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尼摩妮西专司生灵之记忆,于是她的名字也就成了"记忆"一词的最初来源.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记忆,这是所有学习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虽说好记性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的理解,但拥有一个扎实的记忆功底,对学习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韦氏智商测定"中就有一项关于记忆水平的测试项目--数字记忆广度:由提问者说出一串数字,让被试者依次重复,然后根据被试所能重复的长度给予评估.  相似文献   

2.
1.模仿为主,缺乏开创性的成果对于后进国家,学习和模仿当然是发展的捷径;而且真正学习理解透彻了,也就是改进和创造的开始。但是,单纯的模仿只是重复已有的结果,不能获得新的知识。事实上,我们在各个领域都缺乏开创性的成果,如开辟一个小小的研究领域,发明一种前所未有的应用,生产一种本质上有所不同的产品,等等。 2.互相在低水平下重复、浪费研究课题相互重复,研制发展工作互相重复,一窝蜂地赶某一个热门,在我国是相当严重的现象。在一个时期到处都要研究“激光光谱”、“图像处理”;到处都建立“激光研究所”;上百个工厂研制He-Ne激光管,数十家工厂研制YAG晶体;大到千瓦级CO_2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博大精深,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投入到文言文复习中,提高复习效率,是语文教师长期探索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采用课本剧编演和擂台赛的形式复习能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激情,运用比较迁移拓展方法复习,激活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根据中考考点梳理文言文知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生水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虚拟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李华 《科学》2002,54(5):20-23
世纪之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浪潮冲击着每一个角落.从数字地球、数字北京、数字长江,一直到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企业等,其中的时代意义非常明显,即借助于信息技术重新描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以期获得新视野、新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数字化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即把人类文明建立在数字化媒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记忆对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处于学知识长本领阶段的学生,记忆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但学生们却常在记忆观念、记忆方法方面陷入诸多误区,以致影响了学习甚至于前途.具体的表现大致有两种:一是有些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平时不抓紧复习,一到考试前就搞突击,而考出来的成绩却并不很差,因而洋洋自得;还有一种是平时刻苦学习,从早到晚都在读啊背啊,而一旦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以上现象反映出学生陷入了误区:①平时不必重视记忆的积累,因而临阵磨枪--不快也光,②记忆就是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6.
为了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有必要安排高一新生进行初中化学知识的复习,从而实现夯实基础,培养技能,消除不适应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潘晏 《世界科学》2006,(2):18-19
当今世界,能够有机会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人仅占总人口中很小的一部分,更不用说要获得诺贝尔奖了。但如今,杰拉德·霍夫特(Gerard!tHooft,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正试图改变这一切。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物理学这种知识,它能激发人们投身于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从事的那种科学事业。目前,霍夫特以此为目的建立了一个物理学网站(www.phys.uu.nl/ ̄thooft/theorist.html)。按照他的意图,你所需要的就是上网、开动脑筋和发愤用功了。这个网站是为那些“全心全意想要获得他们自己的诺贝尔奖”的人而开设的。不久前,《新科学家》杂志记者阿曼达·杰夫特(AmandaGefter)采访了霍夫特,以下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8.
面对每年科学数据量的成倍增长,亚历山大·斯扎莱(AlexanderSzalay)和吉姆·格雷(JimGray)分析了从纸质记录本演化为巨大的在线数据库的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行数据共享的标准问题——很久以来,科学家们就被训练成在实验室记录本中记录下实验数据和观察过程,以便用它们分析实验结果。其他人也可以依据这些记录重复他们所做的实验,伽利略、曼德尔、达尔文也都是如此。当记录下的数据量不大,即时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的时候,这种工作方式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在现代科学几乎所有的学科里,数据量每年都在成倍成倍地增长,而且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过…  相似文献   

9.
<正>心海波澜17岁的小胡是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性格有些过于要强。最近他不知怎么了,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达不到预定目标。他每个双休日都补课,从早上8点到傍晚5点半。平时,父母也不让他看电视、玩电脑。有段时间他压抑到不行,就去超市买了两把小刀,回到家后就开始割手背,最后在左手手背留下了四条疤。  相似文献   

