了6年,6年来两者相安无事.现在,央视名嘴芮成钢突然站出来说,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文化的糟蹋.突然间两者就不合适起来了,赞成者甚至无限上纲,认为这样有损国格.这就好比一个中国人身上穿件西服,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突然有一个人说你,看他一个中国人竟然穿洋装,真是糟蹋中国文化啊,于是众人都指着西服大骂.这对一件衣服或者一个咖啡店来说,真是有点无法承受之重.因而笔者认为,与其说这是一个根本的文化冲突,不如说是一件人为制造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又是五一长假,旅游结束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留连忘返的,而归来后更是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孩子们的脑海里一天到晚就会出现游玩的情景,大人们也没有激情做家务,更不用提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做准备了.疲倦、心情烦躁,针对这种种的"节后残留症",专家们建议要科学地调整才能及时地回归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 明天,是一张未知的汇票. 惟独今天,是你拥有的现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牢牢抓住"今天",那么,你也就抓住了一生.  相似文献   

14.
正"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你大概会觉得,兜售一项要让你永远消失的服务会很困难。但假如你挑对申请人,假如你施加恰如其分的游说,呃……我的意思是,拿这个家伙为例——他叫杰弗里·查默斯,60岁,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他的申请表里就这些内容。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  相似文献   

15.
我是1月14日就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到任不久就接到邀请,希望我给学生做一个演讲.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与同学们一起来聊聊.我经常说,如果大学校长不关注他这个学校里最大的群体--大学生,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  相似文献   

16.
最近,科学家在巴哈马、巴拿马、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考古发掘出一些烧焦的陶瓷炊具遗迹,研究人员在将其进行研磨并对得到的粉末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们竟然都含有辣椒.由于辣椒在烹制时大都会被吃掉,极少留有遗存,因此之前没有太多证据显示史前人类食用过人工种植的辣椒.而这一考古新发现表明,美洲人至少在6000年前就开始种植辣椒了.  相似文献   

17.
@@@@《卡拉是条狗》的导演路学长曾讲了自家狗的情感故事。他说,他以前根本不喜欢狗,但他的妻子却是一个“狗迷”。他们养的第一条狗是在妻子拍戏时。那次,她在外地拍戏大概要一两个月,她打电话给路学长说,“烦死了,没一个熟人,觉得孤独,要买一只狗做伴。”路学长同意了,但他要求她拍完戏后就地把狗送人,不要带回家。@@@@等她拍完戏回来,路学长到机场接她的时候,刚进大厅,就听到满大厅的狗叫声。原来妻子把狗偷偷放到行李舱里,上飞机之前给狗吃了一片安眠药,但因为行李舱声音特别大,所以狗根本没睡着,还受了惊吓。那次惊吓让这狗的心理产生了阴影,直到现在它的胆子还是特别小。@@@@其实,豢养过宠物的主人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宠物似乎和人类一样,也有情绪感受和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丁喜 《科学24小时》2021,(10):52-53
秋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秋游……每当有团体活动时,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烦恼:虽然平时人缘不错,此时却没有特别想做搭档的同学;跟班里的同学关系都还可以,但他们却很少主动邀请你组队……明明自己是个看起来外向活泼的人,却屡屡遇到这样的事,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孤独呢?这难道就是"外向孤独症"的表现吗?  相似文献   

19.
Oh,眼泪     
1我的一个朋友,前阵子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的喉结那里鼓了出来,越来越粗,最后,变得像青蛙的声囊一样。他只要一开口说话,脖子上就会鼓出一团亮亮的、白白的水泡状物体。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他的喉部有一块"帕斯卡达综合水肿",通俗点说,就是他的喉咙那里卡了一个圆滚滚的水球。这个水球是怎么来的?医生说从拍的片子来看,大概是从眼眶上方泪腺窝里导流来的。这么说,就是眼泪都流到喉咙这儿来啦?虽然是个莫名其妙的怪病,但仿佛也没什么别的影响——只要不开口说话,这一团卡在喉咙里的眼  相似文献   

20.
我想重点谈一下当前很热的克隆人(个体克隆)的问题。很多人对此很恐慌,一些国家已立法予以禁止,但是否禁得了?1998年一家美国公司(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把人的体细胞移植在去核的牛卵细胞里。多利羊是羊的体细胞同羊的去核卵细胞融合后发育而来的,现在将人的体细胞移到牛的去核卵细胞里,而且据说在体外已开始像胚胎一样进行细胞分裂,但实验到此为 止没再做下去。 做这项工作的那位科学家有 一段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他 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读博士学位 时,就在实验室将自己的细胞移 植到兔子的去核卵细胞里,并进 行了分裂,后为他的导师发觉并 制止。他拿到博士学位,到那家 公司后不久又故态复萌,将自己 脸颊上的细胞移植到去核的牛卵 细胞里。这更引起大家的反对, 万一由此搞成的东西算什么?因 为牛的卵细胞不可能移到人的子 宫里去,如果移到牛的子宫里, 生下来的东西算什么?后来实验 没再做下去,但此事已引起大家 的注意,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马 上就上去了。 1999年初,韩国大学一家医 学院做了人的体细胞克隆,把妇 女的卵丘细胞移到妇女的去核的 卵细胞里,在体外让其分裂,这一实验做到胚胎细胞分裂,没有再做下去。 克隆人究竟该不该?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