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杰 《科学通报》1981,26(10):593-593
Hg_(1-x)CdxTe[(HgTe)_(1-x)(CdTe)_x,0≤x≤1]晶体是一系列制造红外探测器的重要材料。在制备这一材料时,组元的蒸气压是一个重要参数,有过不少的研究报道。对于HgTe和CdTe,最可靠的数据是用光密度法测得的:HgTe在熔点670℃的汞汽压为12.5大气压,而碲汽压要小四个数量级。CdTe在熔点1092℃的镉汽压为0.65大气压,而碲汽压为5.5×10~(-3)大  相似文献   

2.
水稻土砷形态转化是影响水稻砷累积的关键因素,其中铁矿物在砷的环境化学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针铁矿为对象,模拟稻田土壤根际圈反应体系,考察Fe(Ⅱ)介导针铁矿固定和氧化As(Ⅲ)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针铁矿在有氧条件下对Fe(Ⅱ)催化氧化As(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As(Ⅴ)含量随着针铁矿投加量和Fe(Ⅱ)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生成的As(Ⅴ)主要位于固相上.一方面,吸附态Fe(Ⅱ)可能直接活化氧气产生活性氧物种进而促进As(Ⅲ)氧化;另一方面,针铁矿上的氧空位可能通过促进Fe(Ⅱ)活化氧气产生的H_2O_2的分解以及Fe(Ⅱ)循环进一步促进As(Ⅲ)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O_2~-和H_2O_2是As(Ⅲ)氧化的主要活性物种.本研究的发现对于土壤砷形态调控及污染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撞击月球     
美国东部时间1999年7月31日,“月球勘探者号”(美国)宇宙飞船,在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撞向了月球南极一个深达4000米的环形山内侧的山壁上,以求证月球上是否真的有水(其实是水冰)存在。月球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撞击,而这次是第1次为了科学考察的目的,由人类对月球进行的故意撞击。那么,这无数次撞击的过程是什么样子?撞击对月球的“容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感兴趣,就跟随本文去月球领略一番吧。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很早就有了殖民太阳系其他星球的想法,近到月球,远到火星、土星,现在还有人对金星动起了念头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邻居,又似乎是一颗不欢迎任何生命居住的星球。金星上布满了喷发着炽热岩浆和瘴气毒烟的火山,地表温度高达460℃,表面大气压是地球的90多倍。不过,美国宇航局格伦研究中心(Glenn Research Center)的杰弗里·兰迪斯(Landis Jeffrey)教授却对这颗行星有着"非分之想"。在他看来,人类将来完全可以用类似建造飞艇或氦气球的方式,在金星上空50千米的地方,打造一座跟纽约差不多大小的悬浮太空城!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美国航天局在太空导演了一出绚丽壮观、完美无缺的“焰火”大戏:“深度撞击”,探测器极其精确(误差仅1米)地击中了坦普尔-1彗星,成功地在太空进行了首场人工撞击“表演”。时隔一年,美国航天局在近日又公布了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定名为“积极接触月球表面”,目的是希望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根据计划要求,2009年1月人类将上演撞击星体(月球)的第二场大戏!到时在月球南极表面会有大约1000吨月面尘埃和碎片冲向64千米的高空,在月面上撞出一个直径30米、深4.5米,有1/3个足球场大小的巨型坑,人们在地球上借助望远镜就能观…  相似文献   

6.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7.
视野NEWS     
《大自然探索》2014,(10):4-7
月球形成之谜没那么简单科学家最近对月球岩石中化学成分进行的分析表明,月球内部的水量有很大的地区性差异,月球水的氢同位素组分的地区性差异也比地球的大得多。月球水并非液态水,而是被俘获在火山气体中或化学结合在月球岩石内部颗粒中的水。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子撞击原始地球的结果。碰撞后,环绕地球的炽热物质盘(部分为硅酸盐气体,部分为熔岩)中的作用机制形成了微量的月球水。月球水的来源对于确定地球水的来源意义重大。有两种可能性:月球水来源于地球;或者,月球水是由小行星或彗星带去的;再或者,这两个都是月球水的来源,也都可能是地球水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星体这一蒙上神秘面纱的奇妙世界,也和地球一样常发生疾风、雷鸣和闪电,有许多值得嚼味的气象趣闻。金星——金星表面温度达500℃,可使石头和铅熔解,没有地域与季节差别,昼夜温差也只有1~2℃。金星的大气压为地球大气压的100倍。因此,人类飞到金星进行考察是非常困难的,那里的高温可把人烧死,大气压可把人压碎。更有趣的是金星上闪电频繁,每5分钟就有100余次;风速达  相似文献   

9.
猜一猜,什么地方有海却没有水?答案当然是月球。从风暴洋再到虹湾(形状非常像地球上雨后弯弯的彩虹),月球上到处都是和水有关的地名。除此之外,月球表面和水却再无瓜葛——这些由40亿年前陨星轰击而成的熔岩平原比地球上最干燥的沙漠还要干燥。但也许这个谜语的答案并不是十分准确,在我们的近邻月球上,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足以维持永久人类月球基地的水或者冰。  相似文献   