10.
岑月华 《科学之友》2009,(7):129-130
文言文博大精深,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投入到文言文复习中,提高复习效率,是语文教师长期探索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采用课本剧编演和擂台赛的形式复习能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激情,运用比较迁移拓展方法复习,激活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根据中考考点梳理文言文知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生水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因特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广阔无比的学习空间.在这个新世界里,将不存在任何障碍,凡有志于获得知识的人都将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编织一个覆盖全球的教育网络,而一场静悄悄的、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正在席卷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崔澂 《科学通报》1965,10(5):377-377
解放前,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只研究基础理论问题,严重脱离生产实际。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下,通过学习,深深地体会到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方针的正确性。但如何把植物生理研究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对我们植物生理学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植物生理学工作者要联系生产,就必须到生产前线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理  相似文献   

13.
歌诀学习法     
培根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就如同在黑夜中行走."为了帮助青少年花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知识,使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并且学得充满乐趣,我们向大家推荐一种歌诀学习法.  相似文献   

14.
重复刻板行为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V)对重复刻板行为进行了分类,并更新了对重复刻板行为的诊断标准.目前针对孤独症群体的研究多关注患者的社会性损伤,对重复刻板行为的关注较少,重复刻板行为的发生机制也尚不明确.本文基于DSM-V,简要介绍了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的最新定义和分类,总结了测量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的传统和新手段,介绍了重复刻板行为发生的神经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及其他影响因素,并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针对重复刻板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常,人们对以前遇见的事物和识记的知识会遗忘。其实,这遗忘不能说是真正的遗忘,而是人脑对信息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信息在人脑内部的一个复杂的变换过程。我们遇到一件事,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忘记.但如果有人提到与这件事相关的事时,我们就会回忆起这件事。由此,说明对事物的遗忘不是完全的信息消失。人脑对外界新信息吸收后,并不是像录像机一样马上把这些信息存贮起来,而是经过一个处理过程,把外界的信息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因子",这些信息因子再去影响和作用大脑细胞,存贮起来。当我们需要时,这些信息因子又重新组合起来,复现原始信息。人脑每天要吸收许多新信息。如果一些信息对人脑的"刺激"大,则这些信息因子的重新组合能力也强,反之,则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键能变小,于是信息因子之间的组合能力也变弱,这就形成了遗忘。  相似文献   

16.
猫腻1:最低还教 只要你每个月交付最低还款额,就能享受5/10 000的循环利息的无限期借贷. 最低还款通常是透支额度的10%,也就是说我们透支5 000元,只需要还上500元左右就能避免高额的滞纳金. 这就导致大家不知不觉地认为只要每个月按时交够最低还款额度就可以了.循环利息每个月也只有几十块钱而已,多了也就刚刚上百.而银行主要就是盯住这个循环利息,靠这个赚钱.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本文探讨了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自主探索新知、自主练习、学习情况自我反馈和自主整理复习等方法,网络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要以为有了充足的知识准备就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缺乏必要的应试技能,你的水平和潜能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使你本该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不该失去的分数反而失去了.也许,你理想中的大学由此与你擦肩而过,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考试前你花一点时间学习应试的知识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5,(7):60-60
大脑可塑性,也称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所具有的识别建立在新的经历上的神经通路的能力。如我们所知,我们通过别人的指导或自己的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了学到和记住这些,大脑必须具有代表这些新知识的永久的功能改变。大脑所具有的这种伴随着学习过程而不断改变的能力就叫大脑可塑性。  相似文献   

20.
真没想到,《超级学习方法》的经验谈竟然同大脑的功能如此吻合。特别是那种拿个单词本硬往脑子里灌的零散的信息灌输式学习方法,不知给各位学生带来多少无谓的辛苦。 重要的是,要把学习的内容互相串联起来(学习系统化),使大脑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系统化呢?有人认为要先使学习内容图式化,然后再去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到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网络,而且这些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也会通过对它们各自的价值判断逐渐明确。于是,对那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