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起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人们马上会想起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乌拉尔地区就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只是它一直未被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2.
最新数据表明,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的清理工作其规模堪比当年的切尔诺贝利。随着福岛核电站反应堆造成的直接威胁渐次缓解,工程师和科学家正面临着一个可能持续数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核辐射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受海啸冲击后发生了严重核事故, 并造成放射性核素的大量泄漏. 事故发生后, 在西安开展了3个月的大气放射性核素监测, 获得了131I, 134Cs, 137Cs和133Xe等核素的浓度数据, 并结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西安的监测数据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测数据对本次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泄漏核素到达西安的可能路径. 从传输路径分析来看, 福岛泄漏核素的扩散主要受西风影响, 但在太平洋局部出现的反气旋和源项的连续释放特点, 使泄漏核素到达中国的大气传输路径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核让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知道它,是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的两颗原子弹开始的。一开始,核的名声就不好。近年来,接连发生的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两次严重事故,再一次影响了核的名声,使得一些人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怀疑和担心。特别是,随着我国浙江泰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厂的建成投产,人们普遍关注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原子反应堆。提起核反应堆,总有人担心它会不会像原子弹一样发生爆炸或引起灾难性后果,事实上,核反应堆是一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全球核电工业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和全球安全项目的物理学家、美国西格马赛(Sigma Xi)自然科学学会杰出讲师拉玛纳(M.V.Ramana)在接受《美国科学家》杂志主编费尼拉·桑德斯的视频采访中,以能源生产为背景,探讨了世界核能发展趋势和公众对能源产业的看法,以下为采访摘要。问:与之前其他核反应堆事故相比,福岛事件产生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6.
自然信息     
苏联重新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调查在切尔诺贝利发生核事故4年后,1990年苏联又重新对这场事故的责任进行了官方调查。原先的调查团是在事故发生后很快成立的,它把责任归咎于操作者的失误。现在一个新成立的、独立的调查团已由国家核工业安全委员会召集起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6,(11):47-47
核泄漏事故受害者12岁的娜塔莎·波波娃和8岁的瓦季姆·库列绍夫。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对数以万计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影响。娜塔莎生来就患有头小畸症,瓦季姆患有骨骼疾病,并且精神错乱。2005年7月21日,白俄罗斯,莫季罗夫Robert Knoth的此幅作品荣获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人像组荣誉奖。Robert Knoth,荷兰摄影师,43岁。曾与绿色和平、无国界医生、荷兰难民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合作。摄影作品曾多次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美国PDN奖、捷克最佳新闻图片奖和荷兰“Zilveren Camera”上获奖。与绿色和平合…  相似文献   

8.
<正>福岛核事故让美国对是否重启核反应堆建设激烈讨论,但最终还是批准了自1978年以来的首个新核反应堆建设项目。据Nature 2012年报道,2012年2月9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签署同意了自1978年以来美国的首个新核反应堆建设项目,这标志着美国核能复新的开始——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核能复新的结束。位于乔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的巨型公司——美国南方电力公司,自此可以在韦恩斯伯勒附近的沃格特勒(Vogtle)核电站推进一对西屋电气AP1000核反应堆建设进程了。然而,在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9.
正在急需脱碳的背景下,发电量达全球1/10的核电行业必须就反应堆的研究、设计、监管、选址和废料等问题征询公众意见。10年前,威力巨大的地震与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引发了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灾难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此次事故发生时,人们对新一轮核能技术以及它们在实现低碳未来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抱有新的希望和未经考验的乐观情绪。  相似文献   

10.
慕士塔格7000 m海拔处钻取的一根长度为41.6 m长的冰芯中的总β活化度随深度变化不仅记录到了1963年热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参考层, 而且更清楚地显示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所产生的放射性峰值. 这标志着这一核灾难事件清楚地保存在中国西部帕米尔高原高海拔冰芯记录中, 而且可以作为附近高海拔地区冰芯定年中另一个重要的放射性参考层.  相似文献   

11.
我们如何为2020年的新技术提供能源?这将取决于人类对大气变暖威胁的反应,如果说全球达成碳排放协议已为时不远,那么电力生产的重大变化已开始对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法国、德国和美国已完善了新一代压水核反应堆核电厂,风力、水力和潮汐发电也正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蓝Yu祥 《世界科学》1991,13(8):46-48
去年10月12日,核安全委员会发表了1989年核安全年报.为了回答民众对切尔诺贝利事故激发的不断增长的核电站安全的关心,该报告就"核电站的故障与失灵和吸取教训等"问题,着重审查了日本核电站安全保障的概念以及它们与故障、失灵的关系.该报告也提出了当代大事件(故障、失灵和其他事件)的详细  相似文献   

13.
“熔堆”(meltdown)事故被认为是核反应堆最终的事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2号核反应堆在1979年3月28日清晨大约经历了三个小时以后,终于酿成了一场接近熔堆的灾难性事故。设想在最坏情况下,一场熔堆事故发生的情景:熔堆事故首先是由于燃料周围循环冷却水的失水而造成  相似文献   

14.
<正>王蛇能杀死并吃掉比自己块头大20%的其他蟒。它们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呢?以前这一直是一个谜。现在,科学家发现,其实,这全在于它们能把自己的猎物挤压得够紧。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了三种王蛇和隶属于另一类蟒的三种鼠蛇。他们查看这些蛇的身体尺寸所对应的肌肉量,并对98只活蛇  相似文献   

15.
如何防护可裕于水的铯、锶寺放射性元素是核泄漏事故中的一大难题。最近,日本金泽大学的太田富久教授与一家企业合作开发出一种粉末物质,可以吸附沉淀的铯、锶,有望用于处理受福岛核污染的积水。这种粉末由天然沸石等几种矿物和化学物质组成,太田教授利用不再有放射性的铯做了实验,  相似文献   

16.
过去50年里计算机对科学与工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已众所皆知,然而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冲击可能会更大。1993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计算机与电子通讯的融合,在显著提高美国研究工作者的成果数量和研究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要实现这种潜力,一个主要步骤是将科研人员群体的兴趣与计算机科学及工程人员群体的兴趣尽可能多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高度集成、面向工具的计算与通讯系统来支持科学合作,这样的系统可称之为“合作实验室(collaboratories)”。“合作实验室”这一名称是由威廉·伍尔夫(WilliamWulf)教授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并非所有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海啸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海底的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可怕的大海啸,进而导致福岛核电设施发生爆炸、核辐射物外泄,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并非所有的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滔天巨浪。  相似文献   

18.
并非所有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海啸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海底的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可怕的大海啸,进而导致福岛核电设施发生爆炸、核辐射物外泄,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并非所有的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滔天巨浪.例如,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甚至将震中康塞普西翁市向西推移了3m多.当时整个太平洋立即发出了海啸预警,说是从智利沿海到日本东海岸,几天后巨浪将吞噬一切.受此影响,预计将承受最大冲击的夏威夷人心惶惶,数千人从海滩匆忙撤离,但是这一切最终并没有发生.相反,2010年4月7日发生的印尼7.7级地震却引发了海啸,造成数百人死亡和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日本NHK电视台在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实况转播中,有很多清晰的现场画面,为了免遭辐射伤害摄制组是从远在30千米以外的直升机上拍摄的。如此远的距离突显了摄像机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20.
●放眼未来,日本科技的核心问题是:是否还要继续依赖核能。尽管日本在去年春天所经受的三次灾害——地震、海啸和福岛核反应堆核心熔毁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日本科学界并没有抱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