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是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应重视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素以其传统美德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先哲们对我们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和对我们民族道德理想的提炼。她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她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华夏文明放射出灿烂之光。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从而铸就了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现代都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应认真研究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征,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义,以及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应营造社会大环境,加强道德教育,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丰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共同财富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得以立国和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维系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本文略为探讨了此种美德12个方面的特点,同时阐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弘扬传统美德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社会、民族必须坚守的家园,那么民族精神就是精神家园的基石.因此,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从而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一世界公认的传统美德受到了现代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欺诈、虚伪、假冒伪劣等现象充斥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出现在少数高层次人才身上,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必须采取措施,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诚信建设,保持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其精神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本文探讨新的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联系,以及领导干部怎样继承与创新传统美德,在道德建设中做表率。  相似文献   

10.
杨周相 《科技信息》2006,3(6):190-19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二者关系入手,简要分析了近、现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揭示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重点探讨了新世纪之初,民族精神的培育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3.
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要全方位的展开,又要寻找突破口。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路径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行之有效的。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开放包容性,凸显时代性,同时加强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宣传、制度建设,以更好地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孙赟 《科技资讯》2012,(11):180-180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渗透美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 ,论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科学内涵和资源、高等学校在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复兴进程中的作用和途径以及高校建构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青少年是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点对象。文章从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与内容入手,分析了当代青少年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及其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它所反映的道德价值取向,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成长,培育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本,和谐之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理应在诚信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然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相当严重,对现有诚信体系和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兼容并包、自我批判和自我创新等品格。这些优秀品格使得中华民族精神能充分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成分,承接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精华,为民族精神增添生机与活力,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与时俱进,成为支撑中华民族自立、前进、发展的钢铁骨架,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井冈山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相互关系,论述井冈山精神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用井冈山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