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它具有快如闪电,强大无比的万里长矛的威力,可以在激光雷达侦测到目标后的瞬间直接将其摧毁。这就是全世界最尖端的"点穴武器"……从经典游戏《红色警戒》的光棱坦克、光棱塔等武器,到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新希望》中出现的能摧毁一个行星的"死星",激光武器一直是科幻电影或游戏中的作战利器。2012年10月3日,美国波音公司推出一款名为"高能量激光移动实验机器"的地面移动激光武器。该激光战车被誉为地面"死星",能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发射激光束来摧毁敌方目标。无独有偶,近些年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激光武器只是被作为一种"科幻武器"来看待.激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凭一束看不见的光就可重创目标的激光武器,便成为萦绕在科幻迷和军事迷心中的梦想. 20世纪80年代,初级激光武器开始投入使用.在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中,阿空军在攻击英舰时多次出现了飞机未受攻击即坠海的情况.据阿根廷飞行员回忆,英军舰艇发出了一种强烈的光线,将自己照得头晕目眩.他们估计,有些阿方飞行员就是在这样的短暂眩晕中坠机失事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西方媒体披露:马岛战争期间,英国舰艇上试验性地装备了激光炫目器,能够使飞行员在短时间内失明.这应当是激光武器最早投入实战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正>夜空,如漆黑的眼眸一样深邃,像幕布一般的厚实。一架呈三角形的无人机在悄无声息地飞行,但一瞬间,战机突然化为一团火球,很快坠落海中。事后证实,击落它的是激光炮……这是2010年7月19日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展上,美国雷神公司公布的几十秒视频片段内容。美国《连线》杂志甚至将激光炮的出现与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相提并论。由于激光武器是美国前总统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核心武器之一,因此许多国际媒体将这次秘密试验称为"现实版的星球大战"。  相似文献   

4.
你也许对科幻电影中的一些超级武器觉得不可思议,但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些武器制造出来,并正对它们进行最后的试验。激光武器正义的(或邪恶的)战士拿起远看貌似步枪的武器,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束。对手应声飞出几米之外,摔倒在地,痛苦地抽搐着,身上还冒着青烟。这样的场面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影片《黑衣人》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收拾外星人的。在《星球大战》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枪战场景。激光枪几乎成了好莱坞科幻影片中最常见的武器。美国军方对此也颇有兴趣。在花费了12年时间和30亿美元之后,他们终于将这种科幻武器变成现实。这种武器的正…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04,(8):85
在欧洲,嘉年华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嘉年华的前身是欧美狂欢节,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的农神节的庆祝活动. 《圣经·新约》中有一个魔鬼试探耶稣的故事,说的是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有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时间作为自己斋戒及忏悔的日子,叫做大斋节或者四甸斋.据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是它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正>形形色色的新概念武器开辟了战争的全新领域,代表了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它们陆续实用化,并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激光武器之外,电磁炮、动能拦截弹、粒子束武器和微波武器都是新概念武器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资讯     
星球美国要试验太空武器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空军力争获得布什批准部署太空武器》的报道中,披露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布什总统有可能在数周内颁布一项新的总统令,批准美国空军关于在太空部署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建立和巩固美国太空优势的请求。报道中指出,新的总统令  相似文献   

8.
继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在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就是台湾问题。在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斗争中,美国因素是关键性的问题。从历史的经验看,台湾海峡一有风吹草动,美国就会摆出干涉的姿态,出动第七舰队。作为美国在亚洲区内最庞大的军事力量,究竟第七舰队的实力有多强?本文将从其兵力兵器、巡防区域和干涉台湾海峡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第七舰队的兵力兵器与实力目前,美海军第七舰队总兵力达6万人,包括38,000名美国海军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历史,人类平均寿命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一直在逐步提高。公元前,人类平均寿命只有18岁;古罗马时代,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到了22岁;19世纪时,即资本主义兴盛时期,人类平均寿命达到了41岁。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里,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几乎翻了一倍。如今,人均寿命已达72岁,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所谓生物质就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这些生命循环往复,顽强地生存着,它们巧妙地将太阳能以化学能或其他能量形式贮存在自己的体中形成生物质能.人类发现,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可将生物质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1.
金刚:西方世界的巨兽典范 然而,单靠作家的生花妙笔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仍旧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巨兽形象的渴望.许多电影人看到这一契机,将巨兽元素引入科幻电影的拍摄之中.1933年,美国导演梅里安·库珀运用当时所能运用的所有先进技术手段,让一头来自非洲原始森林的巨型大猩猩在银幕中攀上了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这便是科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刚》.  相似文献   

