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自1977年以来,日本水下医学会高压氧疗法委员会(UMS)规定了高压氧疗法(HBO)作为内科治疗的一种方法。在治疗时,病人密闭在压力舱内,呼吸大于一个大气压的氧。历史上,1662年,汉肖(Henshaw)建造了临床应用的高压舱,1960年波莱玛(Boerema)等确立了有关高压氧的生理基础。日本医学科学家和临床医师不久便开始在不同的治疗领域中证实他们的种种设想。日本高气压疗医学会是由桧本、桥本教授及其同事创立的。从学会成立以来的18年,可分为三期。  相似文献   

2.
崔人镜 《科学通报》1984,29(7):441-441
高分压氧和高压氧对机体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在实际潜水作业中和临床高压氧治疗中都经常涉及,因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颅腔是一个容积相对固定的腔隙,颅内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的相对恒定,维持正常颅内压力。颅内血液是唯一能很快起变化的成份,脑血流的变化直接影响颅内压力,同样,颅内压力的变化也可影响脑血流。已有实验证明,脑血流变化与颅内压力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深达40米、相当于12层楼高的世界最深游泳池,不久前在意大利建成。这座泳池的水温全年恒定在32~34℃。它有多个宽度在1.3~12米之间的平台,表面长度21米,宽度18米,但随着深度变窄成井洞状。在这个泳池里,可进行自由潜水、水肺潜水、水下洞穴探险、水中健身和水中按摩等。它还有一个独特的悬挂式全透明水下  相似文献   

4.
十月的一个清晨,马来西亚沙巴州世界级的潜水胜地诗芭丹岛,这时的海岛看起来很安静,但实际上在树林的掩映中有很多兴奋的潜水员,已经在准备着这一天的第一次潜水了.  相似文献   

5.
十月的一个清晨,马来西亚沙巴州世界级的潜水胜地诗芭丹岛,这时的海岛看起来很安静,但实际上在树林的掩映中有很多兴奋的潜水员,已经在准备着这一天的第一次潜水了.  相似文献   

6.
绘画治病     
XaйKNH  P  丁淑华 《世界科学》1989,11(4):44-46
这可能吗?与医学没有关系的画图怎么能在现代药物无能为力的领域中起作用?国外把此法叫做艺术疗法。我们认为,用绘画疗法这一术语更加合适;它反映了用于医疗目的活动特点(类似的有音乐疗法、读书疗法)。绘画疗法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神经-精神失调。这种方法逐渐应用在神经和内科临床方面。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7.
喜欢上潜水这项活动之后的每一个长假,我们就早早制定好潜水的计划,2005年的“十一”我们选择了号称“千岛之国”的马尔代夫,希望能在那里邂逅海洋中的巨人——鲾鲼。为了增加遇到鲾鲼的机会,我们这次安排了船宿,吃住潜水都在船上,能探访距离岸边更多更远的地方。鲾鲼属于鲼形目的鲾鲼科(拉丁名Mobulidae;英文俗名DevilRays-魔鬼鱼或MantaRay-毯子鱼)。马尔代夫海域常能看到的无刺鲾鲼是鲾鲼属中体形最大的,翼展可以到4~6米,它看起来像是一块菱形的毯子。著名的F117轰炸机就是仿造它的体型设计的。按照惯例,每天我们都会与导潜沟通潜点…  相似文献   

8.
正或许是因为在陆地上生活太久,人类一直对神秘的水下世界充满向往。而潜水,正是我们走入这个神秘世界的最简单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变身人鱼,去奇妙的水下世界逛一逛……不断更新的潜水技术生活在海边的人很早就开始潜水捕捉鱼类,或者采集珍珠、珊瑚。为了在水下逗留更长时间,古人又发明了潜水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描写了潜水钟的应用。16~17世纪,潜水钟已经发展成重要的潜水工具。简单来说,潜水钟就像是  相似文献   

9.
拍海龟     
“十一”长假,我同北京潜水人俱乐部的朋友一起“朝拜”了潜水人的“麦加”——马来西亚的诗巴丹岛。那是一个被银沙覆盖的小岛,除了几家潜水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来打搅这片净土。这也使得海龟(Greenturtle,Cheloniamydas)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天堂,除了潜水时必定能见到它之外,晚上还能有机会“偷窥”到终生只有产卵才会上岸的海龟。上岛的当晚,吃罢晚餐,天渐渐黑了,我们提出想看看海龟上岸产卵这久负盛名的景象,潜导请示后,行动被批准。于是4个潜导带着分成两组的我们背向绕岛而行,我们被要求安静,未经允许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海底资源和军事目的之需要,科学家研制各种潜水器,发展潜水技术,进行海底科学研究与实验,人类在开发海洋的征途中已向深海挺进。为有效地展开基础研究和实际试验,科技人员必须在水下长时间坚持工作,由此,一个严峻的问题提出了:人类能在海底居住吗?历史记载了人类脚步跨向海洋深处的一页。1962年9月,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分别进行了海底居住的先驱性实验。美国埃德华·林克研制了一个直径为0.9米、长3.2  相似文献   

