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卢大用 《科学通报》1994,39(10):950-950
唾液酸是由9个碳原子组成母体结构的氨基糖.近年发现唾液酸与细胞恶性程度有关,如恶性细胞的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增加、唾液酸类型改变、唾液酸转移酶活性增加,唾液酸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转移.本工作旨在用高压液相层析法探索肿瘤生长与唾液酸的关系和抗肿瘤药物对小鼠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B型肝炎是一种极其讨厌的疾病。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肝的病毒性感染,引起食欲减退、呕吐、疲劳和黄疸。在有些病例中,这种感染导致肝硬变,甚至肝癌。大约有两亿“病原携带者”在血、唾液、精液或乳汁中带有Villain病毒,而这些人外表上没有病症,可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相似文献   

3.
成波  陈兴 《科学通报》2020,65(27):2984-2997
细胞表面覆盖着一层被称为糖萼的聚糖,这些聚糖链最末端的单糖通常是唾液酸.唾液酸化聚糖参与调控各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非天然糖代谢标记为在活细胞和活体水平对唾液酸化聚糖进行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方法.本文首先对非天然糖代谢标记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做简单的介绍.接着,结合本课题组相关工作,对非天然糖代谢技术在研究上皮-间充质转变、神经干细胞分化、心肌肥大等过程中的动态唾液酸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讨论.为了拓展非天然糖代谢标记的应用,我们开发了蛋白质特异性聚糖成像、细胞及组织选择性聚糖标记、聚糖拉曼成像、新型非天然糖等工具.最后对唾液酸化聚糖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学会了利用自然物质来防病治病、维护身体的健康,但也从人体自身中发现了许多“灵丹妙药”,用来防治疾病,调节机体平衡。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座“药材库”。 唾液 俗名口水,它来源于口腔的唾液腺,中医学称它为“津液”、“金浆”、“玉泉”、“甘露”,告诫人们珍惜它。唾液有延年益寿之功。李时珍将唾液誉为“神水灵液”。唾液能温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有助于声带振动、发声、讲话;唾液能清洁口腔,保护牙齿,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唾液能催化淀粉水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唾液、尿液、汗液和痰液等.  相似文献   

6.
金属广泛地用于生产生活中,所以金属的疲劳也渐渐被人们关注.采用有限元软件(Fatigue)对金属材料在不同轴向栽荷条件下进行疲劳性能模拟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交变应力的应力幅值一定时,疲劳寿命随着平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且拉应力更容易产生疲劳破坏;在交变载荷平均应力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疲劳寿命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良言 《科学之友》2002,(5):37-38
唾液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液体,人们很少认真对待它——直到你失去了它。如果你的唾液腺不再正常而勤劳地每天分泌3到5升唾液,你就会珍惜这种奇妙的物质了——它的作用不仅是让食物变成糊状和易于消化而已。唾液成分复杂科学家已经发现,唾液比水要复杂得多。它含有多种蛋白质,帮助控制我们口腔里的大量菌群。它充满某些使唾液变得黏稠的物质,防止牙齿受腐蚀并促进伤口愈合。它携带大量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能够揭示一个人是否吸烟或是否感到紧张。  相似文献   

8.
杨晓东  雷宏刚 《科学之友》2008,(12):109-110
文章简要论述了疲劳试验的必要性、目的、分类、方法以及疲劳试验机的种类,最后对疲劳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9.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爱滋病患者及爱滋病高发群的人的唾液中发现了对抗爱滋病病毒的抗体。先前,科学家曾在爱滋病患者的唾液中发现了爱滋病毒,但临床上却未见过通过接吻而感染的病例。这项新的发现为此提供了解释;唾液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10.
神奇的唾液     
交流,疗伤,杀死敌人,唾液具有神奇的功能;在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唾液的多样性甚至可能在拯救人类生命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唾液是我们口腔中产生的液体,但它并不曾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在早先的认知中,它只是一种方便我们湿润食物的方式。但正如科学家们开始了解的那样,唾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润滑剂,它与进入口腔的所有东西都会相互作用。尽管唾液99%的成分都是水分,但它不仅仅是一种液体。研究发现,唾液对于我们感知味道,以及选择食物,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峰  雷宏刚 《科学之友》2008,(12):126-127
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疲劳栽荷谱的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土木工程领域疲劳载荷谱的研究现状,并且指出了疲劳载荷谱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科学虽然非常发达,但人类对自身却并不完全了解,有许多奥秘需进一步揭示。唾液的奥秘以往人们认为唾液只是含有淀粉酶的消化液,除洗涮口腔外,别无它用。可是,科学家们从动物受伤后常用舌头舔拭伤口而受到启迪。通过实验,在小白鼠的唾液中发现两种物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美国生理学博士约翰发现,凉开水才是人们最佳的饮料.凉开水具有许多高级饮料无法比拟的某些特异的生理活性,每天习惯喝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氧活性酶较高,能较快消除肌肉中乳酸积累,因此不易疲劳.凉开水还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从而有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以致起到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易平 《科学之友》2006,(9):66-66
我们提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临睡前刷牙最为重要。因为人在睡着后,唾液分泌会减少,而唾液可以冲走细菌并抑制细菌繁殖。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生的酸,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人们从某些动物的特性入手,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它们的唾液,越来越多地发现,不少动物的唾液在人类战胜病魔、保健长寿方面,有着许多神奇的功用。脑溢血的"克星"蜘蛛唾液里含有的毒素,可抑制动物体内调节肌肉组织的谷氨酸的活动。因此,昆虫只要中了蜘蛛的毒,就动弹不得。而脑溢血、脑血栓等病的患者发病  相似文献   

17.
疲劳的金属     
人累了会有疲劳的感觉,那么金属会不会累?会不会疲劳呢?答案是肯定的,金属也会疲劳。人过度疲劳后会导致个体的生病或死亡,而金属疲劳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它可能导致一个人类群体的死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金属大桥的断裂、房屋的倒塌、车祸、飞机失事.都会造成多人的死亡,而这些惨剧的发生可能就是由金属疲劳而断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并对试件进行了疲劳试验,分析结果后,简述了表面自身纳米化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属疲劳问题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无一个可靠的、精确的理论,以解释金属疲劳过程的各种现象和本质.在疲劳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主要问题有: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何以应力远低于  相似文献   

20.
1904年,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因对消化系统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着巴甫洛夫能投入更大的研究项目,继续为苏联科学界争光时,不料巴甫洛夫却提出了一个小小的研究课题:唾液是怎样流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