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树  焦健 《科技资讯》2012,(14):35+37-35,37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系统基本取代了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该领域迫切需要掌握变频器应用技能的电气技术工人。本文以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变频器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为例,分析设计了基于PLC数字量方式控制变频器调速的实训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交流调速只限于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转子回路串电阻等简单的调速方式,无法与具有良好启动、制动和调速性能的直流调速竞争。近2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控制技术、矢量控制技术和各类变频装置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交流调速系统具有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态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可在四象限运行等优良性能,可与直流调速媲美。此外,减少占地面积和节省维修费用等优点,尤其是在大容量场合优势更为明显。因此,交流调速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有逐步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的趋势。在交流调速中,根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传动技术面临着一场历史革命,即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和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取代模拟控制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事当今节电、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1种主要手段。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能效果,广泛的适应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相似文献   

4.
张斌  李华 《甘肃科技》2000,16(6):21,55
1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代控制理论、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新型变频技术以及微型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等在实际应用中相继取得了重要发展,为交流电动机调速技术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交流电动机是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被控对象,仅用电压/频率(U/F)恒定控制,不能满足对调速系统的要求。1971年伯拉斯切克(F.Blaschke)提出了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后,交流调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矢量变换控制是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它的想法是设法模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特…  相似文献   

5.
电动机调速分为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两种.交流异步电机虽然机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便宜,但调速性能较差,如今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逐渐成为取代直流调速的主流。对于老、旧设备,通过改造可以使它焕发青春,我公司对B2010龙门刨床电气改造后,其性能达到刨床加工的工艺要求,同时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6.
姜波 《甘肃科技》2014,30(17):47-50
某厂购置于20世纪70年代的B2025型龙门刨床,在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机械部分仍然良好,但电气元件老化,实际生产中故障频发,维修难度较大。因此,对龙门刨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保留原有机械设备,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其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TD790型直流调速器取代传统的交磁扩大机-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实现对工作台主拖动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和调速;用西门子S7-200型可编程控制器(PLC)逻辑控制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实现对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直流电动机和右侧刀架,垂直刀架等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正反向转换和制动的控制。改造后的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控制灵活,调速精度高,提高了龙门刨床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是一项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学科·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出现,使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六十年代以后,交流调速系统采用半导体变流技术,尤其使七十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为交流电力拖动的开发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交流伺服控制是自动化领域中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分支,交流伺服系统将广泛取代目前直流伺服系统这一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等高精尖设备系统中,以往一直使用直流电机,…  相似文献   

8.
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调速系统,其性能指标高于普通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及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本文给出了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并介绍了该系统在电牵引采煤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直流调速系统具有静差率小、调速范围广、稳定性好等特点以及良好的动态性能,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双闭环PID调速控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直流电机双闭环PID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依据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和PWM-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均能满足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要求.对比这两种调速系统,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在调速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越性,而PWM-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快,而且电动机转矩平稳,脉动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拖动的薄弱环节逐步显露出来。由于换向器的存在,直流电机的维护量加大,单机容量、最高转速以及使用环境都受到限制。人们开始转向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价格低廉的异步电动机。但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性能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于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致力于交流调速技术的研究,然而进展缓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流调速一直以其优异的性能统治着电气传动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交流调速性能可以与直流调速相媲美。目前,交流调速已进入逐步代替直流调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韩松 《科技信息》2011,(27):I0115-I0115,I0104
本文介绍了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组件对直流电动机启动过程进行仿真,获得了反映系统性能的曲线,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过程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的基础,也是电动机调速的特例。结果表明,应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具有方便、高效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交流调速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船舶推进电机的发展趋势,目前用于电力推进的电机主要有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鼠笼感应式电动机,根据各自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它们的应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核心是主推进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现代交流调速系统可分为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和同步电动机凋速系统.综述了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几种典型控制方式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针对电机转矩的控制,比较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电压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优缺点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电动势负反馈调速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系统图、框图和静特性。对电动势负反馈双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也进行了探讨。文中还对电动势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加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简要探讨被称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杰出代表的变频调速系统、直流无刷电动机调查系统及开关磁阻电动机调查系统等三种调速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向龙 《科技信息》2013,(2):405-405
目前矿用提升机系统普遍使用直流电动机-直流发电机系统和晶闸管变流器-直流电动机系统,他们的调速系统主要通过转子串电阻来实现。但这种方法调速不连续,容易掉道,接触器、电阻器、绕线电动机电刷等容易损坏,故障率高,影响生产效益,特别是在煤矿生产中不能实现防爆要求。本文通过对变频器工作特性的分析,对其在矿井提升机调速系统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功能和控制方式,并对几种变频控制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在交流拖动系统中,充分利用变频控制技术对节电、高速连续调速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论述 80 5 1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及其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 ,着重阐述采用查表法对电动机进行调速的原理 ,以便使读者对计算机调速系统的总体结构 ,功能特点、设计思路和方法有一个概括性认识 ,对设计自己的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转子电流矢量直接控制方式下,可使交流感应电动机获得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线性机械特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推导,并对其调速系统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变频器调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已成为发展趋势。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当今节约能源、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手段。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能效果,以及广泛的适用范围被国内外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纯电动汽车车载电源性能,提出并搭建了由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组成的在环测试平台.异步电动机用来模拟纯电动汽车的牵引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用来模拟汽车行驶时的阻力和惯量,对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分别实施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分析了电动汽车行驶工况,给出了简单循环工况下参考转速、转距和功率.设计了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转速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建立了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调速系统明显优于PID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在环测试平台能够较好跟踪参考转速和参考转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