11.
<正>看到下图或许你会诧异:难道婴儿会潜水吗?婴儿不可能知道潜水。婴儿在水下会屏住呼吸,但这不等于婴儿会潜水。在水下屏住呼吸是自动的呼吸反应,也是哺乳动物潜水反射的一部分。当面部浸在冷水里时,所有哺乳动物都会自主关闭气管,  相似文献   

12.
你听说过"幽灵潜艇"吗? 我们常好奇天空中是否存在"不明飞行物"(UFO),那是否同样好奇海洋中存不存在来历不明的水下不明潜水物(USO)呢?长期以来,所谓水下不明潜水物出没于辽阔的海洋中的传说一直存在,而最常出现的就是"幽灵潜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的追踪、搜索,都劳而无获.所以它究竟存不存在,也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3.
裸地与柽柳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是干旱区天然植被耗水的主要来源,通过潜水蒸发来研究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研究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需水,根据1989-1996年阿克苏水平衡站裸地潜水蒸发资料,分析了潜水蒸发、潜水埋深和水面蒸发的关系,以潜水蒸发极限强度为控制条件,以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呈非线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为基础,建立了充分反映潜水蒸发规律的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式.根据2003-2004年柽柳生长条件下纯粹由蒸散发引起潜水位下降时期潜水埋深和土壤水分资料,计算了柽柳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量,建立了柽柳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计算模型.以柽柳植被系数为纽带,可实现裸地和柽柳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互换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计算精度较高,适用于塔里木河流域.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些深海潜水爱好者在南非东北附近的大海里亲眼看见了古老的腔棘鱼,在潜水界引起了极大的兴奋。为了进一步跟踪探索腔棘鱼,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稀有生物,一批勇敢的南非深海潜水爱好者决定在最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深海探险活动,并通过因特网“世界流“网站(www.world-stream.com)直播潜水实况,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分享海底生物的神秘生态,也以此记录腔棘鱼的海底生活。 腔棘鱼早在4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了,长久以来一直被生物学家认为在70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然而1938年一个在南非外海捕鱼的…  相似文献   

15.
深海洞穴中的秘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爱好潜水的意大利地质学家无意中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漫长的地球气候变迁史,原来都镌刻在深水下的洞穴中,说不定未来气候的演变规律也蕴藏其中哩。海中奇石这是一块在深海下生长了20万年的岩石。在漫长的成岩过程中,它不仅经历了温度的高低变动、海面的升降变化,还目睹了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的出现与消失,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16.
病毒战士     
正100年来,用于对抗细菌感染的噬菌体疗法正在第二次受到关注。然而,尽管这一疗法已被广泛采用,但依然缺乏确凿证据来支持它。2011年7月,在与一种严重细菌感染搏斗了一个月时间后,一名43岁的妇女终于从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治疗中心(位于美国马里兰州中部城市贝塞斯达)出院了。3周后,该中心又有两名患者被检出相同的菌株感染。接下来4个月中,这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肺炎杆菌继续蔓延,几乎每周该中心都  相似文献   

17.
翟向华  李新洲 《自然杂志》2011,33(3):174-179
卡什米尔效应起源于量子场的真空涨落,其正则化需要用到多种数学手段,它在物理学的各个分支,特别是当前在纳米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经过了60多年由慢到快的发展之后,当前,它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活力的前沿研究领域,有许多未决问题等待人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张恩虬 《科学通报》1976,21(6):252-252
一、引言磁控管有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它在雷达、导航、微波加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人们对磁控管已经研究、制造和应用了几十年,但至今对它的工作原理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有人认为:“磁控管象一匹野马,很难驾驭.”还有人认为:“在研究磁控管时,当你刚要形成一个有规律性的概念时,马上就会观察到新的现象,把你刚要形成的概念否定了.”在国际上,磁控管的工作原理也被认为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4,(3):6-6
正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在靶向治疗(旨在打断癌细胞生长和扩散能力的一种疗法)中同时使用两种甚至三种不同的药物,就有可能治愈几乎所有癌症。科学家说,这项研究并非已经找到癌症克星,但它的确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最紧要的是研发各种不同的靶向治疗药物,这需要探索一系列不同的策略,其中包括运用不同的药物针对癌症发展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2021,66(3):329-340
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作为基因信息的瞬时载体,是一种多功能、灵活及安全的基因治疗手段,但由于mRNA分子的不稳定性和免疫原性,这种基因疗法最初并没有得到普及.在过去几十年里,定量与工程生物学学科交叉融合使得以mRNA为基础的基因治疗方法逐渐从概念验证阶段走向临床治疗阶段.本文从mRNA的功能结构、体外合成mRNA的设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定量与工程生物学在mRNA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借助一些实验室和临床应用案例展示了定量与工程生物学方法指导mRNA药物设计,解决当代医疗问题.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将有助于针对各种适应证和遗传背景建立精准的mRNA基因治疗平台.目前,尽管基于mRNA的基因治疗方法在大多数适应证中仍处于预临床阶段,但各种工程与定量生物设计方法的积累可能会为新一代mRNA基因疗法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