10.
周娟作  陈江峰 《自然杂志》2000,22(4):211-214
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邻居,因此进行月球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后最近的两次成功的月球探测活动即克莱门廷(Clementine)和月球探测器(Lunar Prospector,简称LP),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便是月球上可能有水;全月表面化学成分的最新资料支持月球的撞击成因.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14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地学》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对阿波罗系列探月飞船带回的月球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后认为,月球上存在的水可能来源于太阳风,这说明其他一些星球也可能同样因此而存在水。这一说法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月球水及其来源的关注。航天探测发现月表有水早在2009年9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科学家经过对三个独立航天探测仪器传回地面的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月球表面存在水或羟基物质相关的三项报告刊登在当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的《探月者》号字宙飞船已做好飞往月球的准备,发射日期拟定在今年9月份。这一飞船将围绕月球飞行,绘制月球的地形图。月球表面多数区域已详细绘制成图,但对科学家和其他一些人来说,月球仍然是个很大的谜。月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月球内部有什么变化?这一耗资6300万美元的科研项目正要探索这些问回.美国宇航局希望《探月者》号能发现水,假如月球上有水的话。这一飞船将会飞过月球的北极和南极,以前拍摄到的照片曾显示这些地区有水源。《探月者】号装有中子谱仪,能寻找月球土壤中的水,哪怕水量很少也能发现。水对于未…  相似文献   

13.
石祖荣 《科学通报》1985,30(23):1797-1797
前文我们已经报道了在10~(-5)乇(系数略,下同)下所得酞菁铜蒸发膜(α-型)的晶粒取向与分子束入射角的关系。本文介绍我们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真空度对晶型及蒸发膜形态等影响的研究结果。文中特别注意了随着真空度下降,α-PcCu向光导性较好的X-PcCu的转变过程。实验表明,在10~(-3)—10~(-6)乇下所得的是α-型蒸发膜.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上,衍射峰峰位和相对强度与酸糊法所得的α-PcCu完全相同(图1a、b)。在10~(-3)—10~(-6)乇范围里蒸发膜的可见光谱图形与α-PcCu的也相同,主峰波数在16.2×10~3cm~(-1)处,次峰波数约在14.5×10~3cm~(-1)处(图2)。在乙醇-二溴乙烷体系的密度梯度管里(20.0℃),10~(-3)至10~(-6)乇下所得蒸发膜的密度相同,为1.64lg/cm~3,与酸糊法所得的α-PcCu的一样(图  相似文献   

14.
"克莱门汀"留下谜团 大约2008年10月,新一轮月球勘探又要开始了.届时一艘名为月球勘测轨道器(The LunarReconnaissance Orbiter,简称LRO)的太空船将飞临月球,它将为未来的月球探测器和载人飞船选择最佳的登陆地点:还将研究月球环境辐射及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而最重要的是,它要在月球上寻找水冰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杂志》2005,27(6):371-372
特约专稿《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杨振宁(1-1)海啸的成因与预警系统陈顒(1-4)国际与日共存计划和中国空间风暴探测计划刘振兴(2-63)地球科学的前沿———大陆海洋科学钻探刘广志(2-67)三维原子探针———从探测逐个原子来研究材料的分析仪器周邦新(3-125)月球探测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行动(上)欧阳自远(4-187)飞行和游动生物流体力学的国内研究进展概述童秉纲孙茂尹协振(4-191)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与改革思路朱清时(5-249)月球探测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行动(下)欧阳自远(5-253)华北大平原地下水的历史和现状张宗祜(6-311)地球空间信息学及在陆地科学中…  相似文献   

16.
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是一种螯合萃取剂,常用于金属的分离和分析.PAN 对镧系元素的萃取,通常认为属于阳离子交换过程,即L_n~(3+)_水+(3+n)HL_有(?)L_nL_3(HL)_(n有)+3H~+_水(1)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L_nL_3(HL)_n]_有[H~+]~3_水/[L_n~(3+)]_水[HL]~(3+n)_有=D_L_n [H~+]~3_水/[HL]~(3+n)_有(2)在HClO_4介质中,L_N~(3+)的络合程度可忽略不计,而且当其浓度很低时,[HL]_有可用  相似文献   

17.
<正>1960~1970年代美国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了约380公斤的月岩石和土壤样本,为研究月球提供了宝贵材料。然而,月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月球的钛同位素比值比预期的更接近地球,这一结果对现行月球起源主流学说提出了挑战。主流学说认为:月球是由一颗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在大约45亿年前撞上婴儿期的地球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家最近对月球岩石中化学成分进行的分析表明,月球内部的水量有很大的地区性差异,月球水的氢同位素组分的地区性差异也比地球的大得多。月球水并非液态水,而是被俘获在火山气体中或化学结合在月球岩石内部颗粒中的水。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子撞击原始地球的结果。碰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一段显示"月球人影"的录像在美欧视频网站上疯传。有人声称,那可能是附近一块大石头的投影;也有人说,那是月面上的一座远古外星人雕像。阴谋论者大肆鼓噪,说那个"月球人"很像是古代雕像"罗得岛巨像"(公元前226年,这个巨人的"降临"导致了一场超强地震)。但科学家随即指出,这不过是又一个幻想性视错觉案例。所谓幻想性视错觉,是指大脑在随机刺激物上"发现"了人脸或其他重要物体的错觉。美国宇航局一位月球任务负责人说,这个"月球人影"是在"阿波罗15号  相似文献   

20.
正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在5000℃高温下,首次创造了一种奇特的水态,它既是固体又是液体,比普通的水冰密度高60倍。这种奇特的水相被称为"超离子水冰"。早在1988年,科学家就预测,海王星和天王星内部可能存在一种特殊形态的水,它可能造就了这些行星特殊的磁场。为了在地球上制造出这种物质,科学家对一块高密度水冰施加了相当于2.5万个大气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