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针对分类标引工作实践,探讨了与智能手机相关图书的分类问题,同时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相关类目及其设置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国戏剧学和图书馆分类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图书分类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戏剧类类目设置及相应的主题词对照索引中主题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计算机技术类文献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机类的立类标准不统一,个别类目注释内涵不清,个别类目设置不完善,给分类标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简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设类存在的问题,详细讨论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机文献的分类标引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我国属于最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的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同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也属于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分类方法.对2010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类名表述、类号划分及类目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同一主题图书分属不同类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着分类是为使用的最终目的,指出各图书馆可制定适合本馆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办法,从而达到归类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馆藏图书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与第5版的对比,指出了两版有关类目在类目设置和分类标引方面的变化,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区别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修订后的艺术类目设置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艺术类文献分类体系的局限性,包括类目设置不恰当、类目设置较粗且注释不全、类目不能全面反映新事物等,从工作实践出发,针对当前艺术发展的现状及艺术院校文献归类的特殊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作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31类目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对专业英语、英语水平考试类图书、英语词典、英语阅读理解类图书的类目设置提出了重新修改及增加注释等意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使用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科的细化及规范,使草原学已不能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完整体现,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发生了变化.本文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以下简称《中图法》)中的S812草原学、草地学,S54饲料作物、牧草的内容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五版与四版的"TS97生活服务技术"类目的对照分析,归纳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五版在类目、类名与注释等方面的修订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籍分类应采用何种分类法?这一直是困扰当今图书馆学界和图书分类家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图书馆界古籍分类方面存在的混乱状况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困难,提出了“目前有必要对中国古籍实行统一分类。在新编的更为完善的《中国古藉分类法》诞生之前,古藉分类仍应以《总目》分类法为宜”的观点,并充分阐明了采用《总目》分类法类分古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TP32/38类修订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类目修订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分类标引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该类目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类法和主题法是图书馆用来揭示馆藏图书文献的内容主题及其相互关系,组织和检索图书文献系统的2种主要的检索语言工具。分析研究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关系,对于分类主题一体化,提高图书分类和主题标引的质量和效率,对于读者检索所需文献资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分类法是由很多类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部门主要使用的文献标引和检索工具,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献的管理和利用。根据国家标准局要求,这个分类法还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众多的修改意见中,“综合性科学”立类(设置)问题是焦点之一。图书分类是建立在科学分类基础上的,但恰恰国内对“综合性科学”的分类研究甚少,使这一领域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