12.
“一份报纸在手,可了解各地方科技出版社的新书目,既方便书店,又方便读者。”“将纷乱如麻的各省、市出版的科技新书目录集于一体,实为我们大、中型图书馆、科技人员渴望已久的美事。”这是读者给《全国地方版科技新书目》编辑部千百封赞誉信中有代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在里约热内卢进行研究的美国海底考古学家罗伯特·马克思相信,南美发现古罗马海员即是罗马人足迹的证据。他在里约热内卢瓜拿巴拉(Guanabara)海湾进行了一系列潜水考古之后坚信,在公元前200年,有一艘罗马船在巴西海岸遇难。这个年份是从巴西潜水员六年前,在海湾中找  相似文献   

14.
宋涛  张亮 《世界科学》1999,(4):35-36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带来灾难。现代化兵器的不断涌现就是这样。如今,现代武器如核武器、生化武器、制导武器以及将要在未来战争中出现的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和等离子武器对人的致命性越来越大,正在迅速减弱单个士兵的机智与勇敢所起的作用。如何制造一种机器,用以代替士兵执行日益危险的军事任务,成了各国军事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士兵的诞生与现代化兵器的发展密切相关,武器杀伤力的不断扩大必然催生出机器人士兵这个“婴儿”。在战争中迅猛成长军用机器人可定义为:用于完成以往由人员承担…  相似文献   

15.
<正>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实现其应用发展可推动对化石能源的有序替代,缓解人类在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方面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太阳能利用领域中一种理想的转换途径.目前,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革新,主要包括晶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铅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利学家研究后认为,“写信”而非“打电话”可能是地球人类与外星文明联络的更佳方式。这一结论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方露 《科学24小时》2013,(11):44-44
<正>根据美国科幻巨擘奥森·斯科特·卡德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科幻动作片《安德的游戏》,早已打出了正式海报。影片由《金刚狼》导演加文·胡德执导,《雨果》童星阿沙·巴特菲尔德、《大地惊雷》女星海莉·斯坦菲尔德、老戏骨哈里森·福特、本·金斯利等主演。影片《安德的游戏》讲述的是:在人类已步入太空时代的未来世界,人类面临外星虫族"Formics"的威胁,为了抵抗"Formics"的再次侵略,国际舰队在全球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童,送到战斗学校训练。目的是把他们塑造成骁勇善战的军事帅才,以挽救危在旦  相似文献   

18.
赵雪桐  朱华伟  张延平  李寅 《科学通报》2023,(10):1203-1216
类囊体膜由光合色素、脂类和蛋白质组成,是绿色植物、真核藻类与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光合电子传递两个核心过程,前者将光能转化为电子,后者将电子转化为活跃化学能.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特性使得类囊体膜可以被应用于生物光电化学和生物光电催化两种光能利用系统.基于类囊体膜的光能利用系统不仅具有材料可再生和低碳绿色等优势,而且具有比完整光合细胞更高的能量效率.同时,类囊体膜中含有光敏剂叶绿素,并具有光合放氧特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使其可以应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类囊体膜在这些领域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类囊体膜在这3个领域的应用形式和作用机制,讨论了类囊体膜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声波武器     
任何人,只要是看过汤姆·克鲁斯在《绝密情报》中使用那把声波枪向追踪者射击这一幕,都会认为这种武器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但是,运用现代科技确实可以制造出这样的武器,只是样子有点不同罢了。乌迪·诺里斯——美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及超声技术领域的先驱者,发明了一种不会取人性命的声波武器。据诺里斯说:“对大多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了2002年度的十大科技突破 ,其中名列榜首的一项称之为小分子双链RNA干扰技术。而时隔仅一年 ,这项技术又被《科学》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科学家们认为小分子RNA干扰现象的发现和作为一项高效、高特异性地关闭特定基因表达的新技术 ,将为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全新方法 ,对功能基因组研究与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那么 ,什么是小分子双链RNA干扰呢 ?从反义RNA谈起大肠杆菌是我们所熟知的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肠道细菌。每个大肠杆菌都只有一个细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